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螢火蟲新發現揭示昆蟲早期生物發光多樣性

新京報訊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等與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澳州查爾斯特大學、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中生代第二例螢科化石。這對探討螢科的生物發光、重要性狀的起源和演化具有積極意義。9月11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中生代第二例螢火蟲——何海坤弗拉馬里翁熠螢。圖源:中國科學院網站中生代第二例螢火蟲——何海坤弗拉馬里翁熠螢。圖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中生代螢科化石較為罕見,目前報導一例。2021年,蔡晨陽團隊在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叩甲總科的一新科即白堊光螢科,代表了螢類早期演化的一個過渡環節。

這枚在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緬甸琥珀中發現的保存完整的螢火蟲雌性個體,代表了一新屬種(Flammarionellahehaikuni Cai, Ballantyne &Kundrata, 2024),並被命名為何海坤弗拉馬里翁熠螢。基於現有的鑒定特徵以及與現生物種的比較形態學研究,科研人員將該化石歸入現生螢科熠螢亞科的基幹類群。

該物種的觸角第3至第11小節末端有明顯的橢圓形感受器,可能是特化的嗅覺感官。該化石螢火蟲腹部末端附近的發光器與現生熠螢亞科螢火蟲相似,證明了其特徵演化的穩定性。

結合此前在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的螢火蟲和白堊光螢等發光甲蟲,該研究發現了中生代發光器官的形態多樣性,豐富了科學家對叩甲總科生物發光演化歷史的認知。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發現,有望揭示發光昆蟲在中生代的演化歷史及形成機制。

編輯 張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