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時光的「情書」

攝影是寫給時光的「情書」,很多照片都有自己的時間刻度和獨特內涵。當攝影者按下快門,瞬間即成為可以跨越時空的永恒,觀者也能由那一瞬間產生所思所感。

作為一種「信手拈來」的藝術,攝影有何魅力?當我們凝視它時,又能看到什麼?就在這兩天,被譽為「世界攝影嘉年華」的2024FIAP世界攝影人大會將在麗水舉辦,趁此機會,我們走進光影世界,聊一聊寫給時光的「情書」。

於麗水開展的2024FIAP世界攝影人大會之「歷史基因與文化傳承」世界非遺影像主題展現場於麗水開展的2024FIAP世界攝影人大會之「歷史基因與文化傳承」世界非遺影像主題展現場

攝影大師布列鬆認為,在生活中發生的每一個事件里,都有一個決定性的瞬間。相機如同一台小小的時光機,帶領我們「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鏡」收眼底。通過一張張經典照片,那些風雲動盪、歷史浮沉都被定格。凝視畫面的那一刻,歷史煙雲又彷彿重現於我們眼前,激起萬千思緒。比如,在近期開展的「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上,我們看到大慶油田工人破冰取水時的艱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時的蘑菇雲、新時代以來我們國家各個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一代代攝影記者「以影像著史」,記錄了75年來的滄桑巨變。

「鏡」顯美好。中國人是重視儀式感的,每逢重要節點、特殊時刻,幾乎都有合照留念這個環節,而很多家庭可能也都擁有幾本厚厚的相冊。翻開相冊,時光倒流,昨日重現,大人看見了童年,老人憶起了青春,孩子摩挲著照片中父母還未變白的黑髮,父母翻看著畫面中孩子從牙牙學語一步步長大成人。像攝影師黎朗就用作品《30219天》,刻畫了留下歲月印痕的父親,通過鏡頭築起與父親溝通情感的通道,完成對父親一生的追憶。而這些美好時刻,也總能成為我們繼續向前的勇氣。

「鏡」觀其變。時光如流水,奔流不複返。我們生命中那些或心動、或感懷、或雀躍、或不捨的時刻,都因鏡頭定格而留存下來。光影之間,一邊是回首,一邊是留戀。在中國當代紀實攝影拓荒者朱憲民的鏡頭裡,宿舍樓的一扇扇窗口被晾曬的衣服遮得嚴嚴實實,這是1985年深圳女工的落腳之處;95歲的浙江日報退休攝影記者徐永輝,用數以萬計的照片記錄一戶戶普通家庭的故事……是攝影,告訴我們一路上人們這樣走過。

95歲的退休攝影記者徐永輝75年跟蹤拍攝上萬張照片 圖源:「浙里杭州」微信公眾號95歲的退休攝影記者徐永輝75年跟蹤拍攝上萬張照片 圖源:「浙里杭州」微信公眾號

舉起相機,按下快門,備份美好,人們可以調配出自己眼裡的「山河人間」。在誕生不到200年的時間里,攝影跨越階層、年齡、膚色與信仰,成為最具群眾基礎的藝術形式之一。作為視覺藝術,攝影何以收穫如此之多的粉絲,其魅力何在?

始於留住時光的意義。攝影是拍攝者「一份留存給自己,一份分享給世界」的個性表達,亦是內心世界的外化表達,它記錄轉瞬即逝、定格瞬息萬變,也往往飽含情感、蘊藏情緒。成像雖只是一瞬,但取景框里,沿途的風景、當下的感受,都在講述或喜或憂的心情、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光為筆、以影為墨,年青人釋放個性,中年人調劑生活,老年人感歎時光。他們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裝入「時光屏」中,或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翻新記憶、餽贈於己。

新於不拘一格的視角。攝影創作,在方寸之間給人留下無限遐思。優秀攝影師善於用自己獨特的風格,構建出引人入勝的視覺世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攝影作品。一聲「哢嚓」,便能以千變萬化的視角呈現山川湖海、世間萬象。比如,組照《西湖邊的一棵樹》就被稱為荷賽獎中的「中國文人照」。這組照片的「主角」是一棵長在西湖邊的桃樹,春夏秋冬、四季流轉,那片湖與那個長椅始終佇立,匆匆而過的人們卻像時鍾的針腳,演繹著時光變幻。

成於直抵心靈的震撼。文以載道,詩以言誌,攝影也如是。每張照片都是一個載體,有的充滿希望和期許,有的帶著批判和思考,它們鋪成快門之下的心靈共振、思想共鳴。與攝影作品對視的那一刻,是什麼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顫動?是解海龍作品中的「大眼睛」,飽含著對讀書的渴望,點燃了希望工程的「火炬」;是敘利亞的3歲小難民艾蘭,為躲避戰火不幸溺斃後被衝到岸邊,讓人看見了戰爭的殘酷……無需文字註解,好的攝影作品本身就能道盡萬千,力重千鈞。

解海龍拍攝的「大眼睛」小學生蘇明娟認真聽課 圖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解海龍拍攝的「大眼睛」小學生蘇明娟認真聽課 圖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從早期與繪畫的激烈交鋒,到信息時代手機攝影的大範圍普及,再到AI技術的迭代衝擊,攝影的概念不斷迎來解構與重構,人們對攝影藝術的討論也從未停止。今天,我們該如何與攝影「對話」?

見眾生見自己,人各有法。從傳統的「暗室」到「明室」,再到無人機拍照、人工智能拍照,攝影走過了一站又一站。面對「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各種攝影教程和技術手段,有人說「如今攝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在筆者看來,與其在技術面前亂了陣腳,不如追尋自己的內心。

攝影是個性化的創造,是我們觀察芸芸眾生的角度。一個人的人生閱曆、思維方式等不同,角度自然也不同。信手隨拍是生活的藝術,精雕細琢是影像的藝術,並無定法。只要秉持「心中道」,去放大對美的感知、去描摹赤誠熱烈的生命,用攝影記錄人生、觀照自我,便也無愧於攝影本身的意義了。

見當下見來日,留存美好。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手機即相機,社交平台即影展」的時代,攝影成為最具包容性的藝術形式之一,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打開微信朋友圈、小紅書,滿屏滿眼的多彩生活、精彩時刻,說明人們熱衷於用鏡頭留存美好與感動。

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不妨用鏡頭捕捉當下的瞬間,記錄這些「限量版」的時刻,和鏡頭背後「限量版」的自己,留待來日再乘「時光機」重溫這份美好,讓所有發著光的時刻躍然於照片、鐫刻於心間。

雲和梯田景區是「中國攝影之鄉」麗水的主要採風基地之一雲和梯田景區是「中國攝影之鄉」麗水的主要採風基地之一

見山水見人文,通達世界。杭州的煙雨西湖、張家界的奇峰秀水、黃山的雲海怪石……這些「城市的文化名片」無一不濃縮成「鏡頭下的風景」。攝影以其直觀而通俗的視覺語言,將城市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定格並傳於千萬里之外。

以麗水為例,1999年,這座浙西南山城被評選為首個「中國攝影之鄉」。憑藉豐富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此前,麗水成功舉辦了11屆國際攝影節,吸引全球攝影愛好者前來。可以說,攝影助力麗水被世界看見,讓麗水成為世界攝影版圖中的一個坐標。

《拍照的人》一書中寫道:「是那些瞬間撲向我們,不是我們去創造瞬間。」一聲「哢嚓」,瞬間成永恒,當下即永久。如果有時間,不妨去麗水走走,逛一逛今年世界攝影人大會的大展,在現場讀一讀這封寫給時光的「情書」。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