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鵬輝 | 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關心重視,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殷切期望。

守正創新深耕金融改革試驗田,更好為國家試制度、探新路、補短板

上海作為具有深厚金融發展底蘊和健全金融市場體系的國際金融中心,一直是全國金融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處於全面提升能級的關鍵階段,承接更多金融改革開放任務,既是上海更好為全國改革發展大局服務的責任所在,也是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路徑所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錨定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對金融體制改革做出賽前分析性、系統性的頂層設計,並提出七個方面的重大任務。在推進落實過程中,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立足履職實際,從五個方面著重發力:一是紮實推進黨中央、國務院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大政策落實,當好施工員、實幹家,把改革藍圖盡快轉化為生動實踐。二是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大宗商品貿易、境外承包工程等領域開展人民幣跨境結算。加速拓展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場景,培育境外主體對人民幣的真實需求和使用粘性。加快推動「上海價格」在全球廣泛應用,提升關鍵產品定價能力和國際話語權。三是指導金融機構不斷提高跨境金融服務能力,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力支持離岸貿易、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鼓勵金融機構整合境內外渠道資源,通過總分行、本外幣、離在岸聯動,為「走出去」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務。四是繼續支持企業做好彙率風險管理,全方位、多領域提升彙率風險中性意識,支持金融機構持續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彙率避險支持力度。五是積極參與航貿數字化建設,加強金融中心與貿易、航運中心的聯動,形成共促經濟高質量發展合力。

堅定不移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加快打造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並對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進行部署,彰顯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決心。上海是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集聚了50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債券通、滬港通、滬倫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均通過上海聯結。截至2024年6月末,共有1133家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銀行間債券4.31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3.0%。國際橫向比較看這一佔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決定》明確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的重點是加強規則對接、規製協調、管理提升和標準製定。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根據人民銀行總行統一部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一是推動已出台的境外投資者入市投資便利化政策持續落地見效,吸引集聚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國際金融組織和長期資本來滬展業興業,不斷增強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願和信心。二是探索推動金融市場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型,在不斷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同時,更加註重制度規則的深層次對接,不斷增強政策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三是配合市相關部門,用足用好浦東新區法規立法授權,對接國際高標準金融規則體系,開展新興金融領域立法探索,為代表國家參加國際競爭做好充分準備。四是加強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國際交流合作,兼顧對標國際與本土輸出,將具有普適性的國內經驗和規則上升為國際規則,提高我國在國際規則製定方面的影響力。

凝聚合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聯動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科技金融列為「五篇大文章」之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發展科技金融進行了再強調、再部署。《決定》在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部分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部分要求「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進一步凸顯黨中央對科技金融的高度重視。

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金融和科創都是上海的核心功能,科技金融是聯動兩個中心建設、促進雙向賦能的重要著力點。發展科技金融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除了金融自身的能力建設,還要加強信息共享與政策協同,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積極性、主動性,暢通科技-產業-金融循環。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在總結前期經驗基礎上,繼續發揮好部門協調聯動機制,聚焦問題短板,合力攻堅克難,加快推進上海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一是抓好《關於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的貫徹落實,推動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強度和水平,為各類創新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全鏈條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二是推動《上海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見效,實現三年內通過股權、貸款、債券、保險等累計投放2萬億元,促進上海新質生產力加快開展。三是繼續引導有關金融機構,充分運用「滬科專貸」「滬科專貼」等貨幣政策工具,更好提升對小微、民營類科創企業,尤其是對科技含量高、原創力強的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切實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級。四是深入實施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外彙管理試點,鼓勵外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在上海孵化培育更多充滿活力的創新型企業。

多管齊下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牢牢守住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決定》將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單列一部分,明確了新時代新徵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重點舉措。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基礎性、根本性、長遠性的重要意義。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集聚各類全國性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交易額佔全國近九成,涉外收支規模約佔全國三分之一,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約佔全國一半,在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責任重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人民銀行總行對具體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抓好各項政策舉措落實,有序做好存量風險處置項目收尾。同時,還將結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特點,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高開放條件下金融防控風險能力、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覆蓋全金融市場的交易報告庫建設,通過集中整合各金融市場的交易信息,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風險傳遞共振。二是落實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的要求,持續加強外彙市場形勢動態監測和國際收支風險研判,構建跨境資金流動常態化監測預警機制,紮實推進對跨境資金行為主體的精準治理。三是大力開展廣覆蓋、多層次、接地氣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常態化、持續性普及金融知識、警示金融風險,從源頭上遏製非法金融活動發生。四是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加強數字化監管能力建設,有效提升監管質量、水平和效能。加快數字化金融監管人才培養,增強在開放環境中動態維護金融安全的本領,確保既放得開又管得住。

(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兼上海市分行行長)

文:金鵬輝 圖:邢千里 編輯:陳瑜 責任編輯:楊逸淇 文:金鵬輝 圖:邢千里 編輯:陳瑜 責任編輯:楊逸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