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朋友圈」又變大了
穩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的人民幣,「朋友圈」又擴大了。
8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與越南國家銀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進一步促進雙方在本幣結算、本幣互換以及跨境支付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
更早前的5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泰國銀行簽署《關於促進雙邊本幣交易合作框架的諒解備忘錄》。
三里河注意到,與中國進行相關合作的國家和地區名單,正越拉越長。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10月發佈的《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中國共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過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目前有效協議29 份,互換規模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
本幣互換有什麼好處?
這可以有效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接受三里河採訪時表示,本幣互換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服務雙邊經貿合作。長期以來,亞洲各國存在「貨幣錯配」問題,即貿易計價和結算貨幣主要為美元。當出現「美元荒」時,經貿合作會受到影響。本幣互換有利於提高經貿合作便利化,減少在國際支付和結算過程中對第三方貨幣的依賴。
這有助於維護全球金融安全。
雙邊貨幣互換亦是全球金融安全網的有益補充。
王有鑫認為,傳統金融安全網絡具有一定排他性,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時獲得的流動性支持不夠。在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盪、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發生流動性危機的情況下,貨幣互換可提供緊急流動性支持,穩定本幣彙率和跨境資本流動,緩解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
這也有益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王有鑫指出,推動本幣互換有利於人民幣在雙多邊層面的使用,特別是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亞太地區更多使用本幣開展結算和投資,這有利於打造一個更加緊密牢靠的經貿合作體系,一定程度上弱化對第三方貨幣的依賴。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人民幣國際化正穩步推進,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繼續提升。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佈的月度報告,今年6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佔比4.61%,較5月環比增加0.14個百分點,與2022年11月相比幾乎翻了一番,連續第8個月位居全球第四支付貨幣地位。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2024年7月,CIPS新增2家直接參與者、6家間接參與者。截至7月末,CIPS系統共有直接參與者150家、間接參與者1401家。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處理業務661.33萬筆,金額達123.06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0.29%和27.27%。
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認可度的不斷提升。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