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遇見24節氣|處暑:未覺夏已盡 時至入新秋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曆8月22日至24日交節。時至處暑,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三暑」之「末暑」。處暑與「出暑」諧音,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標誌著炎熱暑天的結束。
處暑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溫逐漸下降,暑氣漸消。處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雷暴活動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躍,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減弱。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這一節氣也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中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以後,氣溫日夜差別增大,由於夜寒晝暖,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到晚上儲存,因而莊稼成熟很快。此時間農民加緊採摘,搶抓農時,進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正所謂「處暑穀漸黃,大風要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