老區振興探訪丨在長征出發地,建起了一座現代農業產業園

連片的溫室中,半人高的架子連成一片,各種各樣的蘭花整整齊齊地擺在架子上,53歲的尹善香穿著工作服,將每一盆抽出花苞的蘭花挑出來。這些即將開花的蘭花,會連盆一起打包運輸,送往各個花市,或者通過電商賣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

這處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禾豐鎮的蘭花小鎮,還有成百上千和尹善香一樣的務工者,他們大部分是本地人,隨著鄉鎮現代農業轉型,結束了外出務工生涯,回到村莊,在家門口找到工作,獲得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江西於都縣禾豐鎮蘭花小鎮,尹善香正在挑選抽苞的蘭花。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江西於都縣禾豐鎮蘭花小鎮,尹善香正在挑選抽苞的蘭花。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一個蘭花小鎮的建成

於都縣是中央蘇區時期中共贛南省委,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

於都縣地處贛南山區,境內多低山、丘陵、盆地,是典型的南方農業山區,碎片化的丘陵山地難以快速實現機械化、規模化的農業轉型。在過去數十年中,這裏的人們,大多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生計。

尹善香也是其中之一,她和丈夫長期在廣東打工,幹過許多工作。一直到三年前才回到村里,在這個新建的蘭花小鎮找到了新的工作。

禾豐鎮原本沒有蘭花。蘭花小鎮的負責人鍾勝榮介紹,禾豐鎮氣候濕熱,降水量大,眾多丘陵環繞的地貌使得這裏成為天然的蘭花種植基地。2018年,這裏開始流轉土地、引種蘭花,打造新的農業產業。

全球有5000多種蘭花,從2018年至今,6年間,這裏引入了1700多種,建成了3000多畝的蘭花種植基地,生產盆栽花卉、鮮切花、種苗等。

蘭花生長期很長,從建設到產出效益,需要很長的週期。2020年,蘭花小鎮正式開園,2023年,第一盆蘭花才走向市場。數年的時間里,蘭花小鎮逐漸輻射了周邊多個鄉村。據介紹,這個3000多畝的小鎮上,有800多位周邊的農民長年務工,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

尹善香每天上班8小時,一天90元,干滿30天,還有300元全勤獎,剛好3000元。和去廣州打工相比,3000元並不多,但她更滿意如今的工作。這份家門口的工作,可以為她節省大量的生活成本,每個月的純收入並不比外出打工少,更重要的是,她還可以照顧家裡的老人。

從小鎮到鄉村的新產業

在禾豐鎮園嶺村,65歲的任善招,也有一份和蘭花相關的工作。

村支書告訴記者,蘭花小鎮建成後,和周邊多個村莊達成合作協議,或者流轉村里的土地,或者招募村民務工,同時還會將建成後的蘭花大棚返租給村集體或村民。蘭花小鎮提供平價的種苗,同時以保底價收購蘭花。

在園嶺村,大部分土地都流轉到了蘭花小鎮,村里又返租了兩座大棚,20畝左右,目前已經有了產出。

任善招是這兩座大棚的負責人,每天在這裏工作8個小時左右。大棚里主要種植的都是國蘭,和蝴蝶蘭、兜蘭等相比,國蘭更符合國人的審美,價值更高,也更容易銷售。

65歲的任善招,管著村里的兩個蘭花大棚。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65歲的任善招,管著村里的兩個蘭花大棚。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大棚里恒溫恒濕,和外界夏季的濕熱相比,大棚里更涼爽一點,控溫、澆水等,幾乎都是自動化的,這對65歲的任善招來說,全都要重新學習。

園嶺村也是一個農業村莊,過去主要以水稻、玉米、土豆等作物為主,當習慣了大田種植的村民們,遇到需要精細管理的蘭花種植,必須從頭學起。

但任善招覺得,學習是值得的。65歲的她,在外面幾乎不可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而在這裏,大棚週年生產,一年可以工作12個月,還可以順帶照顧家裡的孫子。

在禾豐鎮,像園嶺村這樣,直接被蘭花小鎮影響和帶動的還有4個。更多的鄉村,也在逐漸被這裏影響。

蘭花小鎮是一個綜合性的現代農業小鎮,小鎮的核心是一座龐大的蘭花博物館,博物館種植著上千種不同的蘭花,這裏被開發成一座旅遊景點和研學場所,不同的蘭花次第開放,常年不敗。小鎮上還有各種和蘭花相關的主題酒店、科普基地等,吸引著周邊城市的人們,也為周邊的村莊帶來了新的消費和產業。

從傳統到現代的農業

現代農業應該是怎樣的?機械化、智能化、多元產業……這些都是,但在丘陵山區,要實現這樣的現代農業並不容易。

在江西,像於都縣這樣的革命老區,許多都位於丘陵山區地帶,歷史上長期以農業為主,如何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是所有老區面臨的共同問題。

7月3日,於都縣梓山鎮一座農業產業園中,流水線上,幾個工人正在操作機器,包裝、打捆、分選……這個現代化的分選流水線上,每小時可以處理20噸蔬菜產品。就在產業園的外面,一望無際的連棟大棚中,各種各樣的蔬菜正在生長。

和蘭花小鎮類似,這是一片以蔬菜為中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園區負責人介紹,園區如今已經建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鏈條。如引進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的新品種風味西紅柿,在園區建成了3000畝的西紅柿大棚,這些西紅柿通過現代育種技術,尋回了丟失的風味,同時也具備現代品種的高產特性。

江西於都縣,稻田和大棚間的村莊。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江西於都縣,稻田和大棚間的村莊。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我們的西紅柿,有小時候的味道。」負責人介紹,「產量也不錯,畝產在1.2萬到1.5萬斤,尤其是我們地處富硒帶,農產品還是富硒產品,所以價格也一直不錯。」

於都縣位於天然富硒帶中,全縣富硒土壤1000多平方公里,過去許多年中,這裏沒有工業產業,土壤生態保持良好,是優異的富硒產品產地。

梓山鎮的這座園區中,富硒是其主要的品牌之一。這裏生產富硒大米、富硒醬油、富硒茶葉、富硒蔬菜等各種產品,其中大部分都非園區生產,而是和周邊的村莊合作,通過技術共享、經營合作的方式,聯動數十個鄉村共同發展。

「比如富硒大米,我們和全縣2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他們負責生產,我們則統一包裝和銷售。」該負責人介紹,「再如富硒雞蛋,多數是村民們林下散養的雞蛋,在電商渠道2元一個,銷售很火爆,基本一上架就賣沒了。」

建在富硒帶上的農業

位於富硒帶的,不僅有於都縣。江西省永新縣,也同樣以富硒為基礎,打造新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

52歲的賀小田,在一家農業企業工作已經有10年。賀小田是永新縣龍西村人,10年前,因為家人生病,結束了外出打工的生涯,回到村里,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並進入當地的一家農業企業工作。

同樣處在丘陵山區的永新縣,人均耕地不多。賀小田家4口人只有3畝多地,過去以種植水稻和油菜為主。小農生產的模式,收益幾乎不可能滿足一家人的生存所需,很長時間中,他都在外地務工,一直到家門口建起了新的產業。

在這家農業企業中,賀小田負責的工作很多。平時管著整個基地的農活,地裡沒活兒的時候,他還會在廠里幫忙看機器。一個月薪金3000元,一年工作12個月,再加上耕地入股的分紅,收入儘管不算高,但也夠一家人所需。

賀小田工作的企業,是周邊最大的農業企業,企業位於永新縣花汀村,和賀小田所在的龍西村比鄰。10年來,周邊的大多村莊,都和這家龍頭企業有著各種各樣的合作,包括土地流轉、入股,農民務工等。

賀小田查看早稻成熟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賀小田查看早稻成熟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水稻和油菜是這裏的主要農產品。這裏主要種植早稻、晚稻和冬油菜,和賀小田兒時的記憶沒有太多區別,不同的是,這裏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品種也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賀小田的印象中,有許多關於早稻的記憶,早稻收穫早,稻草有一股特別香的味道,這裏的人們用稻草做枕芯,睡覺時稻香撲鼻,也有人用稻草養牛,牛很喜歡吃。但早稻本身的品質並不好,乾澀少油,煮出來粒粒分明,缺少糯性,並不好吃。

如今的早稻品種,已經和當初完全不同,「現在我們這裏的水稻,都是新品種了,哪怕是早稻,風味、口感也比以前好多了。」賀小田說,「而且都是富硒產品,市場上的價格也很高。」

被產業改變的村莊

7月6日,永新縣花汀村外的稻田中,早稻一片金黃,稻田中只有淺淺的一層水,有些地方的水已經放幹了。

水稻並不是一直泡在水裡,在生產的不同階段,需要不斷地重覆灌水和放水的工作。臨近收穫,稻田里的水都要放干,讓水稻進一步成熟,也方便收割。如果稻田中養了魚蝦,這時候也可以收穫了。

花汀村養過螃蟹,也養過澳洲淡水龍蝦,如今,主要養殖小龍蝦。花汀村支書賀燕青介紹,10年前,花汀村的土地開始大規模流轉,一部分流轉給了農業企業,一部分流轉給村里的合作社。受企業的啟發,村里也開始創業,改變傳統的小農生產模式。10年來,種過油茶,養過不少種類的水產。目前,村里養著300畝小龍蝦,同時也發動村民自己養殖小龍蝦。

「我們最終選擇了小龍蝦,主要是這種大宗產品不愁銷路。」賀燕青說,「如果村民養殖的話,也可以通過村里的合作社,由合作社託管,或者合作社統一購買育苗等,成本會更低。」

託管是新興的農業經營模式,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者農業企業,將分散的土地進行託管,可以實現規模化效應,更好地應用現代農業設備和技術,更快引進新的品種,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花汀村村外的稻田開始變黃了。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花汀村村外的稻田開始變黃了。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而對大量空心化的鄉村來說,託管和流轉,本身也是應對農業勞動力匱乏和老齡化的方法之一。

於都縣禾豐鎮園嶺村有3700多戶籍人口,只有800多人常住村莊,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這個傳統的農業村莊,種地的老人正在變得越來越少。由於地形的緣故,村里土地的機械化水平不高,年紀越來越大的老人,多數隻能種一點自家吃的蔬菜,無力耕種更多的土地。

早在幾年前,村里的大部分土地就流轉給了附近的蘭花小鎮,還有一部分託管給了村里的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經營,成本更低,收益更高,需要的勞動力也更少。而在整個於都縣,新的產業和經營模式,正在改變許多的村莊,數據顯示,2023年,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之間不同方式的聯合,整個於都縣近2萬戶農戶戶均增收4000餘元。

建在山裡的數字農場

群山深處的革命老區,是否一定是落後、閉塞的模樣?千百年的山區農業,是否依然還在刀耕火種?

事實並非如此,在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埠頭鄉垓上村,一座現代化的數字農場中,大屏幕實時顯示著全國蔬菜市場的行情信息,同時連接著1000多畝農場中無數個傳感器,控制著一個個連棟大棚中的溫度、濕度等。

這是一座以生產蘆筍為主的農場,建於2017年,包括1000多畝的蘆筍生產基地,10畝種質資源圃以及各種農產品加工生產線。

種質資源圃是這座農場的基礎,這裏保存著大量蘆筍種質資源,常年進行品種選育工作,而多種加工生產線,則是農場最重要的增值部分,可以加工蘆筍果膏、蘆筍茶、蘆筍面等產品。

蘆筍種質圃,保存著多種種質資源。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蘆筍種質圃,保存著多種種質資源。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和季節性蔬菜不同,連棟大棚里的蘆筍可以週年不間斷地生產,每兩個月左右就可以採收一次,大棚中遍佈傳感器,全程監控溫度、濕度、肥料、病蟲害等情況,大部分田間管理工作都可以實現自動化,而連接全國市場的數字農業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市場價格,調控蘆筍上市的時機。此外,農場所有的產品都可以全程溯源,消費者通過掃瞄二維碼,就能看到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情況。

興國縣地處丘陵山區,境內地形複雜,多山地坡地,但這並不意味著農業生產難以實現現代化。這座數字農場建成的背後,是興國縣多個部門發揮作用,進行政策、資金等幫扶,完善水利、農田、道路等基礎設施的結果。

同時,農場連接著眾多村莊和農民,僅農場周邊,就直接帶動573戶農戶增收致富,戶均增收1.8萬元。通過和村集體、合作社合作的方式,村集體收入超過20萬元。2023年,農場所在垓上村集體收入超過50萬元。而在農場,常年務工的工人接近200人,每年薪金總額六七百萬元。

在垓上村,合作社託管模式,成了農民和企業合作的橋樑。同時,農民還可以直接在農場返租建大棚,而一個10畝左右的大棚,可以為一家人帶來10萬左右的年收入。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