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合併之後,距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9月10日、11日,國泰君安董事長朱健、海通證券董事長周傑先後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回應雙方合併一事。

「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重組旨在響應國家戰略、推動打造一流投資銀行,符合兩家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本次重組是為了響應國家戰略,有助於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核心競爭力。」

9月5日晚間,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突然發佈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告顯示:「國泰君安將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海通證券」。

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均為頭部券商,以2023年年報數據計算,二者合併後的新機構總資產、淨資產分別達到16800億元、3302 億元,均處行業首位,這也創下了行業的併購紀錄。

今年3月,證監會發佈《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出了行業機構建設目標:到2035年,形成2家至3傢俱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一場史無前例的「萬億級」合併之後,我國券商機構距離世界一流投行還有多遠?

鯨吞

1992年,中國證監會成立,國泰證券和君安證券同年誕生,國泰君安為二者1999年合併而來;海通證券自1988年成立以來便未更名,也是大型券商中唯一沒有被政府注資且未被收購重組的券商。

如果將時間維度拉長到十年前,據Wind數據,海通證券與國泰君安彼時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排名幾乎都在行業前三,除了第一名中信證券,這兩家券商輪流在「老二」和「老三」之間切換。

但近年來二者卻都有「失意」。以營業收入為例,海通證券於2022年降至行業第七,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行業第十;國泰君安也於2023年起被華泰證券反超,今年上半年又被銀河證券超越,排名降至第四。

二者的合併也有「基因」基礎,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同屬上海國資旗下金融機構,實際控制人均為上海市國資委。

天眼查App顯示,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國泰君安21.35%,為第一大股東。而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則持股海通證券6.6%的股份,同樣為其大股東之一;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為上海市國資委100%控股企業。

縱觀整個中國券商行業發展史,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併所直接帶來的「躍升」,還不曾有過這樣的案例——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併、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另據國際機構測算,本次重組是全球範圍內自2008年以來國際投行界第一大併購項目。

按2023年計,合併後的新機構營業總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591億元、104 億元,僅次於中信證券,位於行業第二位。

圖/國泰君安證券官網圖/國泰君安證券官網

「兩家券商體量相當,以2024年中報數據測算,合併後經紀業務淨收入排名維持第2,資管淨收入排名升至第3名。此外,國泰君安有場外衍生品一級交易資格,整合後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研發等中後台投入具有規模效應。」開源證券點評稱。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均為行業龍頭,二者的合併,標誌著以併購重組形式助力打造航母級券商拉開了序幕,也為其他頭部券商重組打開了想像空間。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也認為,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整合是中國證券行業一次重大事件,體現了券商行業向規模化、集中化發展的趨勢。

近年來,監管一直鼓勵打造航母級券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新「國九條」也都提及要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從路徑上看,頭部券商「1+1>2」的合併重組是最快的路徑。

「這種整合有助於提升市場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增強資本實力,從而在國內外金融市場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打造一流投行,踐行金融強國戰略。」田利輝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陣痛

當然,兩強合併不僅僅是簡單的資產累加。超級券商航母的形成,離不開團隊之間的深度融合,這也一度引發了外界關於人員流動的猜想。

截至2024年上半年,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分別有員工14762人和13346人,合計則超2.8萬人。

從業務層面看,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存在一定的趨同性。從2024年半年報看,經紀業務均為兩家券商的相對優勢業務,二者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也相差不大。

從對手變成隊友,也意味著合併存在磨合過程,或許避免不了組織人員層面的變化。社交媒體上一度傳出了「國君與海通合併後投行部門將裁員1300人」的流言。

田利輝分析認為,券商合併在業務與人員方面的挑戰主要包括業務重疊導致的資源整合難題、企業文化融合困難等問題。特別是人員安置,因為合併可能會導致一些崗位重覆,需要妥善處理員工情緒和社會影響。「整合的核心是,兩家公司都需要進行內部結構調整以消除冗餘部門,同時還要確保核心業務不受影響。」

這一點在投行業務上可能會表現得更明顯。由於現階段IPO階段性收緊,投行團隊規模與業務需求不匹配。海通證券作為被併購方,投行正是其優勢業務,這也令部分員工有風聲鶴唳之感。

一位海通證券員工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一線員工們幾乎也是和外界一樣收到海通被併購的消息。消息公佈後集團內部董事長已經開過會,但具體內容該員工表示「不能說」。

另一海通證券員工則表示,部門領導普遍對大家是「打雞血」式鼓勵,「大家加油干,有工作想轉的話可以,(公司)沒有人員流動計劃的話更好。」雖然外界有相關人員整合的一些傳聞,但公司內部「目前沒有確定性的消息」,有領導表示「關於合併25天左右會有更實在的計劃」。

組織融合問題之外,外界關注的另一焦點在於海通證券近年來表現不佳。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海通證券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1.54%、84.59%,2023年甚至淨利潤為-3.11億元。2022年營收、淨利潤則分別下滑39.94%、48.97%。

更引人關注的是合規問題。2020年以來,海通證券陷入多事之秋,相繼捲入永煤違約、海通國際業績巨虧爆雷等事件。另據不完全統計,監管2024年上半年開具229張罰單、涉及50家券商,海通證券公司主體被罰9次、員工被罰19人次,均位居行業首位。

8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稱,因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於7月外逃的海通證券副總經理兼投資銀行委員會主任委員薑誠君,在境外落網並被遣返回國。

圖/海通證券官網圖/海通證券官網

薛洪言指出,海通證券境外業務近年來連續大額虧損,近期投行業務線也暴露出重大合規風險,「與國泰君安合併後有助於提升其風控能力與合規水平,釋放潛在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足短板。」

合併之後的具體合作方案是怎樣的?針對後續具體的整合計劃及業務規劃,周傑與朱健均表示,具體合作方案以雙方進一步簽署的交易文件為準。且本次重組尚需履行必要的內部決策程序,並需經有權監管機構批準後方可正式實施,能否實施尚存在不確定性。

加速

事實上,券商行業的併購整合,正持續加速。

僅今年以來,證券業併購案已有七起:「國聯+民生」「浙商+國都」「西岸+國融」「平安+方正」「太平洋+華創」「國信+萬和」以及最新的「國泰君安+海通」。

在券商行業重組併購的新週期中,出現了兩條明確的分化路徑,既有中小券商抱團取暖的「大魚吃小魚」,也有頭部龍頭之間的強強整合。縱觀行業發展,在「培育一流投資銀行」的意見指引下,這也是我國券商行業開啟的第5次併購潮。

「券商行業的整合確實正在加速,這反映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趨勢,以及監管層對於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投資銀行的要求。」田利輝補充。

只是,規模大並不代表著實力強,一流投資銀行的建設當然不能僅靠併購。

中國銀河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晟曾撰文指出,我國建設一流投資銀行主要有如下挑戰:

一是證券行業規模小,發揮功能有限。

2023年,我國證券行業總資產11.83萬億元,淨資產2.95萬億元;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三星證券、野村控股總資產分別約為11.63萬億元、8.45萬億元、3.12萬億元、2.75萬億元,其中,高盛集團體量接近我國整個證券行業。

二是證券公司綜合化、差異化經營能力不足。

一方面,我國證券公司仍以傳統業務為主,以投資銀行為代表的重點業務經營質效仍需提升。另一方面,我國證券公司業務較為同質化,核心競爭力偏低。截至2023年底,我國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收入合計佔比超過50%,而投行業務和資管業務分別僅佔13.4%和5.5%。

三是證券公司國際業務發展較為緩慢,加速全球化佈局勢在必行。

2023年,我國前十大證券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002.39億元。其中,海外業務收入309.96億元,僅佔營業收入的10.32%,海外收入佔比超過20%的頭部證券公司僅有兩家。

四是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程度相對滯後,仍有較大加碼空間。

我國數字金融發展較早,居於世界領先水平,但證券業數字化轉型程度落後於銀行業和保險業,仍有較大加碼的空間。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的金融科技投入分別為2530億元、451億元和377億元。

基於此,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行業整合不僅為「做大」帶來了規模優勢,也為具體業務板塊的特色化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提供了堅實基礎。

另一角度看,券商機構的國央企背景,也為其整合加速賦予了深層意義。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莎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以國央企發展角度來看,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通過合併重組,整合上海金融國資優勢資源,打造出一家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投資銀行,「這有助於優化上海金融國資佈局,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合併後的新機構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企業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

薛洪言直言,在打造航母級券商和一流投資銀行的政策訴求下,國內券商整合之路剛剛開始。

參考資料

《600餘家營業部、超2.8萬員工待安排,券商「超級航母」還有何阻力?》,2024-09-08,北京商報

《嚴字當頭!上半年監管開具229張罰單,涉50家券商》,2024-07-07,券商中國

《關於建設一流投資銀行的思考》,2024-08-23,清祖亞昆融評論

作者:於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