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銅山:一根光纖的微米級突破

飛機發動機健康監測、煉鋼廠實時測溫、眼科激光手術……以單晶光纖為基質材料的新型高溫傳感器,正在不同領域拓展用武之地。

很長時間以來,單晶光纖的核心製備技術被國外把控,尤其是直徑75微米以下的產品在國內一直是空白。在江蘇徐州銅山區,一家成立僅3年的企業解決了這一「卡脖子」技術難題。

藍寶石單晶光纖可用於火箭發射台溫度、振動等數據監測。人民網 楊維瓊攝藍寶石單晶光纖可用於火箭發射台溫度、振動等數據監測。人民網 楊維瓊攝

江蘇晶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晶英光電」)是一家由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創立的企業。走進公司展廳,黑色絨布上,依次排列著700微米、450微米、300微米、100微米、60微米、22微米等不同尺寸的超細單晶光纖。

此番創業前,晶英光電總經理賈誌泰在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他的身份轉換,機緣來自一條「朋友圈」。

2021年8月5日,實驗室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自主研發的超細單晶光纖生長系統,藍寶石單晶光纖的最小直徑理論上可達到35微米、最大長度1.2米。「這意味著我們成為了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掌握該尺寸單晶光纖製備技術的國家。」難掩興奮的賈誌泰,隨手發了一條微信。

彼時,徐州高新區科技局局長劉嶠正帶領團隊在全國各地高校院所跑招商。科技型、成長型的「種子」項目是他們物色的重點目標。「在‘朋友圈’看到這條信息後,我第一反應就是打電話溝通項目落地的可行性。聊了1個多小時,終於說服這家實驗室團隊來銅山考察。」劉嶠說。

作為銅山區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的核心區域,徐州高新區圍繞未來產業補短板、填空白,晶體材料是當地產業佈局中的重要一環。「從整個製造業鏈條來看,材料產業屬於中上遊環節,可以服務的下遊產業繁多。」劉嶠表示,項目落地將填補區內晶體材料領域空白,後續圍繞產業鏈上下遊進行培育、招引,可以打造一個產業集群。

技術員展示直徑22微米單晶光纖,粗細僅有頭髮絲的四分之一。人民網 楊維瓊攝技術員展示直徑22微米單晶光纖,粗細僅有頭髮絲的四分之一。人民網 楊維瓊攝

一方帶著技術尋落地,一方對著「藍圖」找產業。雙方對產業創新、先進製造有著共同願景,合作水到渠成。

很快,在徐州高新區科技局的協調下,從廠房搭建、裝修,設備採購、調試,到產品研發、試生產等多個環節,項目得以快速推進。2021年底,晶英光電在銅山區建成投產。一年後,晶英光電實現了直徑75微米光纖量產。

「在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研製和購買存在一些製約,單晶光纖直徑100微米在當時已是團隊難以突破的極值了。」賈誌泰說,在銅山區和徐州高新區全方位保障下,團隊研發進入快速迭代期,光纖直徑從75微米開始逐步突破到50微米、35微米、22微米。相繼解決了光纖材料直徑起伏、應力集中等問題,其中,直徑起伏降低至5%以內,抗拉強度超過3300 MPa,達到國際同級別商品化藍寶石光纖的1.5倍以上。

「徐州有著世界一流的裝備製造業產業鏈,對新材料的研發需求旺盛。」對於未來,賈誌泰充滿信心。

打造江蘇省內一流產業創新高地,銅山區正加快雙碳智穀和雲穀創新中心「雙穀」啟用招商,提速徐海學院、徐工汽車省新能源商用車創新中心和北京大學徐州創新藥物研究院「三平台」建設,支持雲龍湖實驗室、江蘇省安創中心、上海交大新材料研究院、中紅外研究院「四平台」機制優化和成果轉化。

銅山區提出,今年將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0家,高企總數達360家,引進「雙創」人才項目40個。「複製晶英光電的孵化模式,高新區目前已引進40個未來產業項目落地。」劉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