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宮廷金魚,中山公園重現木海觀魚景觀

「吉慶有餘——2024年北京金魚文化展」今天(8月30日)起在中山公園開展。中山公園是全國最早展示金魚的公園,此次全園共設置6處主題展區,展出福壽金魚、獅頭金魚、珍珠金魚以及望天金魚等48個品種400餘尾的精品金魚,重現木海觀魚景觀。

8月30日,中山公園,「吉慶有餘——2024年北京金魚文化展」上,遊客觀賞金魚。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8月30日,中山公園,「吉慶有餘——2024年北京金魚文化展」上,遊客觀賞金魚。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全國最早展示金魚的公園「上新展」

北京是中國金魚的發祥地之一,曆來就有品玩和養殖金魚的傳統。「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曾是北京小康家庭的殷實寫照。金魚也是明清兩朝王府廳堂和花園中不可缺少的觀賞元素。

原為明清兩朝皇家社稷壇的中央公園(1928年更名為中山公園)是全國最早展示金魚的公園。自1915年起,舊時皇宮內的金魚被遷移至公眾展示區域,使眾多金魚愛好者得以欣賞到昔日皇家珍品的風采。

記者在中山公園南門附近的七棵鬆景區看到,由宮廷木海、傳統木海、老款式泥盆與傳統金魚一同重現的中山公園木海觀魚景觀,吸引了不少遊客拍照。木海是全實木製作的養金魚器皿,民間將小盆稱之為盆,大者為海。木海透氣性好,容易生苔,可附著生長有益微生物,促進水體有害物分解轉化,養魚效果極佳。輕盈飄逸的金魚在蓮葉間穿梭,構成了一幅幅靈動的畫面。

遊客欣賞「木海觀魚」景觀,感受金魚在皇家園林的風采與神韻。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遊客欣賞「木海觀魚」景觀,感受金魚在皇家園林的風采與神韻。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1980年,為擴大遊覽面積,公園將內壇東北隅的育花溫室遷到天壇花圃,就地修建一組供飼養與陳展金魚為主要內容的園林景區。因「魚」與「愉」諧音,故取名「愉園」,意謂賞魚之園。三座仿古亭用38間半壁廊相接,廊壁上裝有32個花窗式樣的金魚箱,供遊人欣賞品評。2005年至2023年,中山公園先後舉辦了多次宮廷金魚展,成為市民遊客及金魚愛好者的樂園。

「現在的七棵鬆景區就是最初中山公園開放展示金魚的地方,使老百姓能夠看到當時皇宮里難得一見的占士的寵物。」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研究員何川說,如今中山公園觀賞金魚的主要地點變成了愉園,但很多北京老人來公園賞魚的記憶和情結沒有改變。此次的文化展覽不僅可以展示金魚文化,也讓老北京人的「心頭好」能夠重現,讓遊客重溫美好的記憶。

全國選送的宮廷金魚展示風采神韻

宮廷金魚是北京水產特色種質資源,此次的展覽將帶遊客領略金魚在皇家園林的風采與神韻。

據何川介紹,以往,全國都會挑選養殖得最好的傳統金魚進貢到宮里,供占士和貴族觀賞,宮廷金魚因此得名。發展到現在,宮廷金魚泛指傳統養殖方法結合現在的養殖技藝培育出來的、精品金魚里優中選優的金魚。它們是中國金魚的代表和巔峰之作,是各個品種中頂尖的金魚,「此次展出的也都是全國各地選送的最好的金魚。」

金魚在水中暢遊。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金魚在水中暢遊。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在公園南門內廣場西側的吉慶有餘展區,何川以墨龍睛蝶尾為例,帶領遊客細細品鑒宮廷金魚。這種金魚的尾巴像水中綻放的花朵,也像蝴蝶在蓮葉之間穿梭,非常美麗。它們的頭身尾的比例要均勻,身形要圓潤可愛,遊姿要穩健,顯得雍容華貴。「這種金魚培育起來非常困難,要用刺激的方法、讓大量群體去搶食的技術,才能使其尾形不斷塑造成蝴蝶張開翅膀的樣子,在遊動時給人帶來飄逸的感覺。」何川表示,這種金魚通體漆黑,培養定色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同時,工作人員在培育過程中要使它的頭比較寬闊,嘴比較平,使其外形更符合審美重點。「總體來說,養殖宮廷金魚難度是很大的。」

400餘尾的精品金魚亮相6處主題展區

全園共設置6處主題展區,展出「八方來福」的福壽金魚、「威風凜凜」的獅頭金魚、「憨態可掬」的珍珠金魚以及「忍俊不禁」的望天金魚等48個品種400餘尾的精品金魚。除了吉慶有餘展區,在涼亭步道處的魚影相伴展區,遊客還可欣賞到現代金魚攝影作品;在銀杏樹步道兩側的金玉同賀展區,以展板形式展示了宮廷金魚的歷史演變和百年文化脈絡;在東門區域的金玉良緣展區,展出由現代書法家撰寫的古籍《金魚圖譜》中的古代金魚名稱作品32幅,市民遊客可在此打卡留念。此外,公園愉園的傳統金魚展示區域,也調整豐富了現有展覽的傳統金魚品種和數量,使遊客可以觀賞到更多傳統金魚的珍貴品種。

此次金魚文化展由北京市中山公園管理處與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北京市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聯合主辦,將持續至9月5日。

遊客觀看金魚文化展展板。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遊客觀看金魚文化展展板。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與金魚文化展一同開展的室內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科普展將持續至9月17日。在南七間房展廳中,遊客可以看到北京土著魚種、龜鱉活體展示,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標本展示,瞭解水生動物科普知識,提高公眾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意識。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