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夜巷:空間疊合釋放「戀戀一夏」

西岸夜巷與延長開館時間的西岸美術館聯動,滿足市民遊客豐富需求。

夜幕降臨,95後白領陸子辰循著小紅書推薦而來。嗞啦冒油的烤肉雙面金黃,小串上撒一把干辣椒,五臟六腑跟著燃起來。手邊,檸檬草調製的莫治托滿是夏夜的味道。饕餮之後,是去場館看展抑或在透氣岸線溜躂一遭,「都能心隨境轉,難得的鬆弛感」。「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系列活動之「西岸夜巷·國際傳媒港夏日嘉年華」本週繼續綻放徐彙濱江。作為上海獨具特色的濱水岸線,西岸承接了消費季多項活動,除點狀、散佈的活動外,是否還有更多可能?西岸選擇在「疊合」二字上做文章。

動線近200米長,西岸夜巷選址傳媒港,巧借辦公樓宇間的室外空間。市集點位排佈於龍台路近龍騰大道一側,馬路對面是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所在地。

「西岸夜巷正是發揮了空間的疊合。不僅將文化空間、產業空間疊合入生態岸線,這次更繼續疊入消費空間、文旅空間,讓空間效應更為多層次。」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主任張伊娜註解。通過西岸的嘗試,也能窺見城市中更多空間的探索。張伊娜舉例說:「突破傳統商場的‘消費盒子’,讓商業在更自然的氛圍、更豐富的界面中打開多元路徑,實現商旅文體展深度融合,提供一種全新的消費體驗。在疊合中帶動空間活力,賦予心理黏性,釋放消費動因。」

後備廂跟前的閑聊,意義大於買賣本身

夜巷市集前後醞釀2個月,表面看是以最直接的快樂——食物為切入口,背後還另有考量。

這個生活容器里,究竟該裝什麼?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飛宇說,「岸」是水域陸域交界,兼具豐富性、層次性和複雜性,承載著都市生活的活力積聚。上海,太需要一個「下班能抵達,晚上能敞開,有點chill(指讓人感受到放鬆愉悅)」的空間。所以,這裏慢慢「長出」了滑板公園,有了寵物友好,還有火出圈的人體工學草坪……在他看來,這些都暗含著人們對於一段浪漫岸線的品質期待。

此次在市政道路舉辦夜巷主題夜市,保留餐飲攤點基礎上,還不乏「後備廂經濟」。

懸掛在敞開的後備廂上的LED綵燈和立式螢光板亮起,「一米市集」的嚴曉飛開車而來,擺出年青人喜愛的小零嘴。店家本是線上運營,也忙不迭趕集夜巷,「這種方式更有生活情趣。夏日後備廂跟前,與往來的年青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其意義大於買賣本身」。

「商旅文體展融合聯動,也更容易帶動小微經濟主體。」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馮學鋼說,特別是「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品質提升,水岸經濟興起,如何讓市民遊客「絲滑」融入其中。「這就需要有一個具有煙火氣的IP來串聯,讓消費元素在此鋪陳。」

夜巷也與周邊紛紛加開夜場的美術館聯動。上海西岸開發集團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丹恩姝婧介紹,夜巷每天都有豐富多彩的演出內容,現場還設置露天幕布,也與岸線周邊藝術場館做好聯動,滿足市民遊客豐富需求。

全域消費場景聯動,潮汐之後「續一夏」

活動策劃之初,丹恩姝婧和團隊也曾心裡打鼓:會有人來嗎?

原來,夜巷舉辦地西岸傳媒港,有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長三角總部暨上海總站這一旗艦項目,周邊聚集有騰訊、網易、湘芒果等一批企業,正打造以藝術傳媒為引領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過往,伴隨著白領通勤時間,區域人流量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潮汐現象」。因此周邊商圈的部分餐飲,甚至有「晚餐提早結束」的做法。

但此次夜巷開街首日就有了6000餘人次的高人氣。甚至有人將拉杆箱寄存在一旁美術館也要來逛夜市。

對此,複旦大學旅遊學系副系主任孫雲龍認為合乎情理。「上海文旅,靠什麼吸引遊客?大融合。」他說,上海這座城市沒有大山大水,很難以休閑觀光等傳統旅遊業門類來界定。更大的旅遊產業板塊,是節展、賽事和各類活動的拉動。譬如,前不久舉行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等,想讓這一部分人群留下來,商旅文體展要聯動,更要找到握指成拳的發力點。

以徐彙區為例,此次推出百萬元「住徐彙,品海派」消費券,與多場賽娛活動聯動,圍繞賽娛場館、經典打卡地、消費集聚地等熱門區域,挑選轄區內30家優質酒店作為消費券適用門店。其中不乏街巷深處、梧桐樹下的小而美。「貓途鷹(Tripadvisor)國際排行榜顯示,外籍遊客更青睞這種類型的住宿。旅行的核心體驗是文化、是人情味,這裏能讓他們體驗地道海派生活。」孫雲龍說。

而此次西岸夜巷,也集聚區域內的文商資源,與數十家周邊商戶聯動,實現西岸全域消費場景的深度融合和聯動發展。

「徐彙濱江開發到今天,就勝在一種融合,通過打開方式、空間功能的疊加,將各類要素及其輻射做足。」丹恩姝婧說,近期還聯合傳媒港與市集品牌「銀鹽」推出運動主題,新增40餘個戶外裝備、文創和服飾家居攤位,增添潮酷元素。

文:王宛藝

圖:受訪者供圖

編輯:範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