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界的Visa!Skyfire用AI「操控」你的錢包

編譯 |徐豫編輯 |漠影

智東西8月23日消息,據VentureBeat 8月21日報導,AI金融服務和技術平台Skyfire已獲得85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Neuberger Berman、Brevan Howard Digital、Circle、Gemini、ARCA和Ripple等公司。

Skyfire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由加密貨幣初創公司Ripple兩位前高管Sarhangi和DeWitt聯合創立。在Ripple任職期間,Sarhangi和DeWitt曾參與了跨境支付網絡的構建工作,經手流水超500億美元。Skyfire方面稱,該平台是全球首個實現自主交易的加密支付網絡,現階段面向開發者、大語言模型(LLM)和API提供商開放。

完成種子輪融資的當天,Skyfire上線了AI代理測試版,用戶可以讓AI代理替自己完成資金的存入、提取等交易活動。在此之前,Skyfire平台上的資金通常以USDC的形式,存放在相應代理商的賬戶中。

Sarhangi認為,Skyfire平台可以看作是AI經濟的基礎設施,而AI代理未來將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主付款、收款、儲蓄。

一、AI代理的專屬「銀行賬戶」,可進行各種付費交易

目前,AI代理(AI Agent)和「代理型AI」(「Agentic AI」)是生成式AI領域的熱門方向之一。這兩個概念實際都是讓AI模型驅動的程序來幫人們做事,比如編寫電子錶格、裁剪照片等。

當你想讓AI代理幫忙購物、訂票、上架應用時,一般的AI代理受限於無法自主付款,不能順利支付賬單、機票、網站託管費等。

Skyfire創始人兼CEO Sarhangi稱,AI代理沒有合法的身份證明,因此無法開設專用的銀行賬戶,也沒有權限參與一些金融交易活動。

為瞭解決這一問題,Skyfire為AI代理新建了一個加密貨幣支付系統,旨在實現AI代理自主收付款。用戶給AI代理一筆錢,AI代理可以用這筆錢「購置」用戶的需求,全程不需要人為干預。這等同於真人助理用現金或信用卡去買咖啡,未來類似的事情可以完全交由AI代理來做。

▲Skyfire平台的儀表盤(圖源:Skyfire)▲Skyfire平台的儀表盤(圖源:Skyfire)

AI模型包括大語言模型、小型語言模型(SLM)和大型多模態模型(MLLM)。Sarhangi稱,目前共有160多種大語言模型,用戶若逐一開設賬戶、管理資金,操作起來很不方便。初期,Skyfire的加密支付網絡專注於B2B場景,主要包括一些AI提供商、AI代理提供商。Skyfire將支付層集成到這些企業的AI代理和產品中,後續通過建立開放協議,企業的客戶可以直接使用AI代理,無論底層是哪一個模型。

二、AI自主付款,全球範圍可用,支持虛擬幣交易

基於Skyfire平台,AI代理可以幫助用戶在全球範圍內完成自由交易。目前,該平台的核心功能有如下幾點。

  • 開放全球支付協議:允許AI代理訪問大語言模型、數據集和API服務,無需傳統支付軟件或信用卡,資金也能在全球自由流動。
  • 預設支出限額:在單筆或一段時間內的交易中,用戶都可以設置支出金額上限,AI代理執行交易時不會超出預算。
  • 安全驗證:AI代理會標註AgentID,AI代理的使用者需安全認證和確認授權,平台還會保留交易歷史記錄。
  • 支持多種貨幣交易:AI代理支持法定貨幣、穩定幣等交易方式,所有轉賬實時完成。

三、擁有AI代理,只需一個電子郵件地址

真金白銀全權放手給AI代理「運作」——不少用戶擔心這種方式潛在的資金安全風險。Skyfire通過簡化登錄賬戶所需的信息資料、安全驗證等方式,提高資金交易安全水平。該公司創始人Sarhangi和DeWitt認為,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個與當前在線支付同樣安全的系統」。

目前,用戶註冊Skyfire帳號僅需電子郵件地址,不需要提供額外的個人隱私信息。在資金流動方面,用戶始終可以自行設置支出金額上限,AI代理不會無限使用賬戶存款。

該平台還為交易雙方提供了安全驗證服務,無論是企業主體及其客戶,還是AI代理,都需要經由平台核實信息屬實後,才能開展交易。不過,這也是Skyfire訂閱收費服務的一部分。此外,Skyfire會從每筆交易中抽成2%至3%作為收入來源之一。

結語:AI代理獨立參與經濟交易,將刺激用戶增長

Skyfire聯合創始人Sarhangi透露,競爭對手Payman和全球汽車零部件製造商Denso都在使用Skyfire平台的AI代理,而預計AI代理將刺激這些公司的用戶數顯著增長,「帶來百萬用戶」。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DeWitt則認為,AI經濟能夠實現自由交易,是AI跨時代的前提。而AI代理有望獨立處理資金交易,也標誌著離AI重構全球經濟格局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來源:VentureBeat、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