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瞄準低空經濟賽道,無人機產業「騰飛」

「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這條萬億級產業賽道愈發火熱。北京市延慶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空域優勢,無人機產業在這裏得到了迅猛發展。

近日,記者跟隨「北京投資促進宣傳媒體行」活動走進延慶區,實地探訪延慶低空經濟集聚發展的成功路徑。從2018年引入首家民用無人機企業,到今年5月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產業園投用,延慶已聚集107家無人機企業。

企業在園區測試無人機。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企業在園區測試無人機。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首條常態化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投入運行

今年8月,北京市首條常態化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在延慶八達嶺長城投入運行。「十一」黃金週,美團無人機在八達嶺長城南五城樓增設無人機配送航線,為遊客配送食物飲品以及雨具等應急商品,吸引了眾多遊客。數據顯示,國慶期間,美團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日均訂單量環比節前週末時段增長超1100%,中西式簡餐、咖啡飲品等成為無人機配送的熱門貨品。

無人機長城配送。受訪者供圖無人機長城配送。受訪者供圖

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低空+旅遊」脫穎而出。在八達嶺,除了可以體驗無人機配送,遊客還能體驗飛機駕照培訓;乘坐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俯瞰八達嶺長城的雄偉,飛過碧波蕩漾的野鴨湖、官廳水庫,更是全新的旅遊體驗方式。低空經濟於延慶正煥發越來越大的活力,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創新創意。

北京市延慶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趙梅介紹,延慶區作為中國民航局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在全市率先搶佔低空經濟新賽道,開拓百億級產業新藍海。從2018年起,延慶就把無人機產業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目前有以航天時代飛鴻、遠度科技、理工全盛等為代表的無人機企業107家,覆蓋了整機研發製造、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無人機反製、檢驗檢測、教育培訓、飛行服務等產業鏈上下遊,低空經濟在延慶已成集聚發展之勢。

企業不出園區就能合作,基本實現「推門就飛」

2020年10月,延慶區成為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歷經三年多的發展,中關村延慶園以八達嶺機場為中心的真高1098米、374平方公里的獨立空域免費向企業開放,構成延慶發展低空經濟的核心要素。

北京大工裝備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產業園的企業,大工裝備副總經理張潔介紹,這對無人機企業非常重要,實現了從廠房出來「推門就飛」。她特別提到,園區的廠房挑高達到10餘米,即使在北京禁飛期間,企業仍然可以進行不間斷的飛行測試,大幅縮短了企業從實驗室階段邁入批量化生產的週期。「這在其他地方是很難做到的,對於企業來說這點也很關鍵。」

得益於這樣便利的條件,大工科技也實現了快速成長,今年企業訂單額有望突破5000萬元。據介紹,大工科技是一家專注於繫留無人機的企業。張潔解釋,繫留無人機被形象地稱為「鐵風箏」,「因為它無論飛多高,都會像風箏一樣與地面連著這一條線。」張潔說,這種無人機的用途類似一個信號基站,在深山區或受災斷網區,能夠快速恢復通信聯繫。目前,該公司的產品已經能夠最高達到600米的高度,「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清航紫荊是一家研製生產交叉雙旋翼復合推力尾槳無人機的創新企業。相比較為常見、頂部擁有一個螺旋翼的直升機,這家公司研製的無人機頂部有交叉的兩個螺旋翼,在飛行時,兩個螺旋翼按各自軌道旋轉。清航紫荊創始合夥人印明威表示,這種小眾機型的優勢有抗風等級高、載重能力強等,目前全球只有兩家企業能夠生產,「我們的產品也是實現了國產零的突破。」

清航紫荊研製生產的交叉雙旋翼復合推力尾槳無人機。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清航紫荊研製生產的交叉雙旋翼復合推力尾槳無人機。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談到落戶延慶的原因,印明威表示,除了「想飛就飛」,這裏因地形原因,常會有高強度大風,便於開展試飛。此外,延慶區還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審批提速、幫助企業對接市場、人才落戶等方方面面給予幫助。

專項政策護航無人機產業發展

據瞭解,延慶區率先出台無人機專項產業政策,是北京市目前唯一有無人機專項政策的區。

無人機科技館里陳列的各種無人機。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無人機科技館里陳列的各種無人機。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趙梅介紹,為打造親商重商、幫忙不添亂的服務環境,延慶區推出一整套優化營商環境服務舉措。比如,推出「規劃引領·延慶服務」品牌,精簡審批環節,大幅壓縮項目審批時限,拿地即開工;培養一批「全能管家」,在政務服務大廳向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打造「熱經濟·高賦能」服務品牌,提高登記註冊辦事體驗,實現重點企業15分鐘辦結;強化政策宣貫力度,推出惠企查政策二維碼,助力企業及時獲取和兌現惠企政策,多渠道組織政策宣講輔導培訓,推進政策應知盡知;構建閉環服務機制,整合分散資源,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企業訴求一口受理、一站式解決,落實督辦回訪制度,實行全流程閉環式管理。

此外,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線上通過微信群、服務平台等辦理企業訴求,建立重點聯繫企業數據庫,線下開展實地走訪調研,建立企業訴求秒回機制。

「工作離不開生活,來延投資也需要生活。」趙梅特別提到,延慶的生活成本低。以延慶為園區企業提供的人才公租房為例,高鐵旁、精裝修、家電齊全,拎包入住,最貴的三居每月租金不到2000元,讓人才無後顧之憂,專注於科研和創新工作。一系列綜合性的支持措施,增強了企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趙梅表示,除了已經集聚的百餘家無人機企業,國家無線電中心、中機科、航天五院514所等一批「國」字頭檢測機構也已經落戶延慶,形成了無人系統檢測服務產業高地,到2025年,延慶區低空經濟總量將達到50億元規模。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