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男女廁位比1:2,讓女性需求從「被看見」走向「被解決」

 視覺中國 圖 視覺中國 圖

近日,國家鐵路局發佈行業標準公告,在新版《鐵路旅客車站設計規範》中,修改男、女廁位比例為1:2。消息一經公佈,便在網上受到廣泛好評。

人們為新規「點讚」,既是因為這一舉措有望解決車站長期存在的「女廁所排長隊」問題,也是因為輿論一直期待公共政策製定者從制度和標準上回應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追求。日常生活中,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女廁不夠用的現象並不鮮見,這不僅給女性出行造成不便,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和健康損害。新規調整男女廁位比例和數量,伸張了女性權益,也有利於客運火車站改善環境衛生,提高運行效率。

無獨有偶,此前湖南航空全面推行乘務員穿平底鞋執行航班,也引發了關於性別平等和女性職工健康需求的討論。空乘人員「鉛筆裙+高跟鞋」的職業形象背後,是高跟鞋帶來的各種健康問題和安全隱患,穿著平底鞋非但不會減損空姐專業大方的形象,反而有利於其安全、高效地開展工作。

從職場上的著裝要求,到公共場所的廁位設置,女性許多長期以來被忽視的權益,近年正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和回應。究其原因,首先在於社會性別觀念的進步。從前「男主外女主內」,男性往往被認為是職場的主角,以及公共設施的主要使用者。於是規範的製定者往往站在男性的立場上,把男性的特點視為「標準」。隨著女性在公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得到應有的重視,公共設施和職業規範自然會相應地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將其合理需求納入考量範圍。

此外,社會發展水平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讓社會各界有更多心力和能力去關注一些以往被忽視的需求。關於調整空乘人員著裝和年齡要求的呼聲早已有之,「女廁所為什麼總在排長隊」也時常登上社交平台熱搜,這些需求已經被看見,但至今仍在逐漸調整而未竟全功,主要原因就在於,任何制度的變革都需要相應的成本投入。古語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今,我國早已解決溫飽問題,而進入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包括性別平等事務在內的許多需求,都已具備了從「被看見」走向「被解決」的條件。

當下,我們欣喜地看到,各個領域已有不少機構「先行一步」,積極保障性別平等,他們也因此收穫了應得的肯定與掌聲。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展現出社會對佔總人口一半的群體的溫情,是社會發展的一大步。

國家鐵路局的新規值得肯定,但其一定不是終點。在性別平等領域,各方不妨吸取先行者的經驗得失,乘勢而上,關注並解決更多困擾女性工作生活的「老大難」問題。

上週,《南方都市報》報導的女性服裝消費領域颳起「男裝風」,就間接放映出某些尚未得到有效回應的女性需求。不少女裝商家一味追求時尚和款式,忽視了女性對於服飾舒適和便利的需要,以至於造成「女性口袋放不下手機」等窘境。英國作家卡羅琳·克里亞多·皮里斯在《看不見的女性》中提出「性別數據缺口」的概念,即規範的製定者往往預設男性為「標準」,忽視女性生理和社會角色的獨特之處,於是小到辦公室里的空調溫度和超市里的貨架高度,大到與生命息息相關的汽車安全措施和藥物測試,女性的生活便利和生命健康權益,常常因此「歸於沉默」。

任何改變都很難一蹴而就,但此次國家鐵路局調整男女廁位比例,以及湖南航空允許空乘人員穿平底鞋執行航空,都是值得效仿的嘗試。考慮到激發員工積極性、優化旅客出行體驗等好處,這些變革即便需要投入成本,也大概率是值得的。在消費領域,商家用心設計更符合女性現實需求的產品,也必然有利可圖。

在女性的視角下,她們的許多正當訴求已經被忽視了太久。一個理想的社會,理當從性別平等的原則出發,致力確保每一位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同等舒適、便利的生活。當然,改變需要時間,相信在男女廁位調整之後,會有更多女性友好的設計和標準出現。回應佔總人口一半的群體的需求,進程不妨再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