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上海女生,成美國數學大獎首位女性華人得主!獲評委陶哲軒盛讚
最近,美國塞勒姆獎(Salem Prize)公佈了2024年度獲獎人——華人女數學家王藝霖和阿根廷數學家Miguel Walsh!
王藝霖是自陶哲軒(2000年)和詹大鵬(2011年)後的第三位獲得該獎的華人,也是首位女性華人得主。
塞勒姆獎給王藝霖的頒獎詞是——
王藝霖因在複分析、概率論和數學物理之間建立了深層次的新聯繫,特別是在Teichmuller理論和Schramm-Loewner演化理論方面的貢獻,而榮獲塞勒姆獎。
Miguel Walsh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數學系教授。
給Miguel Walsh的頒獎詞是——
Miguel Walsh因其在遍曆理論、解析數論及多項式方法的貢獻而獲得薩勒姆獎,其中包括非傳統遍曆平均的收斂定理、乘法函數局部傅里葉均勻性的界限,以及對多樣式上有理點的界限。
擔任這屆評委的陶哲軒,也在第一時間轉發了此消息,並表示祝賀。
王藝霖講解數學的影片,在Youtube和B站上就大受歡迎。
首位女性華人得主王藝霖
塞勒姆獎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管理,每年頒發給在調和分析及相關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年輕數學家。
該獎項以法國數學家拉斐爾·薩勒姆命名,以紀念他作為20世紀偉大分析學家的遺產。
而塞勒姆獎的曆屆得主中,也有多位獲得了費爾茲獎。
陶哲軒表示,「王藝霖揭示了許多新的特徵和方法來研究Schramm-Loewner演化,這推動了複平面中許多重要的隨機結構。我個人非常期待看到她的工作將來如何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
在博士論文中,王藝霖引入了一個稱為Loewner能量的概念,用於量化簡單平面曲線的圓度。
直觀上,Loewner能量能測量曲線偏離完美圓形的程度。
利用這一概念,王藝霖研究了一類獨特的隨機平面曲線,稱為Schramm-Loewner演化(SLE),該曲線模擬了二維臨界格子模型和共形場論(CFT)中的界面。
Loewner能量的引入,使得王藝霖能夠將SLE與泰希米拿理論和雙曲幾何聯繫起來。
尤其重要的是,她發現SLE環測度的作用與通用泰希米拿空間的Kähler勢相一致——這是一個包含黎曼曲面泰希米拿空間作為複子流形的無限維複流形,其中Kähler結構的研究最初受到弦理論的啟發。
她與Fredrik Viklund合作,基於SLE和更廣泛的隨機共形幾何的結果,證明了關於通用泰希米拿空間的新結果。
Fredrik Viklund這樣回憶看到王藝霖論文時的感受——
當王藝霖的第一篇論文出現在我桌上時,我立刻對此感到興奮,並很快開始探索關於Loewner能量的問題。
後來在一個研討會上,她解釋了她在我熟悉的SLE領域和我不熟悉的泰希米拿理論之間新發現的聯繫。這些聯繫美麗、引人入勝,甚至帶有神秘色彩。我知道,這就是我想要追求的方向。
隨後,王藝霖和Viklund開始了一場「緊張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第一篇論文很快就完成了,但第二篇需要更艱苦的工作。在她強烈的審美感引導下,王藝霖希望兩人不僅要取得最佳結果,還要實現最優雅的證明。最終,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回報,完成了或許是我最滿意的論文,」Viklund這樣表示。
在這篇論文中,兩人對Loewner-Kufarev能量和Loewner-Kufarev等式進行了研究。
隨後,王藝霖在與Martin Bridgeman、Kenneth Bromberg和Franco Vargas Pallete合作的最近一篇預印本論文中,將Loewner能量與雙曲三維流形的重整化體積聯繫起來。
這種聯繫暗示了 Loewner 能量的全息原理,令人聯想到由祖安·馬爾丁·馬爾達冼拿(Juan Martín Maldacena)提出的弦理論中對應的AdS3/CFT2猜想。
讓我們期待,王藝霖在未來利用概率方法,在隨機共形幾何的背景下建立更廣泛的全息對應關係。
IHES所長Emmanuel Ullmo也對王藝霖表示了祝賀:「除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外,王藝霖還是研究所非常活躍的成員,是IHES科學活動的推動力。她完美體現了我們在IHES所培養的合作與跨學科精神。」
個人簡介
王藝霖1991年出生於中國上海,中學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中學畢業後,她前往里昂Parc高中,就讀數理預科班。
2011年,她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並先後獲得了巴黎第六大學基礎數學碩士學位和巴黎第十一大學概率與統計碩士學位。
2015年,她前往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讀博,師從2006年費爾茲獎得主Wendelin Werner。
2019年博士畢業後,她又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那裡獲得了C.L.E. Moore講師職位。
隨後,她成為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的Strauch博士後研究員。
2022年6月,她加入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IHES)擔任助理教授,成為由西蒙斯基金會資助的IHES首位享有盛譽的助理教授職位的持有者。IHES招人要求極高,已經有多位費爾茲獎得主。
2025年7月,她將加盟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任副教授。
她的研究處於複分析和概率論的交叉領域,主要關注旨在揭示隨機保形幾何、幾何函數論和Teichmüller理論之間聯繫的主題。動機來自於數學物理。
她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Loewner能量、Schramm-Loewner演化、高斯自由場、Weil-Petersson Teichmüller空間、拉普拉斯算子的行列式、布朗環測度、雙曲空間等。
目前,她是《倫敦數學學會公報》和《倫敦數學學會期刊》的編輯。
另一位獲獎者:Miguel Walsh
Miguel Nicolás Walsh是一位阿根廷數學家,主要研究數論和遍曆理論。
Walsh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2010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獲得本科學位,並於2012年在同一所學校獲得博士學位。
他還曾是伯克利數學科學研究所的成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純粹與應用數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以及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馮·諾依曼研究員。
Walsh曾獲得基爾研究獎學金(Clay Research Fellowship),並曾任牛津大學默頓學院(Merton College)的研究員。他目前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數學教授。
他於2013年獲得MCA獎。2014年因對數學的貢獻獲得ICTP拉馬努金獎(Ramanujan Prize),至今他是這兩個獎項的最年輕得主。
2017年6月,Walsh受邀在2018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展示其研究成果。2021年,他被選為美洲數學大會(Mathematical Congress of the Americas)的全體大會報告人。
2024年,他在邁阿密舉行的數學波會議(Mathematical Waves Conference)上獲得美洲數學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of America)首屆IMSA獎。同年,他還獲得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數學聯盟(Mathematical Union of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的UMALCA獎。
費爾茲獎得主的搖籃:塞勒姆獎
塞勒姆獎設立於1968年,以紀念拉斐爾·塞勒姆(Raphaël Salem,1898-1963)而命名。
塞勒姆是一位數學家,以深入研究傅里葉級數與數論之間的聯繫以及率先將概率方法應用於這些領域而聞名。
他在法國調和分析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他在1963年出版的《Algebraic Numbers and Fourier Analysis》和《Ensembles Parfaits et Séries Trigonométriques》的書籍,以及他與Zygmund共同撰寫的關於隨機三角級數的論文(Acta Math. 91 (1954), 245–301)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該獎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數學學院頒發。薩勒姆獎被視為極具聲望的獎項,許多費爾茲獎得主曾經獲得過此獎。1968年至今,總共有56位獲獎者,其中誕生了10位費爾茲獎得主。
參考資料:
https://www.ias.edu/math/activities/salem-prize
https://www.ias.edu/math/2024-salem-prize-winners
https://yilwang.weebly.com/
https://mathstodon.xyz/@tao/11336517696040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