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計劃投資超28億 昌平區開啟城市更新共創季

一間間廠房大門敞開,綠地上擺放了新的展覽陳設,東方紅火車頭在草坪與廠房間「坐鎮」,十月份的中車北京智彙港尤其熱鬧。10月中旬,昌平區開啟「城市更新共創季」,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論壇-兒童友好主題分論壇暨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在這裏舉辦。新京報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昌平本年度共梳理城市更新項目220個,全年預計實現投資28.65億元。

10月15日,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在中車北京智彙港開幕。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10月15日,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在中車北京智彙港開幕。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六部分活動貫穿城市更新共創季

10月15日,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在昌平區馬池口鎮的中車北京智彙港開幕。這是昌平區第三次舉辦城市更新論壇,舉辦地點同樣選在了重要的工業遺存園區內。

東方紅5型液力傳動內燃機在園區里一放,中車北京智彙港馬池口園區的身份信息不言自明。

這座園區始建於1960年,與相隔不遠、曾經作為中國第一座國有鐵路工廠的南口園區一脈相承,馬池口園區的前身為鐵道兵橋樑廠,曾為國家鐵路和城建等國民經濟建設提供重要技術裝備。

2022年,馬池口園區投入市場化運營,老舊廠房和基礎設施被分批更新改造,還先後引進了信息技術類、執政製造裝備類以及醫療器械類企業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15日,隨著論壇開幕,園區內為期三天的昌平城市更新「新質變展」也向市民敞開大門。

新京報記者從昌平區獲悉,本屆昌平城市更新論壇以「新質變·超鏈接,昌平城市更新共創季」為主題,通過1場開幕禮、1場主論壇、1場主題分論壇、1場新聞發佈會、3場主題展覽、8場主題共創活動六大部分,打造昌平城市更新產業生態鏈體系,並聚焦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功能定位,為昌平打造戶外友好型藝術科技創意城市IP。

將開啟以社區為單位的城市體檢

過去兩年,昌平永安古城逐步更新,展現具有昌平文化特色和時代風貌的城市街道,北京二毛紡織集團沙河毛條廠的製條車間改造為北科嬰幼學苑,成為北京規模最大的托育園;清華南口國重基地項目落地,也將逐步實現從老舊閑置廠房到發展科技創新高精尖產業的產業升級;回龍觀「兩廟一街」也迎來華麗轉身。今年,北科嬰幼學苑和「兩廟一街」項目還入選了第三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

論壇現場。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論壇現場。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記者在昌平城市更新論壇上瞭解到,昌平本年度共梳理城市更新項目220個,目前已完工44個,全年預計實現投資28.65億元。

其中,聚焦老舊小區改造,昌平打造了可複製推廣的「昌盛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共創共建,實現了21個小區合併為1個小區,街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商戶、小區、商業融合共生。

昌平區城市更新專項小組推動實施專班辦公室負責人劉晨介紹,今年昌平區重點的城市更新項目中,除了老城區政府街的改造、南口清華國重基地等項目外,回天地區作為昌平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也仍在持續推進中,「回天地區的城市更新不僅僅集中在老舊小區,也涉及商業、環境等方面的品質提升。」

「同時,我們目前也在利用市級的獎勵資金,從回天地區的天南街道開始試點,以社區為單位,計劃在各個鎮街做城市體檢。」劉晨說,城市體檢過程中,將摸排排查社區街區的短板,有利於未來更有計劃地做更新項目。

城市需要為市民提供情緒價值

「城市更新是一個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的事。」昌平區住建委黨組書記、主任王軍認為,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必須要經歷的階段,這意味著城市須得跳出大拆大建的模式,充分利用存量資源,讓低效利用或者閑置資源迸發出新的活力。

「當然,在具體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更需要思維方式和政策環境的創新。」王軍說,城市更新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應該是全方位,多部門的融合,是一件系統性很強的工作。

中車北京智彙港內的展覽陳設。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中車北京智彙港內的展覽陳設。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當人們評價一個城市時,功能性、便利性,也僅僅是眾多考量維度中的一部分。王軍提起昌平區昌盛園社區一位居民的觀點:城市還要為生活在這裏的人提供情緒價值。

王軍說,以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來說,人們其實足不出戶就能滿足自己全部的需求,當市民走出家門,這座城市是否還能滿足他們對於生活的期許?市民是否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跳脫出‘蓋房子’的概念,用真正生活的概念,來審視我們的整體工作。」

他告訴記者,昌平城市更新論壇舉辦三年來,從關注一個點,到一個社區,到今年把城市更新的視野放到整個昌平區,以「超鏈接」為主題,就是希望把推動城市發展的各個因素整合起來,讓人們以更新的視角看待城市建設,思考如何讓城市更柔軟,更有溫度。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