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楓」景 平安浙江丨浙江紹興基層治理展現新作為

  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紹興諸暨市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層社會治理經驗「楓橋經驗」。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近年來紹興積極通過建立多元化解機制、創新治理模式等多種舉措,推動「楓橋經驗」與時俱進,在基層治理創新方面交出新答卷。

  「我們統籌了公安、法庭、綜合執法等15類部門力量進駐社會治理中心,實現了矛盾糾紛一次性化解率同比上升25.2%。」諸暨市社會治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23年「‘一站式、一碼管’綜合解紛工作法」獲評全國「楓橋式工作法」以來,諸暨通過出台規範、強化研判、源頭化解,持續提升「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在鎮街一級的服務力。

  在一起醫療糾紛案中,患方因認為是基層診所診療問題導致患者死亡,要求70%責任賠償。諸暨市醫療糾紛調委會通過「面對面」與「背靠背」相結合的調解方式,既查明事實真相,又充分照顧雙方情緒,最終促成雙方和解。

  此外,諸暨還建立了醫療糾紛風險金製度,有效提升了醫患糾紛化解效率。

  基層的多元共治離不開社會各界力量的廣泛參與。

  2024年,越城區在浙東運河文化園打造了紹興全市首個生態聯勤警務站,以生態警務為指引、以運河保護為抓手,建立了警務站網絡,實現大運河紹興段全覆蓋。警務站綜合運用「無人機+」技術手段,開展立體化巡防,有效打擊非法捕撈、非法排汙、虛假檢測等違法行為。

  浙東運河生態聯勤警務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支由船老大組成的生態義警隊伍——船老大在清理河面的同時,成為水系生態保護的守護者。當地依託「可視化巡查指揮調度」系統,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充分發揮船老大「人熟、地熟」的優勢,實現對水域生態數據的全面採集與實時分析。(郭妍廷 楊錚/圖文)

【責任編輯:郭妍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