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會說話㊹|手持馬上杯 坐看大元王朝盛世景象

大家好!我叫馬上杯,做工漂亮、胎質細膩、胎外釉體通明透亮,杯壁繪製一隻非常漂亮的飛鳳紋樣,一看就不是凡品!告訴你吧,我可是中國古代中外關係史上的重要見證者!

——來自馬上杯的自述

文物詳解

陳列在內蒙古博物院展櫃中的元青花高足杯。陳列在內蒙古博物院展櫃中的元青花高足杯。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對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集寧路遺址發掘時,在一個小罐子裡發現了五隻非常完整的元青花高足杯。

內蒙古博物院展櫃中的青花高足杯是其中一件。它做工漂亮、胎質細膩、胎外釉體通明透亮,杯體圖案呈現出青花瓷特有的鈷藍色。

元青花高足杯上的花紋。

元青花高足杯杯內的花紋。元青花高足杯杯內的花紋。

青花高足杯杯壁繪製了一隻非常漂亮的飛鳳紋樣,表明杯子的主人可能曾是蒙元時期的一位達官貴人。杯子把部為特有竹節型設計,方便持握。有學者認為,蒙元時期很多蒙古貴族禮儀可能需要在馬背上飲酒舉行。於是,這樣造型獨特的高足杯,就被稱為馬上杯。

路是元代行政機構名稱,當時集寧路是一座完整的城市。質地上乘的景德鎮窯瓷器,多是提供給元朝王室使用。當時有許多阿拉伯商人從江西景德鎮購買元青花後,運到福建泉州港,通過海路運回阿拉伯銷售,有些會提供給到王室。通過這些貿易行為,反映出元代海運業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集寧路位於內蒙古中東區,向南可以通過山西進入中原,向北跨過草原戈壁,可以進入歐亞大陸腹地。因此,集寧路毫無疑問成為當時中國與西方世界交流的窗口之一。

蒙古族對草原和陸路的經營遠早於海洋。在元代,草原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達到空前繁盛。當時,西方商人把這些瓷器通過沙漠和草原之路運回各自國家。這件元青花高足杯,就是集寧路古城遺址中的珍品。

這件小小青花瓷是我國古代中外關係史上一件重要實物,透過它,可以看到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也可見大元王朝盛世一景。

監製:趙靜

文案/製作:孫春霞

資料來源:新華網 內蒙古博物院 亮麗內蒙古微信公眾平台

編輯: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