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香港大學教授席寧:當前的仿人形機器人不是產品,而是實驗室里的原型試驗機|鈦媒體AGI

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機器人與自動化首席教授、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 席寧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機器人與自動化首席教授、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 席寧

「仿人(人形)機器人有很多,但那些東西只是一些prototype(原型機),你不能說是產品,因為有特定功能、特定市場需求、可以賣的才能叫產品,但現在仿人機器人還沒有到產品那一步,現在只是一些研發和試驗結果,對於企業來說它不是產品,大家買這種機器人到底做應用,還是研究開發,或者是解決實際需求、代替人去做一些事情,這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在一定程度上,他只是試驗原型設備。」

近日,香港大學講座教授、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席寧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對鈦媒體App表示,當前的仿人形機器人並非產品,而是一款實驗設備,當前的技術遠遠達不到替代人類實際應用需求的程度。

席寧強調,工業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的過程中需要解決三個關鍵技術問題——編程、校正、傳感,這些關鍵問題仍在攻關階段。相比工業機器人,仿人形機器人的出現並沒有解決這三個問題,而是讓這三個關鍵問題更加突出了,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更具挑戰。

據悉,今年66歲的席寧,是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Fellow,世界著名機器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工業及製造系統系擔任機器人與自動化講座教授、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席寧獲得了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士學位、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斯華盛頓大學系統科學與數學博士學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學(MSU)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

近30年來,席寧一直「站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相關學術研究的全球前沿」,而席寧被更多人所關注到的契機是其遭遇到美國的所謂「中國行動計劃」。2018年2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突然逮捕席寧,罪名是涉嫌欺詐,後獲保釋,其被控於2011年至2016年的5年內,以虛假賬單方式向MSU及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報銷了超過40萬美元的旅遊和其他開支,並將所得的金錢主要償還巨額的信用卡欠款,而且密歇根州立大學還指控席寧違反該校的政策,接受了香港城市大學的第二個終身職位。席寧當時否認其在申請聯邦撥款時,故意隱瞞任何與外國合作機構有關的研究、資助或薪酬這一說法。

所謂「中國行動計劃」,是美國司法部在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提出的一項政策,從2018年一直持續到2022年。該政策號稱要起訴那些向中國不當轉移知識和資金的在美科研人員,據統計,美國司法部目前公佈了超過27起相關案件細節。

2019年7月,密歇根州大溪城地方法院就此案進行8天審訊後,陪審團未能就「將席寧送交聯邦法院受審」達成一致,美國聯邦助理檢察官據此結果提出動議駁回對席寧的起訴,認為「政府無法合理預期這些證據會在重審階段產生有意義的改變,或重審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即席寧被判無罪,美國永久撤銷對席寧的欺詐指控。

實際上,中美關係已蔓延到更嚴格的移民、教育和文化政策中,科學家們都受到更嚴格的審查。今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等37個實體列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實體清單」當中,意味著很多涉及單位的學者很難再前往美國進行學術交流。

對於學術交流「逆全球化」話題,席寧向鈦媒體App坦言,現在地緣政治對行業有一些負面作用,但最關鍵的一點在於,作為機器人行業的研發人員,我們(中國人)要把這件事做好,做到走在世界前列,這樣的話無論環境怎麼惡劣、怎麼發展,我們都無所畏懼。同時,儘管中國工業機器人技術起步相對較晚,但中國有很大的應用場景優勢,而且人才、資金、政府支持都是中國的優勢。

「這些優勢集中起來,所以最近10年中國機器人技術都得到了很大發展。跟海外企業相比,中國機器人技術從原來的追趕的,到現在能達到類似水平,在某些方面我們還領先了。因此,中國有各種各樣的有利條件,我們應該更快抓住技術發展機遇。」席寧表示。

事實上,在席寧看來,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並不成熟,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無法完全解決機器人技術在空間、時間和互動關係,只是解決了「邏輯關係」罷了,所以機器人需要引入反饋,實現對環境感知能力等,打造機器人感知閉環能力,從而形成真正的智能機器人設備。

「智能不僅是一種邏輯關係,同時要對環境對自身進行感知。所以機器人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除了有大模型以外,還要有感知能力,要感知它自己和感知環境,這是‘具身智能’的重要性。機器人達到智能為何一定要具身,因為要設身處地,反饋環境、反饋自己,沒有反饋就不可能有智能。」席寧表示,感知是智能機器人的重要因素,簡單的大模型無法完成機器人的工作任務。

席寧解釋,工業機器人里有三個關鍵技術問題是要克服的,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才能把工業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一是編程問題。編程解決的是機器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即人如何讓機器人去做一些事情,將人的技術傳給機器人,而這需要通過編程技術來解決。二是校正問題。它解決的是機器人與工作環境之間的關係,比如機器人到了工廠的生產線,在柔性靈活生產的需求下,產品不斷變化,機器人技術如何適應變化,真正幫助工廠提升效率,一旦跟不上就可能阻礙生產效率。三是機器人與多種傳感器的融合,從而真正達到具身智能的效果。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具身智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許多科研人員、產業界人員都在朝具身智能方向努力,但距離真正期望的效果還有一段距離。

「不論是對機器人安全性的要求,還是任務複雜性的需求,工業機器人智能化面臨的三個關鍵技術問題,在人形機器人這裏就更加突出了。」席寧指出,首先在編程問題上,工業機器人再複雜,還是有專人在給它編程,但如果是在家庭環境中,傳統的編程方法不能使用,這就必須開發新的編程方法。其次,解決機器人與工作環境的關係,家庭環境複雜且多變,機器人是經常移動的,如何建立機器人與複雜環境的關係,就需要做好校正的問題。最後,與傳感器的集成更具有挑戰,家庭中已經有各種傳感器滿足各種需求,機器人如何與傳感器融合集成,完成更加複雜的任務?由此可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沒有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到人形機器人這裏難度變得更大,人形機器人要走的路可能更遠。

談到未來5-10年機器人走嚮應用落地,席寧表示,人形機器人的主要挑戰在於將技術從實驗室推向實際應用。他強調,機器人與火車、汽車等傳統機器不同,它們是連接物理世界、信息技術世界(數據世界)和人類世界的「三元世界」的關鍵接口。機器人通過傳感器收集數據,利用人工智能處理數據並做出決策,然後將智能化決策通過自動化技術應用於物理世界,提高效率。因此,機器人是實現「三元世界」交互的重要橋樑,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席寧強調,機器人代表了「新質生產力」,代表了很多技術的未來。同時,AI 是一個全新的技術,能夠推動機器人的發展,這兩個結合必然給技術、給人類生活、給企業帶來很多發展機遇。

(本文正選於鈦媒體App,作者|林誌佳,編輯|胡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