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產業圖譜⑤|重視研發創新 超半數萬億城市出台激勵機制

7月9日,在「中國經濟向新而行」夏季峰會深圳分論壇「新質生產力下的中國智造」中,新京報貝殼財經首次發佈《2024中國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的指導下,推出「2024中國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通過梳理六大未來產業方向中初具規模的21個產業共710萬餘條企業數據,對32個萬億GDP城市及準萬億GDP城市的未來產業發展程度進行評價,綜合城市政策、科研基礎等,挖掘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潛力。

在國家政策指引下,近年來,地方政府陸續出台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支持本地未來產業發展,為增強發展動能和重塑區域競爭優勢發力。

自2022年末起,萬億城市和準萬億城市陸續出台未來產業扶持政策,加速培育新發展動力,抓住發展窗口期。新京報貝殼財經從專項政策發佈、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經濟激勵、人才引進、產業聚集協同發展六個方面衡量各地對未來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並按照一定權重綜合形成政策支持維度評價(滿分15分)。

《報告》顯示,總體來看,城市對未來產業的扶持重點,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以及成果轉化、產業化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已經聚集了一批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兼備的企業,政策則更加支持基礎研究、科技創新、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過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舉辦國際性科技交流活動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向市場應用轉化,形成從基礎研究到產品開發再到市場推廣的完整鏈條。而對於經濟動力更加偏向傳統模式的城市,對未來產業的扶持政策會更偏向於產業發展基本要素和招商引資,對處於 「種子期」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並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培育龍頭企業。

從不同政策類型上看,目前絕大多數城市已針對未來產業發展進行整體規劃,並對重點發展產業進行詳細部署;部分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城市,暫未對未來產業發展進行系統性構建規劃。在工具類政策中,更多城市傾向於運用金融支持,成立產業基金。

出品:新京報貝殼財經 

學術指導: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

數據支持:天眼查

出品人:蘇曼麗

統籌:任嬌

記者:方靜怡

數據分析師:董怡楠

設計:任婉晴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