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對上「世界唯一」,倪夏蓮的快樂乒乓球

輸掉最後一球,倪夏蓮沒有沮喪,反而是面帶笑容看著對面的年青人。

香港時間7月31日,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32強,倪夏蓮0比4(5比11,1比11,11比13,4比11)不敵孫穎莎,結束了自己第六次奧運之旅。

本屆巴黎奧運會,61歲的倪夏蓮位列女單32號種子,這是她第六次代表盧森堡出戰奧運女子單打的比賽,同時她也成為奧運會乒乓球史上年齡最大的參賽者。

鬆弛感

相比其他隊員,第六次參加奧運會的倪夏蓮顯然更加鬆弛。

和老友敘舊、接受媒體採訪、拍攝影片分享日常,即便不是奪冠熱門,倪夏蓮的曝光度依然居高不下。

當地時間7月27日,61歲的倪夏蓮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首輪戰勝土耳其選手,使其成為奧運會乒乓球比賽最年長的獲勝者。當地時間7月27日,61歲的倪夏蓮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首輪戰勝土耳其選手,使其成為奧運會乒乓球比賽最年長的獲勝者。

本屆奧運會女單正賽首輪,倪夏蓮大比數4比2戰勝土耳其選手阿爾廷卡亞,取得自己第六次奧運之旅的開門紅。獲勝後的她賽後向觀眾飛吻致意,並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展望下一場與奪冠熱門孫穎莎的焦點之戰。

「我覺得我已經完成任務啦。我很高興可以有機會跟孫穎莎打,這是我難得的機會,向她學習,我爭取多贏一分是一分。」

而在這場對決正式開始前,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倪夏蓮應中國乒乓球隊的邀請,做起了孫穎莎/王楚欽在混雙決賽前的特殊陪練。作為與北韓隊員金琴英相同打法的倪夏蓮,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一請求。

「我覺得沒有祖國的培養,沒有中國隊對我的培養,我算什麼呢?我能有這樣的機會去回報祖國,回報中國隊,為他們在奪取冠軍的路上掃除那麼一點點障礙,我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成功幫助「莎頭」組合贏下混雙冠軍,倪夏蓮與孫穎莎隔台相望站在女單32強的舞台。雖然在這場「相差38歲」的對決中敗下陣來,但倪夏蓮依然收穫了現場球迷們的掌聲。

正膠長膠「兩面倒」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乒乓球項目,61歲的倪夏蓮不僅沒有失去登上國際賽場的機會,還在乒乓賽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2021年候斯頓世乒賽,58歲的倪夏蓮搭檔比自己小了30歲的德努特,最終摘得女雙銅牌,時隔36年再奪世乒賽獎牌,也為盧森堡拚下歷史上第一枚世乒賽女子獎牌。

去年W湯臣支線賽捷克沙維若夫站,60歲的倪夏蓮連過郭雨涵、朱思冰、陳熠三名中國選手,斬獲自己的第一個W湯臣賽事冠軍。此時距離倪夏蓮上次在國際單打賽事上奪魁,已經過去了21年。

在今年3月,倪夏蓮又在W湯臣支線賽黎巴嫩貝魯特站中,奪得個人職業生涯第二個W湯臣賽事女單冠軍,同時也刷新了自己保持的最大奪冠年齡紀錄。

這一連串好成績的背後,除了年齡帶來的經驗優勢,倪夏蓮的特殊打法也是她的一大殺手鐧。

左手、直板、長膠、正膠、兩面倒板進攻型打法,任何一個關鍵詞放在如今女子乒壇都不多見,然而倪夏蓮卻將這五個當下女子乒壇不多見的打法特點融於一身,構建起變幻莫測的球路,也讓不熟悉這種特殊打法的對手們感到無所適從。

同時作為稀缺的直板長膠型選手,倪夏蓮在比賽中的跑動得以大大減少,更多是利用長膠的變化在台內給對手製造困難,干擾對方的擊球節奏。這也為倪夏蓮節省了不少體力,從而更好應對高強度的比賽。

倪夏蓮的這一特殊打法,與四十多年前其遭遇的三年冷後備經歷密不可分。1979年還只是上海市隊隊員的倪夏蓮,在當年的全運會上爆出冷門,一路過關斬將奪得亞軍,也得以被徵召進入國家隊。

然而進入國家隊後的日子並沒有倪夏蓮想像中那麼如魚得水,相反不僅無緣第36屆世乒賽,還坐了三年冷後備。直到有一天周蘭荻教練找到倪夏蓮,建議她改變打法,轉練長膠。

經過和主管教練和領隊商議,倪夏蓮開始改練長膠。每天八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倪夏蓮不斷摸索和精進長膠和倒板技術。直到1982年出訪日本,倪夏蓮在十八場比賽中贏了十七場,正式開啟了一代「怪球手」的常青生涯。

從國內到國外,從花季到花甲

更換打法後的倪夏蓮在第37屆世乒賽上大放異彩,收穫女團冠軍、混雙冠軍和女雙季軍,從冷後備球員躍升為隊里的明星選手。

1986年,23歲的倪夏蓮離開國家隊,選擇上海交通大學進行深造。完成學業後,她便遠赴歐洲,開啟異鄉生活的同時,也開始尋找人生的新可能。

1991年,倪夏蓮正式定居盧森堡,並開始代表盧森堡參加乒乓球賽事。三十餘年來,從歐國盃冠軍、到連續登上奧運會的舞台,再到如今的世乒賽季軍和W湯臣賽冠軍,她為盧森堡創造了無數個「第一次」,也讓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幾年前,倪夏蓮曾在接受訪談時用詩句表示:「長長的旅途中我經歷過艱困,也品嚐過命運的恩賜,在欣喜落淚的時刻,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

從花季到花甲的「長長旅途」,無論是盧森堡政府,還是倪夏蓮口中「愛搞氣氛」的丈夫兼教練托米·丹尼爾遜,亦或是隊友和家人,都給予了倪夏蓮莫大的支持和陪伴。

1989年,剛遠赴歐洲的倪夏蓮先是在一家德國乒乓球球會打球,盧森堡國家隊教練知曉後便派人去往德國與倪夏蓮溝通,並給出了一份國家隊教練兼運動員的合約。

深感自己被重視的倪夏蓮,在次年6月接受邀請加入了盧森堡國家隊。抵達盧森堡當天,倪夏蓮便在海關收穫了市長的迎接。但當時的倪夏蓮,每當在國際比賽上遇到中國選手時,心裡便會覺得痛苦。

那時,「只想在球會里打球」的倪夏蓮拒絕了代表盧森堡參加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會的機會。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和盧森堡感情越來越深的倪夏蓮,慢慢放下了心中的彆扭,面對盧森堡奧委會的再次邀請,她選擇參加2000年雪梨奧運會,也正式開啟了她六戰奧運的序章。

「我感覺乒乓球或者體育運動,不應該有國界的。我要謝謝乒乓球,因為它讓我架起盧森堡和中國的橋樑。」放下糾結的倪夏蓮,更加堅定了要用自己的特長促進中盧友好的信念。

這之後,她在盧森堡聲名鵲起,為盧森堡乒乓球及體育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倪夏蓮,成為了當地人民心中的「國寶級運動員」。

快樂乒乓

2016年,倪夏蓮擔任里約奧運會閉幕式盧森堡代表團旗手;2022年獲盧森堡橡樹皇冠勳章,成為盧森堡華人獲勳第一人;就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開幕禮上,倪夏蓮更是擔任盧森堡代表團旗手之一。

倪夏蓮是巴黎奧運會盧森堡代表團的開幕禮旗手之一。倪夏蓮是巴黎奧運會盧森堡代表團的開幕禮旗手之一。

中國前駐盧森堡大使馬誌學曾這樣評價她,「倪夏蓮是盛開在中國與盧森堡友誼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她用乒乓傳遞友誼,用乒乓為中國贏得榮譽。倪夏蓮是中國的驕傲,也是盧森堡的驕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乒乓大使’。」

而也正是在盧森堡,倪夏蓮與如今的丈夫兼教練托米·丹尼爾遜相識。從兩人多年並肩征戰國際賽場,到擁有一對兒女組建四口之家,在倪夏蓮眼裡,托米浪漫、有責任心,像一個爸爸關心愛護著她。

「我有時候跟著孩子一起喊他Pappi,因為他很成熟,對我也非常照顧。我感受到了像父輩的那種愛,很踏實,有很多的安全感。」

作為倪夏蓮的教練,托米除了負責她的日常訓練、技戰術的製定執行和賽場指導外,還會很貼心地適時為倪夏蓮卸卸包袱。

「作為她的丈夫和教練,我應該對她更溫柔,給她更多照顧。很多次我都會和她說,夏蓮,不要擔憂,乒乓球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輸了比賽也沒關係,我們反而有了額外的時間休息,可以作為我們第二個蜜月。」

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年前倪夏蓮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已然將自己運動員的身份排在了妻子、媽媽等諸多身份的後面。

「我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因為這是我對家人的責任,是最基本的。接下來就是家庭,只有這些都做好了,我打球才能夠踏實。」

馬龍曾在聊到倪夏蓮的時候表示:「我能體會到她所說的這個打乒乓球是快樂的,我能想像到對於她這個年齡來說,她依然還能打球,我覺得這真是能給她享受生活,包括享受乒乓球帶給她的東西,她沒有必須要贏的壓力,她輸了也正常,贏了也更高興,我覺得這是競技體育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