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兵團·新時代新徵程|又是一年冬棗甜

接連幾週,二師二十二團三連職工馮文勝的心,隨著冬棗市場跌宕起伏的價格而忐忑不安。

「胡書記,能不能給棗農們想想辦法,找一找銷路。」馮文勝第一時間想到了連隊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胡世佳。

望著大棚里掛滿枝頭的冬棗,胡世佳立即聯繫團場、連隊負責招商的同事,聯繫內地客商。

9月5日,在二師二十二團三連的冬棗大棚里,三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胡世佳(右)跟職工馮文勝(左)討論冬棗長勢及銷售情況。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貝 攝

「二十二團地處天山山脈的焉耆盆地,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種出來的冬棗又脆又甜……」一個個電話打出去,一批批冬棗訂單接踵而來。

「北京、深圳、上海……我這電話都快被打‘爆’了。」馮文勝麻利地摘下一筐冬棗裝箱,「現在,我們的冬棗成了‘搶手貨’。」

碼齊、裝箱、封口……在二十二團三連冬棗裝運中心,迎來了冬棗採摘、裝箱高峰期,打包好的冬棗禮盒,立即打「飛的」發往全國各地。

在二師二十二團三連冬棗裝運中心,迎來了冬棗採摘、裝箱高峰期,打包好的冬棗禮盒,立即打「飛的」發往全國各地。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貝 攝

隨著內地訂單的不斷增加,馮文勝跟其他棗農的心逐漸安定了下來。「今年產量好,一座大棚能產5噸冬棗,按照合作價格,一座棚掙15萬元不成問題!」馮文勝給記者算起了賬。

為落實好每位冬棗種植戶的訂單情況,一有時間,胡世佳就會來到團場140座冬棗大棚里查看各種植戶的實時訂單情況,及時為其溝通聯繫客商。

為何三連如此重視冬棗產業?

「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積,貢獻了連隊三分之一的產值。」胡世佳自豪地說,去年,三連職均收入8.5萬元,實現產值1.16億元,是二師鐵門關市的「億元連隊代表」。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冬棗這一「甜蜜產業」。

「這幾年,連隊專門組織科技特派員、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技術人員為棗農做好技術指導和幫扶服務,連隊棗園生產流程不斷規範,不斷推行標準化管理模式。」胡世佳說,近年來,二十二團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廣「公司+基地+種植戶」經營模式,大力推進以大棚冬棗為主,露地蟠桃、吊干杏、杏李、西梅為輔的特色果品產業加速升級。

日薄西山,「繁榮兵團・新時代新徵程」主題採訪團的採訪即將結束,不少記者現場下單:這幾箱分別發往河北、北京、甘肅,這幾箱我們帶走……

「咱們種的冬棗甜!脆!美味!保證你們的朋友讚不絕口!」棗農們一邊打包,一邊向記者們」打包票「。大家的心裡都是甜滋滋的。(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貝)

編輯:王豔祖   審核:張宇帆   

來源:團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