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吉訓明:秋冬警惕腦卒中,普通人謹記「中風120」識別法

今日秋分,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時令健康要點。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秋分是調整生活作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重要時機,市民要密切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適時增減衣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病毒傳播,及時接種疫苗,預防疾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提醒,秋冬季腦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如果發現相關症狀,「寧可信其有」,要迅速送醫排查,以便在4.5小時黃金時間窗內進行溶栓治療。

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圖源:國家衛健委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圖源:國家衛健委

關注1

普通人如何識別腦卒中

秋分之後,隨著溫度降低,晝夜溫差加大,腦血管疾病風險也隨之升高。

吉訓明回答新京報記者,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慢性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俗稱腦卒中、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腦血栓。

腦卒中的救治是和時間賽跑,黃金時間窗僅4.5小時,一旦發病,需要在4.5小時內到達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搶救,接受檢查和溶栓治療。只要救治溶栓及時,約35%的病人不留任何後遺症,60%到70%的病人會減輕症狀。

識別腦卒中的典型症狀比較容易,一個口訣是「中風120」,1是指看這個人的一張臉,2是看兩隻胳膊或者兩條腿,0是指聆聽。面部觀察是否兩側面紋、口角不對稱,四肢觀察是否走路無力等,聆聽對方是否出現聽不懂你說的話、或其說的話讓人難以理解,「一旦懷疑家人有這樣的早期症狀,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到醫院進行搶救,這是分秒必爭。」

他提醒,腦卒中有三類高危人群。第一類是有遺傳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有腦中風、心梗家族史,生活中有吸煙、大量飲酒、不鍛鍊的習慣;第二類是有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等慢性病;第三類是既往出現過心梗、腦梗的群體。

新京報記者提問。圖源:國家衛健委新京報記者提問。圖源:國家衛健委

關注2

腦卒中發病後,避免4個錯誤行為

吉訓明還介紹,一旦懷疑家人或者同事發生卒中,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的同時,要避免4個錯誤行為。

第一是不要馬上把這個人抱起來,或拚命搖晃對方的頭。因為此時對方可能已經犯病或暈倒,這樣的動作會導致腦出血量增多,令症狀加重。

第二是不要大聲叫喊。大聲叫喊會讓患者緊張,引起血壓升高,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第三是不要喂藥。很多腦卒中患者長期血壓、血糖、血脂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有的依從性較弱,自行停藥。在不清楚病因的情況下,讓其服用降壓藥、阿司匹林藥物等方法可能是錯誤的。如果對方是腦出血,使用阿司匹林只會增加出血量;如果是腦血栓,服用降壓藥導致代償供應不足,反而引起卒中加重。

此外,也不要因擔心對方是餓暈而喂糖水,可能會引起嘔吐,甚至影響救治。

在等待救護車期間,應該讓病人安靜躺下,如果患者意識不太好,要把他的頭偏到一邊,避免嘔吐物吸到肺里,保持呼吸道通暢。可以與患者進行肢體接觸,安撫其不要緊張。如有血壓計可先測量血壓,告知醫生。

關注3

流感高發季到來,應及時接種疫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餘文周在發佈會上表示,秋冬季正進入流感高發季,所以大家都應當高度關注流感預防,減少流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目前正是流感疫苗接種的時候,我們國家使用的流感疫苗有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根據疫苗覆蓋的病毒型別,有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這裏的「價」是指疫苗中所涵蓋的病毒的型別和亞型的數量。

所有6月齡及以上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當接種流感疫苗,因為它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對於兒童、老年人,還有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6月齡及以上人群可接種三價或者四價滅活疫苗,三價減毒活疫苗適用於3-17歲人群的接種。

雖然不同流感疫苗的製備工藝有所區別,但是長期的科學研究和接種實踐證明,目前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都是安全的,且提供的保護效果都是相近的,大家可以根據接種單位提供的流感疫苗種類,自願接種其中一種流感疫苗。

關注4

多因素致哮喘增多,警惕「哮喘不喘」

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陳文慧提到,秋季到來後,門診病人中哮喘患者在增多,致病因素包括溫度和濕度變化、花粉過敏、黴菌增加等。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即便長期咳嗽,也意識不到自己得了哮喘,因為「一點也不喘」。其實,哮喘可以一點都不喘,而只有胸悶、咳嗽的症狀,這部分群體應當注意識別。

區別哮喘和急性感染的關鍵在於,感染不會反復頻繁地發作,而哮喘是慢性氣道的炎症,所以會反復發作。當咳嗽持續兩個月以上都不緩解,尤其是夜間的咳嗽比較重,在遇到冷空氣或者其他刺激性物質以後誘發咳嗽發作,就要警惕哮喘的可能。同時還需要關注,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常常為伴隨性疾病,但誘發因素完全不一樣,所以當咳嗽、胸悶同時伴隨鼻塞、流涕、打噴嚏的時候,也需要警惕哮喘。 

一些患者存在認識誤區,覺得哮喘症狀好轉就是疾病痊癒,自己停藥,其實哮喘作為一種慢性氣道疾病,不可治癒,需要通過長期藥物控制來維持良好的肺功能,否則慢性氣道炎症控制不好,會出現症狀反復。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