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活開始了,你準備好了嗎

    開學季,大一新生陸續報到,開啟了全新的校園生活。人際交往、學習氛圍、生活方式……各方面都需要去探索和適應。面對嶄新的人生階段,他們準備好了嗎?他們為自己的大學設立了什麼目標?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3名2024級大學新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學期伊始,61.7%的受訪新生都感到大學生活節奏還需磨合適應。提高社交能力、掌握專業真本領、確定人生發展方向是這屆新生最主要的3個大學目標。

「學習方式的轉變和陌生環境的適應是大學新生會首先碰到的兩個主要問題」

    吉林大學行政法學院的大一新生胡智先已經來校兩週了。他感慨,需要磨合的方面還挺多。「我是廣東佛山人,上大學跨越了祖國的南北,在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氣候方面都要適應。」他介紹,「老家的飯菜清淡,講究食材本味,學校的食堂則重口不少。兩地的溫度更是有著很大差異,現在吉林早晚的氣溫已經是廣東12月、1月份才會出現的低溫了。」

    陳晚雪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大一新生,她從北方到了南方,也正在適應當地的天氣。此外,她學的藝術與科技是個新專業,學校今年第一次招生。「專業涉及了智能化設備、AI技術和三維動畫等方面。因為是第一屆,學校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積累,需要自己多探索,積極參加競賽和實習,平時多與老師溝通。」

    薛冰是首都師範大學2024級的大一新生,學校距離家只有1個半小時的車程。她坦言,雖然不存在要適應城市與氣候的問題,但自己也挺緊張。「這裏有新的朋友、新的生活環境、新的學習模式,都需要去適應。希望能提高學習效率,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談及很多新生都在意的社交問題,胡智先則覺得「沒什麼」。「大學就像一個小社會,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保持一顆平常心,更能營造健康輕鬆的人際關係。」

    新學期伊始,大學新生感到要在哪些方面磨合適應?61.7%的受訪新生表示是大學的生活節奏,56.7%的受訪新生認為是和室友同學的交往相處,55.7%的受訪新生感慨是大學所在地的飲食風俗習慣,54.8%的受訪新生認為是完全自我主導的學習方式,42.9%的受訪新生指出是截然不同的教學管理模式,28.3%的受訪新生覺得是新課程接受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副院長李立國表示,學習方式的轉變和陌生環境的適應是大學新生會首先碰到的兩個主要問題。「高中屬於基礎教育階段,大學屬於高等教育階段,後者更加重視專業教育,強調自主性,學生在學習的方式方法上要做出很大改變。其次,遠離家人來到陌生城市,生活上各方面都需要獨立面對,也需要適應。」

大學除了學習還要提升綜合能力,這對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同樣很關鍵

    薛冰的目標非常明確:「我們學校在師範類院校中的實力撐強,本地中小學教師不少都來自我校。我的專業是歷史學,是學校的特色學科。我希望能在大學4年把專業知識掌握牢靠,未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歷史老師。」

    胡智先認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對他來說,眼前最重要的事是應對馬上要到來的英語分級考試,「我希望能分到A班,這樣大一就能考英語四級」。胡智先一直有繼續深造的打算,「爭取將學分績點保持在專業前五名,這樣以後申請保研比較有優勢。即便畢業後出國留學,學習好也是先決條件。」

    陳晚雪覺得大學很鍛鍊人,很考驗對時間的把控能力和自律能力。「大學里的時間基本上都是自己安排,如何利用完全看個人。我想把更多的時間用來拓展自己的興趣。」

    大學新生為大學校園生活設定了哪些目標?調查顯示,提高社交能力(55.6%)位列第一,其次是掌握專業真本領(52.4%),排在第三位、第四位的依次是確定人生發展方向(52.1%)、克服性格弱點(50.9%),其他還有:拿獎學金(41.7%)、考過英語四六級(36.5%)、爭取儘早入黨(28.1%)、多運動鍛鍊(27.6%)、飲食作息規律(25.9%)、去看祖國山河(24.9%)、談戀愛(20.0%)。

    李立國表示,大學里樹立明確的目標能激勵自己努力,也有助於未來職業規劃、人生規劃更加清晰合理。同時他也提醒大學新生,大學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除了專業學習、考研考公等,還可以參加學生社團活動、實踐活動,提升綜合能力,這對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同樣很關鍵。

64.5%受訪新生希望輔導員負責解答新生生活和學習困惑

    因為剛入學,對校園生活的很多方面還摸不清楚,薛冰希望輔導員能召集大家開一次會,把校園里和生活相關的各種情況介紹一下,也解答下大家在生活方面的各種疑惑和問題。

    為更好融入大學生活,大學新生有哪些期待?64.5%的受訪新生希望輔導員能負責解答新生生活和學習困惑。

    李立國指出,新生的學習適應能力、心理適應能力、生活適應能力3方面,是特別需要學院和老師關注的。「大學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與中學時期全然不同,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選課問題,過去上學課程都是被安排好的,到了大學很多課都得學生自己選,老師應給出相應的指導。」其次,有的學生在高中時期成績優異備受關注,但到了大學,同學都很優秀,自己不突出了,會非常失落。另外,從高中到大學,一下子沒人天天盯著了,一些學生可能會管理不好自己,容易出現沉迷遊戲、熬夜、花錢大手大腳等問題。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和輔導員及時關注和引導,幫新生更好地度過入學階段。

    調查中,62.4%的受訪新生期待開展學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活規劃等主題講座,58.5%的受訪新生建議院系專業舉辦各年級學生「傳幫帶」座談等活動,41.9%的受訪新生建議設置新生「意見箱」,及時反饋學生需求和建議,27.8%的受訪新生期待通過「一對一」等形式為新生提供即時全方位指導。

    胡智先希望能獲取有關學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資訊,打破信息差。「比如獲取保研資格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轉專業有哪些要求等。希望學校能開設相關的講座,能有老師、學長學姐為我們提供具體指導和幫助。」

    李立國提醒新生,大學階段除了學習本身,還要知道如何運用知識,把知識與解決問題聯繫起來,並在過程中提高創新能力。「現在大學教育階段強調校企合作,推動科教融合、產教融合,都是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促進創新思維發展。」

    受訪新生中,普通本科院校的佔77.7%,高職(專科)院校的佔18.8%,其他的佔3.5%。其中,男生佔51.5%,女生佔48.5%。

    (應受訪者要求,薛冰、胡智先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覃纓淇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9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