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芒康:古老的鹽田和典雅的弦子舞

芒康,藏語意為「善妙之地」,地處藏、川、滇三省(區)交界處。芒康古時是吐蕃東南部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如今更是西藏同祖國各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必經之地。近日,新京報記者跟隨「雪域高原煥新貌」調研採訪團來到昌都市芒康縣,探訪千年鹽田和國家非遺弦子舞。

數千塊鹽田「嵌」在瀾滄江兩岸

海拔2300米左右的納西鄉加達村,距離芒康縣城有112公里。瀾滄江在此穿流而過,在沿江兩岸近500米的狹長地帶,數千塊鹽田就「嵌」在上面。鹽田大小不一,鹽田池里水的顏色也不太一樣。

鹽井古鹽田是支柱式木棚結構。年代久遠的木頭成為支柱,它們架起一個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木製頂棚。按照傳統,當地農牧民在頂棚內鋪蓋碎的草本植物,再把從舊鹽田下挖出的泥土鋪上去。這樣一來,一小塊鹽田就形成了。

納西鄉加達村的鹽井古鹽田。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納西鄉加達村的鹽井古鹽田。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

製鹽是當地農牧民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納西民族鄉宣傳委員斯朗多吉介紹,加達村從事鹽業生產的有300多戶,有層層疊疊的大小鹽田2700多塊,從事農牧業和製鹽兼營人員有2000餘人。

「靠鹽吃鹽」,此地的製鹽歷史有1300年左右。古鹽田製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最原始的曬鹽方式,也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的古老製鹽方法,純天然風乾。

負責解說的加達村群眾紮西拿姆告訴記者,鹽民們用木製筒將鹽井裡的滷水背上來倒在各自的鹵池中風乾濃縮,再轉移到鹽田,經過強烈的日光照射,水分逐步蒸發,結晶成鹽,曬乾後投入市場進行交易。每塊鹽田一次產鹽約十斤左右,三至五天掃一次,天氣不好的時候15天左右掃一次。

紮西拿姆介紹木製頂棚留下的鹽結晶。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紮西拿姆介紹木製頂棚留下的鹽結晶。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

鹽井所產之鹽也有獨特之處。如西岸地勢低緩,鹽田較寬,產的鹽為淡紅色,因采鹽高峰期多在3-5月,俗稱桃花鹽,又名紅鹽;東岸地勢較窄,鹽田不成塊,產的鹽是純白色,稱為白鹽。紅鹽和白鹽的顏色與土質有關。

當地還有傳說。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曾經發生過多次爭奪鹽田地的戰爭。傳說在朵康六崗當中,芒康崗是產食鹽的崗,所以很知名。

傳說中的格沙亞王和納西王羌巴曾為爭奪鹽井發生過 「羌嶺之戰」,最後格沙亞王戰勝羌巴,佔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了西藏吐蕃王朝後期,格沙亞王封納西王子友拉為納西大臣,把鹽田還給了納西王子。當地牧民認為,今天納西鄉一名或許就出自此典故。

芒康過去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現在是214國道線的必經之路。2021年,芒康鹽井鹽田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人逢喜事就要來場「弦子舞」

澤仁旺堆是芒康縣民間藝術團團長,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表演的芒康弦子舞,於2006年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納西民族鄉納西民族村的廣場中央,近20名表演者身著特色服飾表演弦子舞。與鍋莊舞有些相似,他們圍成圓圈,搖動身子,哼著小調,不過男演員們還要拉響手中的二胡。這些演員都是當地的農牧民,澤仁旺堆是他們的老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澤仁旺堆。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澤仁旺堆。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

弦子舞以弦子為樂器,伴隨著音樂,男女聚集翩翩歌舞。藏語叫「蕃諧羌」,「蕃」藏語意為藏族,「諧」為歌舞,「羌」為跳。弦子叫「白央」,是當地人自己發明的一種二胡,與其他地區的二胡相比短且粗。

澤仁旺堆介紹,跳弦子舞不受任何限制,不管人多人少、場地大小、台上台下,均可參與。大家圍圓圈起舞,男女分開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頭,帶領人群拂袖起舞,時而聚集,時而散開,時而繞行而舞,邊唱邊跳。男女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藉以抒發內心的情感。

芒康也被稱為「弦子的故鄉」。在當地人看來,芒康既是弦子的故鄉,弦子也代表芒康。生活在這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芒康人民逐漸在生產勞動和對外交往的過程中,創造了他們獨有的民族歌舞藝術。

澤仁旺堆從小就受到長輩熏陶,其弦子舞技藝傳自父親格鬆。自1984年進入芒康縣民族歌舞團擔任編導以來,他為芒康弦子舞的傳承、創新、傳播做了大量工作。「以前跳弦子舞,要從晚上一直跳到白天。我們在藏曆新年跳完這個舞后,就表示要迎接新的一年了。」澤仁旺堆說。

古樸典雅的弦子舞,其唱詞表達的內容非常廣泛,有歌唱勞動生活的,有描繪自然景色的,也有傾吐愛情和勸酒祝願的。如今,每逢遷新居、結婚出嫁等喜事,當地人都要來一場弦子舞。澤仁旺堆說,在芒康,弦子舞已經成了「人人能跳,家家歡樂的歌舞」。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