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基因細胞治療領域有望跑出國產產品
未來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經濟增長的最活躍力量。醫藥健康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
據瞭解,北京市高度重視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將其作為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2023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9761億元,為實現萬億級產業躍升奠定紮實基礎。
10月29日,「新質生產力看北京」採訪活動中,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進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探尋北京基因細胞治療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成果。
基因細胞治療領域迎高速發展 加速實現自主研發產品突破
走進北京藝妙基因細胞藥物GMP生產基地的大門,一堵畫滿笑臉的希望之牆映入眼簾。
「希望之牆記錄了一些希望故事,上面貼的是在臨床試驗中回輸過我們產品的兩三百例患者,用編號記錄了患者使用的藥品、適應症以及評估治療時間。癌症給患者、家庭造成了很多負擔,我們致力於使癌症不再是絕症,給患者康復的信息和希望。」北京藝妙相關負責人對貝殼財經記者介紹道。
據瞭解,北京藝妙成立於2015年,由3位清華生物系博士畢業後創業,是一家創新的基因細胞藥物技術企業。公司研發管線覆蓋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腫瘤和肝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等實體腫瘤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
截至目前,公司已獲批7項一類新藥臨床試驗批準和北京市首張基因細胞藥物《藥品生產許可證》。其中,公司首款實體瘤產品IM83獲得2項臨床批件,用於治療晚期肝癌和骨肉瘤,目前已啟動I期註冊臨床研究。實體腫瘤IM96是國內首個用於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CAR-T產品,已於今年10月獲批註冊臨床。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產品ZM001也於10月28日獲批註冊臨床。
此外,北京藝妙的首款血液瘤CAR-T產品IM19已獲得3個臨床批件,進展最快的適應症已完成臨床試驗,將於近期提交藥品上市申請,有望衝擊國內首批獲準上市的原研治療晚期淋巴瘤CAR-T細胞治療藥物。
2022年,北京藝妙的創始人二次創業,創立了北京希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希濟生物」)。該公司為一家聚焦CGT(細胞與基因治療)的CDMO(合約研發生產組織)公司,可為CGT客戶提供從科研到商業化的質粒、病毒、細胞等生產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成功支持申報7項IND(新藥臨床研究申請)。
「作為平台型公司,希濟生物希望通過服務更多企業,帶動國內細胞基因治療產業發展,加速研究成果上市,讓細胞基因治療以可接受的成本惠及更多患者,在罕見病和惡性腫瘤方面,幫助大家解決常規治療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談及希濟生物的願景,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貝殼財經記者如此表示。
佈局五大前沿賽道 打造北京市醫藥健康發展主陣地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開展新質生產力」。
北京市已系統佈局細胞與基因治療、腦機接口、合成生物製造等未來健康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產業,並推進相關工作,北京藝妙和希濟生物的高速發展可謂是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的一個縮影。
兩家公司坐落於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作為北京市醫藥健康發展主陣地,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園區已落地800餘家企業,形成了疫苗、中藥、高端醫療器械三個支柱板塊,細胞基因治療、核酸藥物、醫美、創新動物藥、合成生物五個前沿賽道。
貝殼財經記者從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處獲悉,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將其作為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
於2018年-2023年間,北京市接續實施了兩輪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全面佈局支持產業發展。2023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9761億元,為實現萬億級產業躍升奠定了紮實基礎。2024年,北京第三輪行動計劃正式印發實施,明確提出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腦機接口、合成生物製造等新興領域,加快佈局科技攻關項目,催生具有顛覆性、引領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塑造新優勢。
據瞭解,下一步,北京將加緊推動相關政策落地與實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切實強化創新轉化、資源統籌、區域聯動和示範先行,不斷優化創新、轉化、應用等全週期服務,為行業發展持續注入創新源泉和前進動力,培育壯大CGT、腦機接口、合成生物製造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丁爽
編輯 潘亦純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