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醫者之名,記錄生命故事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8月17日,在博興縣博昌街道新城社區,醫生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諮詢和免費治療。(□通訊員陳彬報導)

聚焦中國醫師節

走近醫生,聆聽「醫聲」。今年8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主題為「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近日,記者分別跟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馬玉燕和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學生心理健康促進中心負責人楊楠三位醫師,通過醫者的視角記錄生命故事。

「保住」意味著一切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在蔣紹博眼中,生病不可怕,推動疾病早診早治才是關鍵。但最近,他偏偏遇到了一個「頗有年頭」的腎腫瘤。

受長時間食不下嚥、營養不良等困擾,51歲的陳樂(化名)在兩位女兒的陪同下,來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就診。詳細瞭解和檢查後,蔣紹博發現,陳樂的腎中「藏」著一顆巨大的腫瘤。用他的話說,腫瘤連著腎臟一起,總直徑超過30釐米,相當於「肚子裡面都是腫瘤」。在許多醫生眼裡,這顆腎臟早已保不住了。

為什麼不早點就醫?這個疑問盤旋在蔣紹博心頭許久。一問才知,自離異後,陳樂獨自拉扯兩個女兒。「家裡大小事務都離不開我,加上腫瘤本身沒有感覺,我總以為能再等等。」陳樂說。

「將腫瘤連同腎臟一同切除,儘可能減少術中大出血可能,就患者目前的身體情況來說,這是最安全的方法。」這是蔣紹博給出的方案。

但陳樂卻有不同的想法,「我想保住這顆腎,這是我唯一的心願。」

面對這種情況,蔣紹博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再次調出患者病曆,在充分瞭解和研究後,他選擇理解並尊重患者的想法。蔣紹博精心策劃了手術,在術中一點點將腫瘤從腎臟中剝離,成功避免了大切口可能導致的大出血,保住了患者的腎臟。

「您救的不只是我們的母親,還是我們整個家庭。」聽到母親手術成功的消息,陳樂的女兒們喜極而泣。

多年來,光是操作過程極複雜、技術難度極大的四級腎上腺和腎臟腫瘤手術,蔣紹博每年就要做600台。「早診早治是對生命價值的認同,要增強公眾認知,按時查體,才能更好地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真正‘保住’患者生命。」蔣紹博說。

「把你接到世界上來的人」

1991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的馬玉燕,是山東省第一位產科博士。回憶起33年來經手過的孕產婦,她仍「如數家珍」。其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特殊的孕婦。

29歲的趙美(化名)是一位準媽媽,上一次的剖宮產經歷讓她的子宮留有切口瘢痕,不巧的是,孕檢中發現,她的胎盤長在了瘢痕處,十分危險。「子宮瘢痕處肌層薄弱,胎盤附著在子宮瘢痕處也稱‘凶險性前置胎盤’,在懷孕晚期以及分娩過程中容易大出血。」馬玉燕解釋,給前置胎盤並植入的孕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時,一旦出現術中出血,會像「消防管道破裂」一樣,有時幾分鐘就會流失上千毫升血液,產婦容易發生失血性休克。

「通常孕早期發現子宮瘢痕處妊娠,多選擇終止妊娠。」馬玉燕說。但趙美在一年多前孕中期因為前置胎盤已經引產過1次,過程非常波折,因此即使風險巨大,她也堅持想要留下這個寶寶。

從孕期的監護到足月時的再次剖宮產手術,馬玉燕始終陪伴在趙美身邊。為避免生產時出血過多,她提前聯繫介入科為孕婦實施腹主動脈球囊阻斷術,術中暫時阻斷血流,並採用自體血回輸技術,為她的安全保駕護航,最終,孩子平安降生。出院一年多後,趙美還寫了長長的感謝信寄來。

「有時走在路上,遇到之前接生過的媽媽們帶著孩子,聽到她們介紹我是‘把你接到世界上來的人’,說不出的滿足湧上心頭。」馬玉燕說,產科大夫要更加細心,一件小事就能改變孕產婦的一生。

馬玉燕所在的產科的醫護人員,每月守護著三四百個孩子呱呱墜地。「我現在有時一天能做六七台手術,有時半夜也要來醫院救治。搶救危重雖然辛苦,但能見證新生命的誕生,我感到很幸福。」馬玉燕說。

為「失聯星球」擺渡

比起「病人」,楊楠更願意稱呼前來諮詢困惑的青少年們為「來訪者」。她形容,心理治療是「為沒有學會走路的來訪者提供一根枴杖,我的最終目標是讓他們不再需要我。」

「我是一顆失聯的星球,整日只能孤獨旋轉。」這是14歲的林琳(化名)在筆記本中寫下的一段文字。「長期生活在‘為什麼別人都行,就你不行’的語言環境里,林琳有抑鬱情緒。」楊楠說。

林琳成長在一個有「雙高知」父母的家庭,父母會經常給林琳「講道理」。楊楠介紹,與林琳相比,其實她的父母更需要心理治療。「我們常說,家庭是情感流動的地方,若家庭成了報告會,則會缺少幽默性、遊戲性、溫暖性,孩子青春期後也容易出現基於生存的抑鬱和焦慮。」

面對將抑鬱情緒掩藏多年的林琳和固執己見的林琳父母,楊楠採用了一種「接地氣」的治療方法:回憶孩子出生時的場景與感受,引導她們回到生命的開始,回到孩子本身。在她的循循善誘下,林琳父母逐漸變得平和,楊楠也「趁熱炒籃」,鼓勵林琳父母多試著用鼓勵和支持代替刻板說教。

幾次交談下來,這個家庭的氣氛大大轉變,「我們變得不再執著於孩子的成績了,作為父母,我們想給她的生活帶來更多歡笑。」聽到父母這樣說,林琳也重新揚起了笑臉。

「心理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並不在治療師。」楊楠形容,有時她就像來訪者的「工具人」,只需要提供空間和情感出口,來訪者就能憑藉本能自救。

「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盲點,越早發現並挽救,‘生存可能’就越高,我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受工作影響,有時她也會有難以「消化」的情緒,這時,她會尋求同行的相互督導或更高級別督導師的幫助。「擺渡者亦須自渡」,楊楠說,她不會讓任何人成為「失聯的星球」,包括她自己。

(大眾日報記者 黃鑫 實習生 張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