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揭牌,我國麋鹿總數已達1.4萬隻
11月19日,麋鹿保護研討會暨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揭牌,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鹿類動物學術委員會成立。由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製作的《麋鹿四季》自然影片進行公開發佈。
我國已建立94個麋鹿遷地保護種群
角似鹿、臉似馬、蹄似牛、尾似驢,俗稱「四不像」的麋鹿是中國特有的大型草食動物。記者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看到,數十隻麋鹿正在悠閑地散步、曬太陽、吃牧草,公鹿漂亮的鹿角尤為顯眼。
「目前中心約有160只麋鹿,秋冬季,麋鹿的主要任務是進食,目的是儲能過冬。」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主任白加德說,這一階段正好是母鹿的懷孕季,它們通過進食增加營養。12月初到明年2月初,大家還可以看到麋鹿脫角的景象,這是鹿科動物的重要特徵。
1985年,北京市在南海子成立了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隸屬於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首次實施了中英兩國麋鹿重引進項目,製定並實施了麋鹿種群複壯、遷地建群、野化放歸「三步走」戰略,開展了繁育保種、飼養管理、疾病防控、遷地建群、棲息地恢復、野外放歸、遺傳多樣性評估等科技攻關,為麋鹿保護作出了突出貢獻。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立了94個麋鹿遷地保護種群,麋鹿總數達到1.4萬隻。江蘇鹽城、湖北石首、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內蒙古大青山等地成功實施麋鹿野化放歸,建立起穩定的野外種群,種群數量達5000餘隻。
「2007年,我們從南海子引入了10只麋鹿,現在通過繁育總數已經達到42只,目前它們在承德市圍場縣木蘭林場生活,很適應當地的環境。下一步,我們希望擴大它們的棲息地,嘗試野化放歸。」河北省林草局野保濕地處相關負責人梁麗霞說。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裔飛說,麋鹿是典型的濕地物種,山西也計劃在大同桑乾河濕地引入一些麋鹿,進行保護。
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鹿類動物學術委員會成立
2023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複依託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設立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依託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成立,旨在提升濕地生態系統旗艦物種——麋鹿保護研究水平,統籌推進全國麋鹿等鹿類動物種群科學保護管理。
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重點開展麋鹿繁育、科研、救護、宣傳等工作,推動建設麋鹿種群監測平台、開放共享科研平台、國際合作交流平台、生態保護教育平台、麋鹿遺傳資源基因庫等,不斷提升麋鹿等鹿類動物科學保護水平,成為麋鹿等鹿類動物國內外科研創新、合作交流的世界級平台。
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鹿類動物學術委員會今天成立,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研究員擔任,委員們來自國內外鹿類動物科研方面的優秀研究人員和管理者,該委員會是麋鹿等鹿類動物科研創新的高端智庫。
未來,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將和全國各保護區等一道,按照麋鹿及棲息地生態系統建設、麋鹿基因庫建設、麋鹿種子群建設的部署,重點開展完善麋鹿野外保護網絡、強化種質資源管理、提升科研監測能力、深化自然資源教育、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以前沿技術能力引領麋鹿保護研究,持續開展麋鹿保護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攻關,創造一批可落地、可應用轉化的科研成果,為麋鹿種群保護的科學化、精準化、智慧化建設與管理提供科技支撐。
《麋鹿四季》自然影片發佈
當天,由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製作的《麋鹿四季》自然影片公開發佈。《麋鹿四季》自然影片包括《鹿王爭霸》《小麋鹿誕生》《秋日麋影》《欣欣向榮》《麋鹿四季》等五集,總時長120分鐘,每集約25分鐘。影片以四季更替為時間脈絡,講述了北京麋鹿苑中發生的麋鹿與濕地的自然故事,展示了濕地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據白加德介紹,《麋鹿四季》影片拍攝曆時8年。其間,《鹿王爭霸》已於2018年在央視九套播出,《鹿王爭霸》《小麋鹿誕生》兩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麋鹿春季產仔和夏季相親戀愛的故事。2023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又拍攝了麋鹿冬季脫角生茸的過程和秋季集群生活與儲能過冬的生活習性。
為傳播中國麋鹿等野生動物保護的故事,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決定,將《麋鹿四季》自然影片通過協議授權方式,免費授權給有意傳播的宣傳媒體,面向社會大眾開展公益播放,授權期限為五年。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