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壇,堅守初心,首都教師用行動演繹「教育家精神」

拿起粉筆,他一筆一劃為學生講解數字,帶學生探秘美麗的數學世界;背起鎬頭,他帶領學生登山採藥,觀察、品嚐藥材,讓學生在實踐中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什麼是「教育家精神」?北京小學大興分校副校長、數學教師許健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劉春生用實際行動做出回答。

北京市教委聯合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新京報社推出「踐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時代築夢人」專題策劃,聚焦首都教師代表,聽他們講述「大先生」的「小故事」,探秘北京大中小學教師身上的「教育家精神」。

北京小學大興分校副校長、數學教師許健

是老師也是管理者一心只為孩子全面發展

許健,北京小學大興分校副校長、數學教師,從教近二十年,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學科教學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教育教學成績優異,深受學生喜愛,入選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學科領軍教師示範性培訓」培養對象。受訪者供圖

對於小學段的老師而言,教育家精神並不體現在單純說教上,而是在日常的點滴中,讓孩子們在成長中、在行為習慣的培養中,真正感受到老師無私奉獻的愛。教育家精神是我們心底的目標,要照著這個目標一直奮鬥。

——許健

在許健近二十年的從教生涯中,2023年是個特殊的節點。這一年9月,北京小學大興分校東校區正式成立,在校長王敏的帶領下,許健得以全面參與東校區的籌備、招生入學及開學後的全面教育教學工作。在這個工程中,許健對教育人的責任和擔當有了更多的認識。

當以管理者身份觀察整個學校,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很多。從為教室挑選門窗、搬運桌椅,到設計圍牆遮擋,再到為家長答疑解惑、描繪學校未來的發展願景……這樣細細碎碎的事情數不勝數,對於以前只負責教學工作的許健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對學校的參與更多更全面了,也真的理解了一名教育者,要全面地為孩子的發展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著想,為他們發展的全過程著想。」

「開學前第一次家長會,王校長把學校的博雅文化、師資力量等等都介紹給家長聽,我至今記得校長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大興人,一定要把大興自己的教育做好’。」許健告訴記者,當時台下的掌聲持續了有一分鐘之久,「新校區以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為使命,從新生報名到第一次全體家長會,我們都能感受到家長深深的期待。」

許健就是在這樣的期待中開始了北京小學大興分校東校區的工作。擔任教學管理工作後,許健接觸到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雖然學科專業不同,但教育是相通的,他越發認識到只有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才能實現育人的根本目標。

擔任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許健也始終在教學一線。受訪者供圖擔任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許健也始終在教學一線。受訪者供圖

擔任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教師始終是許健的第一身份,他一直在教學一線。集中研討、自主研修、每週聽課反思、跟導師溝通……作為清城小學教育集團「博雅教師數學工作坊」的主持人,許健跟集團的數學老師們一起成長,也在導師指導、專題講座和研究課分享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本領。許健帶動工作坊教師開展基於數學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將數學文化資源融入日常教學中,探索有效的實踐路徑。

在「以數學文化為底蘊,以哲學思想為指導,以思維發展為本質」的博雅數學課堂文化中,工作坊已打造出一批優質課例,並朝著打造「有思想,真研究,重實踐,善反思」的數學教師團隊文化持續努力著。「上學期,我們工作坊主要是針對教師學科專業素養提升開展研修。這學期開學之後,新教師會比較多,所以我們也會再調整優化工作坊的目標和內容。」許健高興地分享,工作坊中已有多位老師在大興區「新星杯」青年教師教學風采展示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二等獎。

忙並快樂著,許健正在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秉持初心,不斷前行。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劉春生

用傳承與創新為培養中藥人才抓「良藥」

受訪者供圖劉春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導。從教38年,劉春生潛心中藥人才培養,創新改革採藥實習,推出中藥飲片等級考試,傳承中藥鑒定傳統經驗,推廣現代科技在中藥鑒定領域應用,拓展中藥鑒定學學科研究內涵,被譽為當代「教育神農」。

有教育家精神的老師,必須有理想有信念、愛黨愛社會,對自己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在培養學生時,不能只關注其學業,還要關注他的精神世界。要有愛心、愛學生,心中始終有一塊柔軟的存在,願意幫助年輕的學生們。

——劉春生

「鬆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唐代詩僧賈島在《尋隱者不遇》一詩中描寫的場景,恰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劉春生日常教研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就像嚐百草的「神農」一樣,帶著學生們一起登山採藥,帶著他們逐漸成長為一群「真懂中藥、能識中藥」的中藥師。

提起採藥,劉春生精神頭十足。「我的老師在教我的時候就帶著我去山上,告訴我這個植物是什麼藥。」劉春生將採藥的傳統延續了下來,在他從教的38年里,幾乎每年都會帶著學生登山採藥,即使膝關節軟骨受到嚴重磨損,上下樓梯、坐起立行時膝部痠痛不適,都不改初心。在他看來,學生們在採藥實踐中既可以全方位瞭解不同藥材的知識,還可以跟書本上的知識有機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劉春生還將基於《藥用植物》的採藥實習、識藥辨藥不斷拓展,逐漸形成了「一采(採藥)四修(修思政、修勞動、修美育、修人文素養),五育並舉」的採藥實習體系。該教學體繫在《藥用植物學》課程全國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班上進行了推廣和實踐,並在北大藥學院、河北中醫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劉春生每年都會帶學生一起上山採藥,在實踐中學習。受訪者供圖劉春生每年都會帶學生一起上山採藥,在實踐中學習。受訪者供圖

在琢磨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劉春生也在思考,如何培養有真本領同時得到用人單位認可的中藥人才?

「課程一定要和行業需求相結合。」劉春生帶頭開始了課程改革,首先是增加了中藥鑒定學課程的實驗機會,將常見的中藥材收納起來,放在固定的場所,讓學生們利用「第二課堂」的時間,隨時可以「看到」中藥材、學習中藥材。

同時他還首創一套能科學直觀評價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中藥飲片等級考試及評價體系,構建了「課證融通」的中藥鑒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藥飲片等級考試被稱為中藥界的「四六級」,按照難易程度一共分為二級、四級和六級。目前該培養模式已向社會輸送了2400名中藥鑒定應用型人才。用人單位反饋積極正面,人才質量滿意率98%以上。

在中藥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劉春生還在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他將目光對準了現代科學中的合成生物學技術,「在培養中藥鑒定人才的過程中,主要是傳承。但是如果只有傳承沒有創新,學生畢業後就無法與先進的科學銜接,也無法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劉春生從課程改革入手,在全國開創了《分子生藥學》本科課程,將分子鑒定技術納入中藥學專業本科教學中,為培養創新型高水平專門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個好的老師,得有目標、有信念。我個人始終堅信,學生培養好了,才能引領行業的發展。」劉春生告訴記者,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好老師,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愛學生、引導學生走好未來每一步的好老師。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賈悅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