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中企收穫成長與友誼」(「非洲人的中國緣」①)

馬維斯(右二)與家人合照。

阿莫斯(左)與中國師傅對設備進行檢修。

馬思雨在公司內留影。

榮剛在北汽福田汽車前留影。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榮剛在北汽福田汽車前留影。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進中企工作成為越來越多非洲人的就業選擇。隨著中非經貿合作快速發展,大批中企進入非洲國家,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為當地民眾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名在中企工作的非洲員工不約而同地說,這份特別的工作經歷讓他們收穫了成長與友誼,也為他們的人生帶來許多美好的改變。

「希望和中國有更多‘交集’」

清晨,駕駛卡車從萬寶第一農場場部出發,到10公裡外的村子裡接上一批臨時工,再將他們送達農場,協助中方管理人員給臨時工分配施肥、灌溉、除草等不同的工作——這是安東尼奧每個工作日上午的「固定行程」。算起來,今年已是安東尼奧在萬寶莫桑比克農業園工作的第12個年頭。

萬寶莫桑比克農業園項目始建於2011年,是中非發展基金與中葡基金在莫桑比克共同投資建設的集糧食種植、加工、倉儲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項目,也是中莫兩國產能合作的首批13個重點項目之一。

在農業園建設初期,安東尼奧作為附近居民,將一些簡易設備租給中國施工隊使用,由此開啟了他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施工隊回國後,中國種植隊帶著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來到農業園。安東尼奧的生活隨之翻開新的一頁。他不僅跟著中國老師學會了水稻種植技術,還成為農場里的一名拖拉機駕駛員和維修師。

「以前,我根本沒見過拖拉機,是中國老師手把手教會我駕駛技術。拖拉機出故障時,我就在一旁看著中國老師維修。現在,我也能獨立維修一些小故障。」安東尼奧自豪地說。

在非洲,許多供職於中企的當地員工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中國故事」。他們或是受益於中非合作,或是曾在中國留學。對他們來說,中國是一個遙遠卻不陌生的國家。

35歲的榮剛來自剛果(金),曾在中南大學留學5年。1年多前,他入職北汽福田,成為這家中企在剛果(金)的一名客戶經理,負責產品推廣、客戶聯絡等工作。

和記者聊到為何選擇入職中企,榮剛說,5年的留學時光在他心中種下了一粒與中國有關的種子。「在中國讀書期間,我遇到的中國人都非常友好熱情,他們勤奮認真的工作態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很喜歡中國,希望和中國有更多‘交集’」。

1年多來,在和中國員工的交流互動中,榮剛對自己的工作日漸駕輕就熟。榮剛介紹,剛果(金)採礦業發達,北汽福田根據市場需求,在當地投放的車型主要包括重型商業車、重型卡車、牽引車等。他的工作便是當好「推薦官」,讓更多剛果(金)客戶認識、瞭解優質的中國汽車。「北汽福田等中國車企的到來,為剛果(金)當地產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便利和機遇。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非洲人愛上中國汽車、信任中國品牌」。

「家人都很支持我在中企工作」

在中企,非洲員工學習新技能、掌握新本領,在逐步克服語言、文化等障礙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成長,也打開了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

34歲的馬維斯和安東尼奧一樣,是萬寶莫桑比克農業園項目的一名「資深員工」,在這裏已工作11年了。7年前,她從人力資源部門調到銷售部門,擔任銷售經理。調崗之初,馬維斯作為銷售領域的「新人」,面對客戶提出的許多問題,都無法獨立解決。

「中方的銷售經理給了我很多幫助,耐性地教我如何開發新客戶、維護老客戶,我們一起工作了半年,我終於找到了感覺。現在,我們配合默契,公司的大米銷售基本實現供不應求。」馬維斯說,這段工作經歷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在莫桑比克,女性往往缺少工作機會,無法養活自己,更不用說養活家人了。但現在,我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可觀的收入,不僅可以確保家人不愁吃穿,還可以幫襯家裡的兄弟們讀書,讓他們實現讀大學的夢想。」

安東尼奧說起這些年來家裡的變化,話語間同樣滿是幸福。「我為家人蓋起了一座像樣的房子,也讓孩子們上了好學校。現在,我的一個兒子也在萬寶工作,和我一樣是一名拖拉機駕駛員。」安東尼奧笑言,兒子作為萬寶工人二代,說出去「很有面子」。

27歲的南非女生馬思雨也告訴記者,自己作為中企員工的身份讓家人倍感驕傲。談及過去1年半在紫金礦業恩科維鉑業有限公司工作的經歷,馬思雨說,自己投入了滿滿的熱情,也得到了滿滿的收穫。

「作為企業的高管助理,我的主要工作是維護企業與當地社區及政府的關係。我會說中文的優勢讓我能夠更好地扮演一座橋樑,來協調中方同事與當地人在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從而達成更有效的合作。在工作中,我的中國同事總是樂於分享他們的經驗,為我提供指導,這種相互學習和支持的氛圍特別棒。」馬思雨說,這1年半里,她在項目管理、戰略規劃、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升,工作帶給她很強的成就感。

更令馬思雨高興的是,她所供職的企業在南非紮根發展的同時,還通過與項目所在社區及當地政府共同努力,改善居民生活質量,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除了提供乾淨的生活用水及教育設施之外,企業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推動經濟增長,給當地社區帶來明顯提升。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在中企工作,並引以為豪。」馬思雨說。

讓中非友誼的接力棒代代相傳

如今,許多非洲員工不僅能夠很好地勝任工作崗位,還成為業務骨幹,將自己在中企學得的技能傳授給更多人。

從2012年加入亞吉鐵路建設,到2018年正式成為亞吉鐵路英多得車站站長,來自埃塞俄比亞的法色友一路見證了這條被視為「東非高原生命線」的鐵路從藍圖變為現實。

「無論是鐵路的建設還是運營,來自中國中鐵二局的同事都給予我們巨大幫助。特別是2018年亞吉鐵路進入商業運營後,中方對我們當地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和‘傳幫帶’,讓我們實現完全接手運營。我對亞吉鐵路的未來充滿希望,感謝中國朋友!」法色友說,他也努力將自己掌握的技能和專業知識教給更多當地同事。2018年至2023年,他所在的英多得車站在兼顧行車組織工作以及貨物運輸工作的同時,還作為培訓中心,完成了亞吉鐵路車務系統內全部員工的培訓工作。

通過朝夕相處,中非員工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一朵朵友誼之花悄然綻放。

在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工作的南非小夥子法圖什德佐說起自己的中國同事,充滿感激:「我從我的團隊里獲得許多支持、幫助以及專業的技能培訓。特別是我的一位中國上司,他非常友善,每逢重要的節日,他總會組織團隊成員一起慶祝。他還帶我們去過好幾家南非當地的中餐廳,品嚐不同的中國美食。對我來說,他們就如同家人一般親近。」法圖什德佐說。

在由人福集團與中非發展基金合作建設的馬里人福製藥廠,流傳著這樣一段趣事:在設備部工作多年的當地員工阿莫斯,不僅能說中文,還能充當中國同事之間的中文翻譯。原來,最初帶阿莫斯的中國師傅來自浙江,說的中文里夾雜著浙江方言。阿莫斯天天跟著師傅學技術,久而久之便能基本聽懂。有時候,師傅在對講機里說話,由於口音加上對講機里聲音模糊,中國同事聽不清楚,便請阿莫斯來幫忙「翻譯」,而阿莫斯也總是欣然答應。

作為馬里人福製藥廠第一批入廠的職工,阿莫斯在這家企業已工作了8年。8年間,他憑藉自己的勤奮好學,很快當上了班組長,收入大幅提高。如今,他和家人從過去用茅草和牛糞搭建的屋子搬進了新建的磚瓦房,他還結了婚,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阿莫斯記得,他的大兒子滿月那天,他準備了許多當地美食,邀請廠里的中方員工去家裡慶賀。「中國同事們抱起滿月的小傢伙,他不僅沒哭,還邊笑邊吐舌頭,把大家逗得開心極了。這真是奇妙的緣分!」阿莫斯說,他給兒子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叫「福娃」。將來他希望送孩子去中國讀書,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術,再回到非洲的中企工作,讓中非友誼的接力棒代代相傳。(本報記者 嚴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08月13日 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