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 | 弱堿性礦泉水喝了能生兒子?別再信這些謠言了
近日,據媒體報導,網傳山姆自有品牌一款弱堿性天然礦泉水被傳是「生仔水」。起因是這瓶300ml礦泉水,因其宣傳的「弱堿性」被傳成「喝了能生兒子,爸爸喝功效明顯」。對此,有不少網民也表示,「聽著就荒謬。」
山姆官方軟件顯示,這款礦泉水源自廣西巴馬長壽山,為天然弱堿性水。月銷量超過20萬件,為山姆月度熱銷榜第二名。此外,該款礦泉水對每位顧客限購1件。對於網傳說法,山姆客服及該產品生產商均否認此傳聞,稱並無科學依據。該產品的生產商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已注意到網上的言論,但該說法並無科學依據,其表示,公司沒有傳播這樣的言論,這些應該是個人行為。
近些年,關於弱堿性水的說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蘇打水呈弱堿性,經常喝它,可以改變身體內環境,糾正酸性體質,減少疾病風險;也有傳言稱其可以降尿酸。這些說法科學嗎?
改變體質?降尿酸?
弱堿性水真的有這麼神奇?
其實,「酸堿體質」是個偽概念。早在去年,深圳衛健委就曾發文闢謠「堿性體質更容易生兒子」這一說法。文中指出,「真正的男女之別,在卵子和精子結合的那一刹那就註定了。無論是吃堿性食物,還是用堿性液體衝洗陰道,都不能影響寶寶的性別,亂用洗液反而可能導致陰道炎。男孩女孩都很好,寶寶健康最重要。」此外,文中還指出,關於孩子的性別,其實是由爸爸決定的。「女性的染色體為XX,男性的為XY。當卵子與男性的X型精子結合後就會發育成女孩,當卵子與Y型精子結合則發育成男孩。」
此外,關於喝弱堿性水更健康的說法也是不科學的。其實,我們常說的弱堿性水,指水的pH值稍大於7。人體的內環境相對平衡穩定,pH值一般在7.35至7.45之間。人體內環境不會因為喝下人體能夠承受的酸堿物質後,改變本身酸堿度。況且,弱堿性水喝下去後,在胃腸道內部就會被中和,並不會被人體吸收。
目前,弱堿性水、酸堿體質等概念也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類似弱堿性水有助人體健康、人體體質為酸堿性等概念仍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對普通人群而言,不用刻意追求弱堿性水,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就能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為健康加油。
而關於喝蘇打水降低尿酸的說法,從理論上來說,蘇打水可以堿化尿液,增加尿酸溶解度,促進尿酸排泄。但並不能單純通過喝蘇打水來降低尿酸,因為市面上售賣的蘇打水,碳酸氫鈉含量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難以改變尿液酸堿度,更別提降尿酸了。當然了,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說,適當喝點蘇打水也沒壞處,畢竟多喝水是可以促進尿酸排泄的。
這些飲料謠言別再信了
-
茶飲料可以敷臉護膚?
近期,有網民分享用東方樹葉茶飲敷臉的護膚效果。直接用茶水或茶飲料來濕敷,並稱有淡化痘痘、黑眼圈的功效。
據悉,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我們平時喝的綠茶就是茶多酚的良好來源。但前提是要達到一定的濃度。在相關研究中,採用的綠茶提取物通常是經過了一系列的研磨、萃取、濃縮、純化等等一系列實驗室手段獲得的茶多酚,而在研究它的抗氧化、修復光損傷等等功效的時候,研究者們採用的濃度也往往達到了 2%~10%。
因此,用茶葉水敷臉可能會帶來一些效果,但這效果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比起藥物和功能性護膚品,它的作用進程非常緩慢。而無論是我們從市場上購買的茶飲還是自家自製的茶水,其中的茶多酚含量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濃度的。
此外,茶葉中的成分有上千種,較多且複雜,如咖啡因、單寧酸、咖啡堿、茶堿等都有可能致敏,如果在製作過程中操作不當,還有可能被微生物汙染,上臉又多了一重風險。使用前最好諮詢專業醫生,明確自己的皮膚對茶葉中的成分是否過敏。
-
喝純淨水體內會缺礦物質?
很多人都聽過一種說法,「經常喝純淨水會導致身體缺乏礦物質」,所以很多人堅持選擇礦泉水等。
其實,靠喝水補充礦物質,並不是好辦法。很多礦泉水會在包裝上標出鈣、鎂、鉀的含量,並且在宣傳中特別聲稱「該水含有鈣、鎂、鉀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天然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給人感覺是這種水是鈣、鎂、鉀的一個重要來源。其實跟食物比起來,水對鈣、鎂、鉀的貢獻不多。另外,市面上也有一些標著「飲用天然水」「飲用天然泉水」的瓶裝水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礦泉水,其實並不是。
-
果汁飲料可以治療口腔潰瘍?
有網民表示,一些果汁飲料對口腔潰瘍有「奇效」。也有網民表示這些維生素C飲料可以緩解暈車頭痛。這是真的嗎?
有醫生表示,維C作為一種維生素,對於感冒預防或是病毒預防,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證據。但對於口腔潰瘍等疾病的治療還是有幫助的,酸酸的口感也能讓暈車的人感到舒服一些。
醫生提示,維C雖然屬於水溶性的物質,但長期大劑量補充也有危害,比如對於腎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患上腎結石的風險就會增加。
此外,如果口腔潰瘍超過 1 個月沒有癒合,甚至有的潰瘍還很大、很深、很痛,就更應該提高警惕,防止惡性改變。潰瘍發生此起彼伏,基本上就沒有完全好過;或者不僅僅在口腔黏膜上發現潰瘍,在身體其他部位也同時出現潰瘍表現,也應該找醫生看,來排除其他疾病。
整合自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人民網科普、科普中國、南京零距離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