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米油鹽》 | 羽毛供不應「球」?體育「燃」動消費熱力

半年漲價三到四成,3桶羽毛球價格直逼1克黃金?近期,「羽毛球價格上漲」等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

羽毛球運動易「上手」、場地要求低、社交屬性強,在我國擁有較強的群眾基礎。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發佈的《大眾運動行為與消費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在26個調研城市中,羽毛球位居熱門運動第二,僅次於跑步。

「羽毛球價格咋像體重似的,不知不覺就上去了?」去年以來,羽毛球價格一漲再漲,廣大球友感觸頗深。羽毛球愛好者王先生給人民網《財米油鹽》算了一筆賬:「一場2小時左右的羽毛球對局,差不多要用掉1桶羽毛球。如果每週打4場球,按每桶羽毛球漲價50元來算,光買球的錢就得多花200元。都成羽毛球‘刺客’了!」

價格上漲的同時,羽毛球貨源不足。人民網《財米油鹽》搜索多家線上購物平台發現,多款品牌羽毛球顯示缺貨,銷售人員解釋稱:「因為庫存不多,賣得也快。」有羽毛球經銷商則表示,自去年年底以來,已陸續接到4次調價通知,羽毛球價格整體較漲價前高出50%左右。

據業內人士透露,羽毛球價格「飛上天」,主要受製作羽毛球的鵝毛、鴨毛減產所致。

羽毛球使用的羽毛,主要來自鴨、鵝翅膀上的刀翎毛。製作一顆羽毛球通常需要16根羽毛,平均耗鴨1.14只或耗鵝0.8只。但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2023年全年,我國商品肉鴨出欄量為42.18億只,商品鵝出欄量為5.15億只,比2019年分別減少6.6億只和1.19億只。

不僅如此,在成本和效率的趨勢下,養殖戶更傾向於選擇出欄週期短、養殖成本低的品種,這也進一步導致了羽毛球原材料供不應「球」。

一端是不斷減少的羽毛球原材料供應,另一端則是不斷上漲的體育運動消費熱情。

2020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37.2%。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體育娛樂用品整體零售額就同比增長了11.2%,遠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的增速。

羽毛球產業鏈也在此背景下發展不斷提速。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羽毛球相關企業約1.3萬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註冊公司達394家,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

羽毛球價格持續飆升,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研製價格浮動較小的人工合成球應作為產業重點探索方向之一。

當前,越來越多的尼龍羽毛球品類進入市場。更有羽毛球「黑科技」之稱的碳音球,憑藉飛行穩定、耐打等優點,被不少球友當作天然羽毛球「平替」首選。而對於「高手」們「「抽水」」最多的人造球手感差等問題,國內部分廠家已著手精進工藝,提升技術含量,為球友們提供更豐富的優質消費選擇。

「體育搭台,經濟唱戲」。體育消費作為居民生活服務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仍需產業鏈各端多管齊下、相向發力,不斷推出價美、質優的產品服務供給,充分滿足群眾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燃」動體育消費澎湃熱力。

總策劃:孫海峰

製片人:章斐然 李鑒 謝婷

監製:呂騫

策劃:申佳平 嚴川吉雨 李佳

出鏡:方經綸

攝像:葛泰佚 實習生王嘉奇

剪輯:餘穎子

文案:方經綸

設計:林珊珊

包裝: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