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指數2024」發佈,中關村示範區穩中有進
11月18日,「中關村指數2024」發佈。結果顯示,2023年,中關村綜合指數329.4,較上年提升19.9個點,體現出中關村示範區穩中有進的總態勢。
創新引領指數增長最快
中關村指數由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聯合編製,已連續13年向社會發佈。中關村指數指標體系由創新引領、產業發展、雙創生態、開放協同、宜居宜業5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35個三級指標構成,以2013年為基期,加權合成綜合指數及五個一級指數,旨在直觀有效刻畫中關村示範區創新發展的新動態、新特點、新趨勢,成為表徵我國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中關村指數2024」結果顯示,綜合指數329.4,較上年提升19.9個點,體現出中關村示範區穩中有進的總態勢。五個一級指數中,創新引領指數478.0,較上年提升72.2個點,增長最快;產業發展指數262.8,較上年提升17.2個點,回升向好;雙創生態指數477.9,較上年提升12.2個點,平穩增長;開放協同指數303.4,宜居宜業指數124.6,與上年基本持平。
中關村示範區錨定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總體呈現出增勢平穩、創新提級、結構向優、動能向新的發展特徵,在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主陣地作用更加凸顯。
北京連續8年位居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首位。中關村示範區依託北京科教資源優勢,加快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彙聚了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在京全國重點實驗室77家、居全國第一。
在外部環境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情況下,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研發創新仍較為活躍,2023年企業研究開發費用4494.1億元,約四分之一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10%。截至2023年底,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約20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98.6件。
中關村示範區已形成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3年,中關村產業發展指數回升向好,達262.8,較上年提升17.2個點。
去年,中關村示範區貢獻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約三分之一、國家高新區總收入的約六分之一。收入結構持續優化,2023年中關村示範區規上企業技術收入佔總收入比重28.5%,佔比較上年提升2.7個百分點;國高新規上企業實現總收入約4萬億元,對中關村示範區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6.6%。人均產出不斷提升,人均收入306.8萬元/人、人均淨利潤32.7萬元/人,分別是國家高新區平均水平的1.5倍、2.2倍。
中關村示範區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萬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集成電路等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上企業實現總收入4.7萬億元,對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增長貢獻率達90.2%,37家企業入選中國軟件行業協會「2024年度中國軟件高質量發展前百家企業」;人工智能處於全球前列,已備案上線大模型(80款)佔全市85%、佔全國35%,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國近五成;集成電路設計收入約佔全國六分之一,車規級高算力芯片國內市場佔有率超三成。
2023年中關村示範區國高新企業1.96萬家;年收入億元以上企業5358家,較上年增加千餘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45家,當年新認定243家。
去年,中關村示範區平均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約141家
2023年中關村雙創生態指數穩步向上,達477.9,較上年提升12.2個點。
中關村示範區持續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彙聚更多高端智力資源。2023年中關村示範區本科及以上學曆人員177.8萬人,佔從業人員比重62.4%;高技能人才10.2萬人,同比增長24.8%。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快集聚,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411人次,佔全國(含港澳台)的28.8%,助力一批人工智能、機器人、合成生物等前沿領域科研成果在中關村示範區落地轉化。
硬科技創業特徵凸顯。2023年中關村示範區新設科技型企業51497家,平均每天新設科技型企業約141家,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等新興領域新設企業數量實現30%左右的快速增長。企業獲得股權投資額約1000億元,其中約85%投向硬科技新賽道,人工智能領域獲得股權投資額佔中關村示範區的近三成,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萬物等獲得數億美元投資;醫藥健康領域獲得股權投資額約110億元,主要覆蓋小分子藥、mRNA藥物、細胞療法等細分賽道。
中關村示範區聚焦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形成了全鏈條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截至2023年底,北京擁有7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3家標杆孵化器、51家國家技術轉移機構,以及2100餘家備案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成果孵化轉化成效明顯。中關村示範區通過推廣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模式、開展中關村「火花」系列活動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2023年中關村示範區企業輸出技術合約65275項、技術交易成交額6837.7億元,均同比增長10%以上。截至2023年底,北京孵化機構在孵企業10602家,累計畢業企業30760家。2023年中關村示範區新晉獨角獸企業26家,85%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硬科技領域,其中智譜華章、中科富海、思謀科技等4家源自清華、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
中關村示範區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10622家
2023年,中關村開放協同指數達303.4,受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略有小幅波動。截至目前,中關村示範區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10622家,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設立了通州、懷柔、天津、燕郊等分中心,京津冀國家高新區聯盟、京津冀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盟相繼成立。
去年,中關村宜居宜業指數走勢較為平穩,達124.6,較上年提升0.5個點。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深入推進,部市聯合印發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4項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措施已全面落地,部市出台50餘項配套政策,為國家在重點領域改革試點進行了壓力測試,其中基礎研究稅收政策試點、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等試點政策已在全國推廣。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穆榮平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圍繞科技製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的先行實踐者和未來引領者,未來要更加註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更加註重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加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建設,以數字化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宇蕾表示,中關村在「十五五」要做好謀篇佈局,瞄準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總目標,著力打造全球領先的原始創新策源地,率先實現基礎前沿領域領先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著力建設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構建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服務體系;著力培育世界一流的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科技型企業群體。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