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太空飛船了,也不做國際空間站了,這還是波音嗎?

一、出售太空飛船業務

沉屙難愈的波音在考慮放棄航天業務。這家全球航空航天巨頭正在考慮諸多戰略選擇,出售自己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相關的重要航天業務,包括星際飛船(Starliner)以及國際空間站的項目。

過去幾十年時間,NASA的諸多榮耀時刻背後,都有波音的大力參與。從阿波羅登月任務到航天飛機,再到國際空間站和載人太空飛船,波音一直是NASA最重要的承包商。現在居然要賣掉這些業務,那還是波音嗎?

然而,出售航天業務是波音新任CEO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的業務扭轉戰略之一,意在讓公司業務更精簡,同時改善財務狀況。不過這目前這一出售計劃還處於初期階段,還不一定會達成協議。如何找到合適的買家同樣是個挑戰。

奧特伯格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自己正在評估資產出售的可能性,並計劃放棄一些存在問題的業務,除了最核心的商用和國防業務,其他業務都在考慮出售的範圍內。「我們寧可做的少,但是做得好,也不願意做得多,但是做不好。」

二、季度巨虧60億美元

而且,波音並不打算出售所有的航天業務,還想保留軍用和商業衛星業務,並繼續負責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SLS)業務。波音的SLS是NASA委託建造的巨型火箭,主要用於未來月球探測工作,兩年前進行了首次飛行。

看起來,波音是真的沉屙難返,無法再恢復往日的榮光,以至於只能放棄部分業務。在系列產品質量災難的打擊下,過去兩年波音分別虧損了44億和22億美元,而今年第三季度更是巨虧60億美元。國防與航天業務因為交付延誤和產品故障,成為波音虧損的主要原因。

正因為如此,奧特伯格上任之初就解僱了波音的國防與航天業務負責人高爾伯特(Ted Colbert),而此次計劃出售的航天業務正是這個集團旗下的。國防與航天部門的核心業務主要是為五角大樓打造軍用飛機。今年前9個月,波音的國防與航天業務實現營收185億美元,卻巨虧了31億美元。

波音是美國五角大樓的核心國防承包商,要為航天業務找到合適售價和合適買家並不容易。波音與洛克希德馬田合資的ULA火箭發射業務,計劃出售一年多時間也沒有找到買家。ULA業務是美國軍方的首選火箭發射承包商,雙方的密切關係更遭到馬斯克旗下SpaceX的不公平競爭指控。

三、衛星突然報廢解體

更令人尷尬的是,在波音傳出計劃出售部分航天業務的同時,他們又雙叒叕遭受了產品醜聞:由波音設計和製造的高軌道通信衛星IS-33e在太空發生故障解體。國際通信衛星公司(Intelsat)正在與波音以及相關機構進行協調,分析衛星解體原因。

IS-33e衛星主要向歐洲、非洲以及部分亞洲地區提供通信服務。投入使用還不到八年時間,遠低於15-20年的設計壽命。這顆衛星可謂是命運多舛,當初發射時就遭遇故障推遲,發射升空之後又出現故障,折損了使用壽命,但更沒想到,還沒用八年就已經報廢了。

這顆衛星解體不僅給國際通信衛星公司帶來了巨大損失,也給其他同行帶來了不可預測的風險。美國太空司令部發表聲明,證實了波音這顆衛星解體已經帶來了幾十個碎片,但目前正在密切監控中,無法評估相關撞擊風險。

通信衛星運行在距離地球3.5萬公里的同步軌道上。波音衛星解體帶來了大量碎片,可能會給同軌道的其他衛星帶來撞擊風險,包括了中國的諸多氣象和通信衛星。不過,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的天宮空間站並不在同步軌道上,宇航員們暫時不用擔心安全。

四、徹底輸給SpaceX

或許貝佐斯會是波音的救星。在奧特伯格出任CEO之前,波音董事會就與貝佐斯的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進行了談判,希望雙方進行合作;藍色起源也有意獲得火箭業務,在未來承接NASA的訂單。兩家公司有著共同的競爭對手——馬斯克的SpaceX。

在與馬斯克的SpaceX的競爭中,波音徹底地輸了。當初NASA同時選擇了波音、SpaceX和洛克希德馬田公司研發航天飛船,負責將宇航員接送往返於國際空間站。按照NASA的規劃,波音這個巨頭老夥伴才是主力,而私人小公司SpaceX只是個後備方案。NASA給波音的訂單規模達到42億美元,而SpaceX得到了26億美元。

當初波音CEO梅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各種看不上SpaceX,但結果是,波音被SpaceX各種吊打。SpaceX至今已為NASA提供了9次載人飛船服務,此外還執行了一些商業飛行任務。而波音今年第一次執行載人任務就「丟人到家」。試飛過程數次因為故障推遲,好不容易成功起飛,結果卻無法返航,直接把兩位宇航員「扔在」了國際空間站。

雖然波音信誓旦旦可以搞掂星際飛船,把宇航員接回地球,但在調查數月之後,波音還是無法解決技術故障,最終還是無奈面對現實搖起了白旗。NASA不得不額外請SpaceX去接回宇航員。馬斯克再次笑到了最後。

這次質量災難也給波音帶來了巨虧。今年第三季度,波音的國防與航天業務營收55億美元,卻虧損了24億美元,主要是因為一筆與星際飛船相關的20億美元費用。

五、高管缺乏責任心

很少有哪家巨頭公司,會像波音公司這樣,在過去幾年持續不斷爆出重大產品質量醜聞,甚至更換CEO都沒有改善跡象。處在最注重安全的航空航天領域, 波音公司在過去百年打造的形象與信譽,已經在過去幾年隨著一起又一起的醜聞降到了穀底。

奧特伯格剛剛上任兩個多月,他此前並沒有在波音工作過。他的職業生涯從德州儀器工程師起步,隨後一直效力於航空電子設備公司Rockwell Collins,直至出任CEO,隨後又隨著公司併購整合進入了RTX(此前的雷神公司,僅次於波音的全球第二大航空航天防務公司)

波音董事會之所以請奧特伯格空降,或許也希望一位外來CEO可以解決困擾公司的多年沉屙。畢竟過去幾年,波音公司一直飽受各種各樣的產品醜聞,嚴重打擊了波音的品牌形象和質量聲譽。

奧特伯格的前任卡洪(Dave Calhoun)在擔任波音CEO的近五年時間,甚至都沒有在波音總部上班,無論是企業總部維珍尼亞州阿靈頓,還是製造總部基地華盛頓州西雅圖。卡洪一直住在自己在美國東海岸新罕布殊爾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兩座豪宅中,乘坐波音為他提供的專機出行。

在卡洪的示範下,波音的HR主管和CFO等諸多都沒有去波音總部上班,而是選擇遠程辦公。很難相信這樣的一幫高管,能夠給一家企業注入怎樣的責任心,解決波音的質量危機。

奧特伯格上任之後,「若有所指」地強調,新的管理層需要在工廠和實驗室呆更多的時間,對所有的項目進行嚴格的項目和風險管理。他上任之後,暫時放棄了佛羅里達的陽光海岸老家,選擇搬到了波音的製造總部西雅圖。至少這給波音公司的員工和股東帶來了一點信心:新負責人願意投入時間,解決公司的質量問題。

六、先得解決罷工問題

但更令奧特伯格頭疼的是,波音首先需要解決工人罷工事件,恢復自己的生產線,重新交付產品才能獲得現金流。波音在西雅圖的工廠從9月13日開始罷工,如今已經持續了一個半月時間。波音777、737和767等諸多大型客機的生產都被迫中斷。

因為無法生產就無法交付,無法交付就無法獲得營收,波音的現金流正在急劇消耗。上週波音CFO承認,如果情況無法改善,波音到了明年就會資金耗盡。而波音的債券評級已經被降到了垃圾級(Junk),需要付出更高的融資成本。

雙方的勞資談判已經數次破裂,分歧主要在加薪和養老金。代表波音西雅圖工廠3.3萬名的國際機械師與航空業工人聯合會(IAWAW)要求未來四年加薪40%。波音最初提出25%,但被高達94%的工會成員投票否決,隨後開始大罷工。隨後波音又先後提出加薪30%和35%,繼續遭到工人投票否決。

工人在罷工期間沒有薪金,但工會的基金會給工人發放基本生活補貼,而波音公司每天要損失數億美元的收入。看起來,波音除了答應工會40%的加薪要求,沒有任何辦法。

工會之所以要求大幅加薪,也是向波音管理層看齊。雖然過去幾年波音醜聞纏身,但高管一分錢都沒有少拿。前任CEO卡洪去年薪酬高達3300萬美元,甚至還比2022年加薪45%。對比年薪數千萬美元的高管,直接面對通貨膨脹壓力的工人平均年薪只有7.56萬美元,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和底氣要求加薪40%。

除了加薪之外,波音還被迫承諾未來繼續在西雅圖工廠生產737Max和777X,不會將生產線繼續轉移到南卡羅萊納的工廠。此前波音曾經威脅工會如果談不攏就去南卡工廠生產飛機,因為南卡工廠沒有工會。現在波音連這個談判籌碼也只能放棄了。

七、波音質量醜聞一覽

簡單列舉一下波音在過去幾年的產品質量災難(不完全統計)

1、737Max墜機事故。2018年和2019年,兩架波音737Max墜機,導致330多人死亡。事件導致波音737Max全球停飛。事後調查發現與波音飛機的MCAS安全軟件有關。波音前任CEO梅倫伯格因此辭去CEO職位。

2、737Max停飛問題。今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一架737Max在飛行過程中突然機艙爆裂,所幸飛機沒有解體,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737Max再次全美停飛。3月美聯航的波音飛機又在五天時間出現引擎失火、輪胎脫落等三起事故。

3、787夢想客機生產缺陷問題。作為波音最重要的旗艦產品,787夢想客機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發現機身與電氣安全隱患,導致交付不斷推遲。所幸這些隱患隻影響到飛機交付,沒有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4、 777和787零部件質量問題。2021年,波音的777和787飛機在製造過程中暴露出多個零部件質量不達標的問題。特別是波音與其供應商之間的零部件供應鏈管理不善,導致一些關鍵零部件存在質量隱患。

波音因此不得不暫停部分生產並進行整改,進一步影響了交付計劃。

5、777x測試失敗。777X是波音最新的大型客機項目,但在開發過程中也遭遇了一系列問題。2019年,777X在測試過程中發生了貨艙門爆裂事故,導致飛行測試被推遲。波音因此對該機型的設計進行了重新評估。2020年,該機型的認證和交付日期多次被推遲,原因是質量控制問題以及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溝通不暢。

6、KC-46加油機項目問題。波音為美國空軍製造的KC-46加油機在交付後也頻繁出現質量問題。2020年,美國空軍發現KC-46加油機的視距系統存在問題,導致空中加油操作存在安全風險。美國空軍因此暫停接收新飛機,要求波音修復問題,這給波音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和交付延遲。

7、星際飛船載人飛船故障。星際飛船是波音為NASA開發的載人飛船,但從測試到升空都問題不斷。2019年,Starliner在其無人測試飛行中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導致任務失敗。NASA因此推遲了Starliner的首次載人飛行。2021年,Starliner的第二次無人飛行再次因技術故障被取消,波音繼續面臨著項目延期和質量審查。2024年,星際飛船再次出現故障,導致兩名宇航員被迫滯留國際空間站,只能等待明年年初搭乘SpaceX的飛船返回地球。

8、IS-33e衛星通信衛星解體。2024年10月,波音設計製造的IS-33e通信衛星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因為故障解體,衛星僅僅投入使用了不到八年時間,遠低於正常15-20年的使用壽命。衛星解體不僅給國際通信衛星公司帶來了巨大損失,還可能威脅到同軌道的其他衛星的安全。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