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生活圈」走進年青人的日常

    北京什刹海後海南岸的恭王府博物館,即便不是節假日,也會迎來絡繹不絕的觀眾。年青人逛恭王府,有一些獨特的「攻略」:在經典電視劇取景地Cosplay,到展廳集章打卡;有的則一進門直奔「食禮店」,買一款暢銷的萬福上上籤創意餅乾,從做成籤筒的餅乾盒中抽出一根,餅乾上書「和喜歡的人撞個滿懷」,心情瞬間好了起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博物館,正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參觀博物館已成為年青人的文化習慣,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需要,更成為一種文化自覺。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實地探訪了一些博物館,從展覽到文創再到文旅融合,試圖從多名青年博物館人的口述中拚出一個問題的答案:年青人越來越愛逛博物館,博物館做對了什麼?

科技與藝術融合,年青人更愛「參與」展覽

    無論博物館有多少種玩法,展覽依然是吸引觀眾的「主力」。如何辦好展覽,尤其是吸引年輕觀眾的展覽?恭王府博物館展覽部副研究館員周望和藏品研究部館員閆月欣都認為,深入歷史文化研究為展覽提供學術支撐,重視創意策劃與主題設計,發揮數字化展示與互動的優勢,是努力的方向。

    周望介紹,故宮博物院與恭王府博物館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清代的固倫和孝公主、慶親王、恭親王等在成年後分府而出,都曾在恭王府生活。於是,兩館合作主辦「清代宮中少年生活文物展」,通過百餘件精品文物,生動展示清代皇家子弟的少年生活。

    在展覽中使用數字媒體、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等多種技術,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已漸成常態,博物館人開始嘗試更沉浸式的方式。

    恭王府博物館綜合業務部館員王衍達說:「我們舉辦的很多非遺展覽都設置了體驗式內容,如刺繡、藍印花布印染、皮影戲、中國剪紙、普洱茶製作、木版年畫等技藝體驗,非遺傳承人到現場親自指導。這種面對面的學習和實踐,能增進年青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中國傳統建築模型製作技藝展」還配套了沉浸式情景劇,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中國營造學社來恭王府進行調研測繪為藍本。王衍達說:「情景劇營造出一種全方位的感官體驗,讓觀眾不再是被動觀看,而是成為故事的一部分,參與文化遺產的活態展現。」

文創貼近年輕群體的喜好與需求

    參觀完展覽,買文創已成為年青人逛博物館的標配。福氣滿滿系列集章冊(福獸)上線5天,1000本售罄;福慶有餘系列的冰箱貼、包掛,都是「趣恭博」文創店內的明星產品。

    「年青人是博物館文創的消費主力,我們在文創的視覺和玩法設計上,也考慮這一群體的喜好與需求。」恭王府博物館經營管理處副研究館員孟文麗說,在視覺上,設計者嘗試使用更鮮豔明亮的顏色來呈現傳統紋樣,比如「獸面瓦當」挎包,就以粉色為主色調,加入藍綠色形成撞色效果;在玩法上增加更多互動,比如金屬冰箱貼「添福增壽」,鬥方上的福和壽字可以拆卸組裝,「五福捧壽」中的壽字紋可以轉動。

    恭王府中的韻花簃是一處鄰水小屋,曾是主人賞魚觀山的地方;如今,這裏是年青人在恭王府博物館最愛逛的文創店之一,主營首飾,今年春節期間營業收入達百萬元。

    近年來,博物館的爆款文創不斷湧現。甘肅省博物館2022年開發的「馬踏飛燕」文創玩偶,以其「醜萌」的造型迅速出圈,一天銷售額近70萬元,今年,「砂鍋麻辣燙」又成頂流。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四羊方尊和「婦好」鴞尊為原型創作的潮玩機甲,上演「青銅覺醒」。還有蘇州博物館主打「反差萌」的吳王夫差劍、河南博物館的考古盲盒等,受到不少年青人的喜愛。

    如果說展覽是博物館的1.0時代,文創是2.0時代,那麼博物館IP的發展則進入了3.0時代。「小福家族」是2023年春節亮相的4個IP形象——恭小福、恭小主、恭大喵、蝠爺爺,各自對應恭王府博物館的不同特色,以系列條漫的形式講述歷史文化故事。

    博物館的「數字人」IP也紛紛與觀眾見面。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艾雯雯」,擁有一套完整的人設,從校園來到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的「京慧」,可以聊聊古都北京的歷史;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的「五號講解員」,將溥儀的故事娓娓道來,還能實現實時互動。

現代語言實現古今對話,打造博物館「生活圈」

    在恭王府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馮乃恩看來,博物館與年青人之間的吸引是相互的、流動的,「博物館自身的理念、定位和運營模式,順應時代的潮流與趨勢,積極轉變,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青人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而年青人的需求和熱愛,也愈發鼓勵和推動博物館以更快的節奏轉型,帶來更多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我們提出口號‘我的地盤你做主’,讓博物館所承載的文化及其傳承路徑,不再局限於博物館之內,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產品,而是與社會合作。比如,請‘館外人士’按照他們對恭王府的理解來策展,其中不少是年青人。」馮乃恩希望年青人來到博物館,可以體會到溫馨的生活空間,感受到傳統的文化生活,從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博物館承載悠久深厚的歷史,又以觸手可及的姿態進入年青人的日常。在2024北京文化論壇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誌華表示,博物館要探尋觀眾前來博物館參觀的原因,用現代語言幫助人們實現古今對話。

    9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劉洋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正式備案註冊的6833家博物館接待觀眾量達9.4億人次,其中暑期兩個月接待的觀眾量為2.99億人次。「這些數據說明,公眾對優質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我們的工作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劉洋表示,其中,打造「身邊的博物館」是一個努力方向:利用新技術、新手段,發展「雲展覽」「雲教育」「雲直播」,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策展新模式;同時,通過博物館進社區、進校園,打造流動的博物館,著力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與公眾美好生活需求相適應的博物館「生活圈」,打通文化供給的「最後一公里」。

    這「最後一公里」,需要觀眾走進博物館,也需要博物館走出館舍。

    國慶假期,博物館依然是一座城市的熱門打卡地。蘇州博物館館長謝曉婷介紹,借助博物館的溢出效應,館方推出了蘇州旅行書冊,推薦其3公里內其他類型的博物館,以及下一站目的地,帶動博物館周邊景區發展。

    一個博物館「生活圈」正在建立,走進年青人的日常,更是走進年青人的內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0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