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聲丨「千億縣」增至59個,中國經濟「底盤」更厚實了

近日,《2024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發佈的一組數據引人注目——從2013年到2023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千億縣」,數量從9個增至59個,10年增加50個。

分析「千億縣」榜單,可以發現:

——經濟實力更強了。去年,59個「千億縣」以全國1.2%的陸地總面積、4.5%的常住人口,貢獻了全國7.6%的GDP、10%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產值、10%左右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地域分佈更廣了。59個「千億縣」中,東區44個、中部8個、西岸6個、東北1個。這和以前「千億縣」基本都集中在東區沿海地區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中西岸地區千億縣加速湧現,縣域經濟在省內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這也是新時代以來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的結果。

——產業結構更優了。產業轉型升級是「千億縣」崛起的關鍵支撐。許多「千億縣」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擴大傳統產業優勢,同時以電子信息、先進製造高端產業為核心,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開闢新賽道,挖潛新優勢,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郡縣治,天下安。我國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經濟總量佔全國近四成。以「千億縣」為代表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寫照,也是中國經濟活力與韌性的重要體現。

縣域經濟承擔著經濟大循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底盤。新時代以來,縣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經濟增長的「底盤」越來越厚實。

看經濟活力。2022年,中國縣域經濟總量達46.7萬億元。2023年,江蘇崑山,GDP超過5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發達;浙江義烏,被譽為「世界超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8.4萬元;河南鹿邑,化妝品產業佔據全國「半壁江山」。隨著縣域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工就地就近流向縣域就業創業的趨勢愈發明顯,2012年到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1220萬人,帶動鄉村就業超過3400萬人。

看消費脈動。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197元,實際增長7.4%,高出城鎮居民消費支出1.4個百分點。今年7月至8月,全國縣域文旅預訂單量環比增幅超過22倍,縣域旅遊市場活力十足。某電商平台的報告顯示,中國縣域市場消費規模已經超過一線城市。縣域消費是極具潛力的藍海,是拉動內需的重要增長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日前,國務院公佈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提出,經過5年的努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縣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數據顯示,十年間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常住人口增長超過30%,縣城已經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新型城鎮化有力推動經濟穩定增長、質量穩步提升、民生持續改善。縣域是4萬多個鄉鎮和66萬餘個村莊的結合體,承載著數億人的美好生活。據測算,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拉動萬億元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能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安徽省蒙城縣十里村農民金磊老人跟著兒子在縣城安家落戶,他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搬到縣城三年多,兒子兒媳縣城上班,孫子孫女家門口上幼兒園,社區衛生室就能看病,經過培訓自己還當上了社區保安,這日子過得真踏實。」

金磊一家人的故事是無數農民融入城市生活的縮影。近十年累計有1.65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截至2023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比2012年末提高13.06個百分點,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顯著擴大。

縣域不只是承載著鄉愁記憶的故鄉,更是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廣闊天地。隨著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會有越來越多的「千億縣」湧現,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為億萬農民帶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