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方式,壹基金兒童平安項目助力兒童平安過暑假

暑假是兒童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險情的高發期。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多地發生強降雨並引發洪澇、滑坡等自然災害,為孩子們的假期又增加了一分風險。7月26日,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在放假前及暑假期間,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聯合多地社會組織夥伴,走進校園和社區,提供有趣、有效的安全教育,以提升兒童應對風險的能力。

參與式教學,讓防溺水教育真正有效

增強兒童傷害防控意識,改善兒童安全成長環境,可以降低兒童遭遇傷害的機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2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統計監測報告》,2022年,兒童傷害死亡率為8.74/10萬,比2021年下降15.0%。兒童溺水死亡率由2021年的3.29/10萬下降為3.04/10萬,下降7.6%。

以溺水事故為例,「別去河邊玩水」這樣一句簡單叮囑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在長期的兒童安全教育實踐中發現,越不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反而更想去探索。在災害面前,沒有百分之百的正確,應對方法要依據實際場景而定,不能教條化。」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講師、院前急救培訓師王靜談到。

暑期兒童溺水事件多發,下水救人造成的群體兒童溺水事件也時有發生。每到放暑假前,王靜會回到家鄉的學校開展防溺水課程,在互動中講解相關知識:「如果同伴落水,我們可以撥打120,大聲呼救尋求大人幫助,或向落水者提供繩子、木棍等。」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十幾年來,王靜多次參與溺水事故救援行動。「兒童平安項目整理出一些災害倖存者案例和故事,用體驗式和參與式的課堂讓安全教育生動起來,更符合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像王靜這樣的兒童平安計劃安全教育講師,截至2023年底,在全國已經有超千人。另一名講師王華提到:「防洪防汛必然涉及自救,很有必要教會不會游泳的人‘大’字仰漂法。」

創新課程形式,讓安全教育更有趣

據瞭解,2024年暑期前後,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將開展多項活動,通過創新安全教育課程內容、提升安全教育講師能力,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安全教育。

7月25日是世界預防溺水日,「少年急救官」項目開展公益直播課,帶領孩子們一起打「溺水怪獸」,通過水下攝影等方式,無死角展示科學自救互救技能,呈現「大聲呼救、拚命撲通」等錯誤行為帶來的致命危險。

壹基金工作人員介紹,「少年急救官」是中央統戰部有關部門指導開展的公益品牌項目,由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和中國醫學救援協會主辦,由壹基金、第一反應誌願服務中心和壹加壹應急救援中心承辦,目的是利用創新的安全教育來立德樹人,培養青少年的風險識別和自救互救能力,幫助自己和身邊人遠離危險和傷害。

據瞭解,2023年,「少年急救官」項目開展直播課6次、線下線上標準課程443節,幫助4萬餘人次青少年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公益海報《少年急救官生命教育科學藝術展》走進全國各地約10萬所中小學,惠及學生約8000萬名。

面對氣候變化和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完備的自救互救技能,可以幫助兒童預防、應對可能發生的災害。在「7·20」河南鄭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發生後,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項目團隊對20支救援隊伍和150名洪水經歷者進行了訪談,提煉、梳理出關鍵信息,並進行遊戲設計,希望通過一套「防洪手工坊」遊戲活動,教孩子們應對氣候災害。

此外,一線教師和兒童工作者的專業度和主動參與是兒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支撐。在提供有趣有效的教學資源基礎上,壹基金也希望持續支持誌願者和教師開展安全教育。例如,壹基金將北京市豐台第五小學校長趙秀雲通過三十多年教育思考研發出的「教師成長工作坊」,擴展應用到積石山地震災後重建項目中,支持和幫助更多的一線兒童工作者。

11年惠及兒童379萬人次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始於2013年雅安地震,多年來,該計劃從自然災害教育逐步擴展到關注兒童日常風險,圍繞地震、火災、交通和溺水等主題,在學校和社區中開展生存訓練營、交通安全訓練營和兒童平安小課堂等參與式和體驗式項目。

在這些課堂上,孩子們學習到的相關安全知識會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作用。2023年5月,河北一位小學生在放學後吃零食,不小心卡住喉嚨,身邊同學想到了在生存訓練營學習到的「腹部衝擊法」,沒有遲疑,按照規範進行操作,幫同學吐出了異物。

生存訓練營中,孩子們在模擬練習「腹部衝擊法」。 受訪者供圖生存訓練營中,孩子們在模擬練習「腹部衝擊法」。 受訪者供圖

「如果人人都能成為應對突髮狀況的急救員,成為自救互救的第一人,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王靜說。

據悉,2013年至2023年,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攜手數百家社會組織,在全國培養安全教育講師逾千人,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6700個學校和700個社區開展安全教育課13萬餘節,開展交通安全訓練營及生存訓練營活動3600餘場次,惠及兒童379萬人次。該計劃曾榮獲2018年第十屆中華慈善獎。

新京報記者 秦冰

編輯 彭衝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