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愛|小牙刷「出海」記:全球三分之一的牙刷來自這個中國小鎮

編前語: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

75載長歌奮進,作為最基層行政和經濟單元的小鎮描摹了高質量發展的肌理與底色。小鎮雖小,卻是960萬平方公里上數以萬計的行政單元,是展示時代發展變遷的窗口,是城市與鄉村的詩意連接,也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柱蠆式,有的已成為全波衫食住行的「隱形冠軍」,有的正照亮追逐星辰大海的夢想航程。

走進《神奇的小鎮》,看大國高質量發展。

video

如果在超市買牙刷時細心留意包裝背面的生產地,或許會看到一個名為杭集的地方。這個面積不足40平方公里的小鎮,以75億支牙刷的年產量,「承包」了我國80%的牙刷份額和90%的牙刷出口總量。還佔有全國65%以上、全球30%的酒店日用品市場份額,被譽為「中國牙刷之都」「中國酒店日用品之都」。

「小牙刷做過了大汽車」

「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產的牙刷。」走進位於杭集鎮的中國牙刷博物館,醒目的標語講述著小鎮與牙刷的不解之緣。杭集牙刷現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超百億元,還登上了極地科考船「雪龍」號,護衛科考人員們在低溫下的牙齦健康。

杭集是如何將這看似不起眼的產業做到世界領先的?「或許可以總結為三個字——早、闖、變」,杭集高新區(杭集鎮)經濟發展局局長劉銳說,早在清朝道光年間,本地鄉民劉萬興用牛骨做柄、馬尾製絲做出了杭集的第一支牙刷。改革開放後,杭集人歷經背包客起家、小作坊製造、園區化發展、集群式突圍、雙都鎮出圈五個階段的「闖蕩」,將牙刷從養家餬口的「小手藝」變成了引領區域發展的大產業。現如今杭集企業積極謀新求變,在嚴控質量的同時,不斷對產品進行升級迭代,將單一化產品向多元化拓展。

杭集鎮早期的家庭式牙刷作坊杭集鎮早期的家庭式牙刷作坊

上世紀80年代,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杭集鎮提出「全民創業」的發展思路,「最紅火的時候,杭集每三戶就有一個家庭作坊誕生,幾年下來,杭集建成了全國第一個牙刷市場。」劉銳介紹。

在這份創業熱潮的感召下,三笑牙刷的創始人南韓平回到杭集,彼時他在外地的牙刷生意已初具規模,帶著80萬啟動資金和創業經驗,南韓平承包起村里一個瀕臨倒閉的化妝品廠廠房,改名為「大橋牙刷廠」。「第一年這個廠就做到100多萬,扭虧為盈。1998年的時候年產銷達到15個億,當時揚州有一家和平治合資專門做大客車的汽車廠,年產值銷售額都做不過我們。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來視察的時候說,我們小牙刷做過了大汽車。」三笑集團副總經理沙繼業說,「現如今三笑的牙刷已經賣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早期的「三笑」牌牙刷早期的「三笑」牌牙刷

到1995年,杭集成規模的牙刷企業達到200多家,牙刷產量佔全國的80%左右。倍加淨、五愛、勁鬆等一批牙刷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杭集生長,兩面針、高露潔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也來此投資設廠。漸漸地,杭集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牙刷生產基地。

從背包客到全球飛

「住在我們家前面的是做牙刷柄的。」在蘭進兒時的記憶中,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著牙刷相關的產業,成年後他也自然地加入其中,成為了杭集背包客的一員,走南闖北拓展杭集的牙刷市場。1998年一次偶爾的機會,蘭進與位於廣西柳州的兩面針公司相識,隨後帶著兩面針產的小牙膏回到杭集,以20億支的年產量,叩開了國內乃至海外等一線大型酒店的大門。

叩開杜拜高端酒店大門的竹牙刷叩開杜拜高端酒店大門的竹牙刷

在兩面針(江蘇)實業有限公司的展廳里,陳列著一支竹柄牙刷,「能打開杜拜高端酒店的大門,這支竹牙刷立下了汗馬功勞。」兩面針(江蘇)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蘭進說,「很多客人退房後,會特地把竹牙刷帶走做個紀念。」

回顧開拓酒店用品市場規模的歷程,蘭進認為當時的兩面針做對了一件事情,將酒店用品區分標準化和定製化,對市場上絕大多數酒店提供標準化產品,一方面有利於企業規模化生產,另一方面也能減少酒店的備貨壓力。「中國境內絕大多數酒店的拖鞋基本都是我們杭集產的。牙膏牙刷的話,至少9成以上都產自杭集。」依靠標準化產品贏得國內市場歡迎後,兩面針將這一模式推廣至海外市場,「在海灣六國進行了商標註冊,從杜拜相對中低端的市場做起,慢慢拓展至中高端市場。」

牙刷生產的植毛過程牙刷生產的植毛過程

越來越多的杭集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海外,民生刷業日化有限公司同樣如此。十多年前,張德鋼離開媒體行業回家接手了父親的牙刷廠,創辦民生刷業,成為杭集「牙刷二代」的一員。

接手之初,廠里只有兩台注塑機、三四台植毛機,十幾個人,市場方面只有一兩個客戶下訂單,張德鋼形容當時的情況是內憂外患。接手後,他和妻子配合,對內製定生產標準,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對外拓展國際市場,將外貿從無到有做了起來。十幾年下來,產品行銷印度、非洲,還進入了歐美地區的商超市場。外貿訂單為這家「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創造了近九成的營收。

把「天花板」再向上頂一頂

在牙刷和酒店日用品產業市場佔有率接近行業「天花板」的當前,杭集為產業的未來發展尋求著更大的想像空間。

三笑集團智慧車間生產三笑集團智慧車間生產

處在產業頭部的企業積極需求擴張。「智能化的改造和數字化的升級是我們傳統製造業唯一的出路,在節省人力資源、提升運轉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改善良品率。」從沙繼業身後的玻璃窗向下看去,四軸機器人通過左右抓取放入對應的注塑機中,不一會,連排的牙刷柄就已注塑成型。植毛工序上,機械臂和傳送帶相互配合,一叢叢刷毛通過機器被密植在了小小的刷頭上。這是三笑集團在2023年投資建設的綠色智能工廠,眼下工廠內的智能化生產系統仍在不斷完善,中間產品的流轉存儲不久後也都將由AGV進行轉運,使所有生產、存儲、搬運、檢測環節都實現自動化,最終達到「黑燈工廠」的目標。

在生產端的工藝升級之外,杭集也在借助新質生產力「刷」出產品新發展。「比如我們的牙刷企業通過與智能科技公司合作,運用AI等新技術,推出新一代智能互聯網牙刷,借由與口腔高等院校的合作,指導人們更健康地刷牙。」劉銳說。

牙刷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著上下遊配套產業加速集聚,其不斷壯大又進一步反哺了牙刷企業。「要什麼材料,可以說上午下單,下午這個材料就可能已經到生產第一線了。」沙繼業說。讓張德鋼深有感觸的則是從前那些需要進口的牙刷生產設備,漸漸地由杭集本地的設備所取代,而且設備廠商通常還能根據生產的實際需要進行個性化定製。

杭集集聚了一批牙刷生產的上遊設備企業杭集集聚了一批牙刷生產的上遊設備企業

上遊有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研發生產的加持,中遊聚集著大批口腔護理用品生產製造商,下遊的三笑物流園、錦都國際酒店用品城、國家洗漱用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一同構建起全產業鏈的生態體系。

一支牙刷歷經數百年傳承、突破、創新,從「點」向「鏈」、進階成「群」,成為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監製/王智勇 荊雷 統籌/劉娟 倪誌新 周詩婕 孫偉 沈穎 馮金同 記者/李愛 攝像/魏玉卿 周仁立  剪輯/高妍 奚宇 包裝/賈辰婧 何君瑋 陳嘉駿 吳倩 配音/杭程 王晨 宣傳推廣/彭闖 張婷婷 製片/譚震 吳畏)

鳴謝

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信息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