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苦硬吃」,有沒有必要

暑期檔已近尾聲,電影《抓娃娃》作為一部探討教育的片子,頗受市場歡迎,累計票房達30多億元,領跑今年暑期檔。

電影中,富豪老爸自有一套「育兒經」,他認為「孩子不吃苦,成才不可能」。為此,他在孩子不記事時便啟動窮養計劃,將「沒苦硬吃」的育兒策略演繹得淋漓盡致。

優秀的影片一般是我們所處社會的媒介鏡像。對於電影所呈現的「吃苦教育」,許多觀眾表示「有話要說」。他們紛紛下場,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家的「同款」事件,引發不少共鳴的同時,也不禁讓人反思:「沒苦硬吃」,有沒有必要?

《抓娃娃》海報 圖源:微博@電影抓娃娃《抓娃娃》海報 圖源:微博@電影抓娃娃

對於「娃娃是抓還是放」的問題,不同代際間有著很不一樣的觀點。

這種情況在近期走紅的一段影片中有所體現。畫面中,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坐在飯桌旁準備享用美食,旁邊的奶奶帶著些許自豪與期待說,我在家熱死了都不開空調,我這麼辛苦你感動嗎?孩子回懟道,不感動,你只能感動你自己。

可見,兩代人對待「吃苦」的態度截然不同。其中折射出來的,是兩代人對「吃苦」的認知存在差異。

比如,何為吃苦?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許多孩子成長在物質優渥的環境中,不曾為衣食起居而擔憂,選擇多、見識多,對於「苦」的定義與父母一代有所不同。在年輕一輩看來,40℃的天氣不開空調卻靠手搖扇子、出門能開私家車卻非得徒步走一兩公里去坐公交車等肉體上的「自虐」是「沒苦硬吃」;而在父母眼裡,沒有學習或工作任務,依舊通宵熬夜,這樣有覺不睡才是「自找苦吃」。

此外,「苦」的程度難以量化,苦或不苦的判斷因人而異。一位10歲男孩因為暑期不愛學習、排斥作業而被帶到工地體驗生活,父母原希望通過「吃苦」來激發他對學習的重視和動力,沒想到孩子越干越起勁兒、越干越順手,讓父母哭笑不得。這類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吃苦育」時,注入了過多主觀意願而忽略孩子的個性和興趣,導致偏離預想的教育目標

再如,為何吃苦?父母一代大多在物質相對匱乏的環境中長大,他們深知生活艱辛,崇尚「先苦後甜」。因此,有的父母希望通過人為創造「困苦」的環境,讓孩子「憶苦思甜」,更加懂得珍惜生活。而與父母一代不同,現在很多孩子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覺得該享受時可以享受,沒必要「沒苦硬吃」。他們對於「吃苦」的理解更多集中在學業和心理壓力上,反而更想通過物質滿足來尋求慰藉,認為「吃苦」應當是有目的和有價值的,無謂的犧牲和忍耐沒有必要。

網民關於「沒苦硬吃」的一些觀點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網民關於「沒苦硬吃」的一些觀點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我們不能否定吃苦的意義。無論身處什麼時代、面臨何種環境,擁有承受挑戰和苦難的堅韌與毅力,理應是我們需要具備的一種寶貴品質。

那麼,我們到底該吃什麼樣的苦?

真正的吃苦,不是徒增肌膚之痛。當前,虎媽鷹爸時有出現,或是將孩子送到「特訓營」甚至工地進行「挫折教育」,或是讓孩子在冰天雪地光著身子進行「耐寒」訓練,希望用惡劣的環境錘煉孩子的意志。然而這種教育方式把「吃苦」理解為「餓其體膚」,不一定能真正達到磨練心性的目的,反而可能讓孩子變得自卑、憂鬱、恐懼等。有意義的吃苦,並不是簡單地讓孩子經歷一些惡劣天氣、流一些汗水,而是要「苦其心誌」,讓孩子在精神上變得更加堅強。

真正的吃苦,不是被動「無效吃苦」。被動的「無效吃苦」源於外界的壓力和期望,而非內心的驅動。比如,孩子可能在父母的安排下參加各種興趣班,卻從未真正發現興趣所在。這種被動吃苦,看似努力,卻無法帶來實質性的成長。我們更想看到的是主動的「有效吃苦」,比如因醉心於科技競賽而通宵達旦,在藝術創作中不斷嘗試和修正,在社會實踐中深入瞭解社會和自然,等等。吃這些苦,靠的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技能的追求和對夢想的執著。有網民分享的自身經歷中,既有學生時代默默忍受與堅持不懈的故事,也有步入社會後勤奮努力與自我約束的點滴,但無論哪種,都是主動直面現實挫折、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真正的吃苦,不是盲目「自討苦吃」。本身並沒有正向價值。如何面對苦,在困境中磨礪出自製力、抗壓力、情緒管理能力等等,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吃糠咽菜、挨餓賣慘,類似的「自討苦吃」大概只會導致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有研究顯示,早年吃苦對大腦發育和個人行為可能有不利影響。有些熱衷給孩子「找苦吃」的家長,自認為是用心良苦「為你好」,但孩子卻覺得「別為我好,請為我叫好」。「良苦用心」需要「走心」,「以愛為名」也要考慮被愛者的感受。洞察需求、傾聽內心,遠比盲目讓孩子「吃苦」更重要。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事實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之類的話語,本義是要告誡世人成功不會輕易求得。但不少人會錯了意,使「吃苦教育」走向極端。那麼,該如何避免「沒苦硬吃」式的教育呢?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每個孩子都是擁有獨立思想和情感的個體,父母如果將自己的期望和經歷強加於他們,或者一味通過「訴苦」強求孩子的感激,可能會適得其反。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通過傾聽、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他們自發地學會感恩和珍惜,效果也許會更好。如著名作家老舍對兒子舒乙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建立一種平等和尊重的互動關係,從而培養起孩子的獨立意識和人格。舒乙寫道,在他十五歲時,「此時此刻的父親已經把我當成了一個獨立的大人,採取了一種異乎尋常的大人對大人的平等態度。他見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稱呼‘舒乙’,而且伸出手來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樣」。

吃苦光榮,享受也不可恥。苦難本不值得歌頌,磨礪意志更多時候是因為困難無法躲開。作為家長,轉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的觀念,從「沒苦硬吃」走向「因為父母淋過雨,不妨給孩子撐把傘」,讓孩子學會享受生活、踏實努力、追求夢想,其實更會引起Z世代的共鳴和認同。父母可以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日常和過往經歷,讓孩子瞭解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在心平氣和的溝通中,父母和孩子可以知道各自的困惑與難處,通過共同的努力和奮鬥,建立起更加緊密的家庭關係,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持。

培養能力,更關注心理健康。在教育的過程中,平衡吃苦與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任務。除了要避免「沒苦硬吃」的教育弊端,更多關注孩子的情感、心理、社交和認知等多方面的成長,也要警惕對孩子過度溺愛和保護的「蜜罐式」教育,這中間的尺寸拿捏需要下大功夫。比如,平時可以設置合理適度的挑戰,像帶領孩子參加遠足、露營、游泳等戶外活動或團隊運動,來增強孩子的體質,培養他們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他們在支持和理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總之,好的教育一定是有溫度的,正如陶行知所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