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落葉冰箱貼火了,背後有何故事?專訪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
「我們根據館內一年四季的景色設計了對應的冰箱貼,看,這裏有一隻貓,冰箱貼是不是顯得更生動、更有溫度了?」在北京藝術博物館的萬壽郵局里,館長陳靜的手撫過貨架上的熱門冰箱貼,一一向記者介紹。
繼國博鳳冠冰箱貼、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天宮藻井冰箱貼爆火之後,觀眾又「盯上了」北京藝術博物館的流沙落葉冰箱貼。
上午臨近11點,文創店依然有人在排隊。「之前西洋門流沙落葉款冰箱貼沒貨了,今天新到一批貨,觀眾在排隊購買。熱銷的乾隆禦碑亭流沙落葉款冰箱貼已經不限購了。」設計師表示。
記者看到,不少年青人走進文創店,直奔流沙落葉冰箱貼,拿起來反復觀賞、拍照。一對老人拿著手機里保存的西洋門流沙落葉款冰箱貼和金玉滿堂冰箱貼照片,反復向店員確認款式。「我們不懂這個,但孩子們最近很喜歡,所以來看看。」
每天空運到貨,熱銷款一天最多賣1500個左右
陳靜介紹,10月28日,北京藝術博物館的兩款流沙落葉款冰箱貼——乾隆禦碑亭流沙落葉款冰箱貼和西洋門流沙落葉款冰箱貼正式上架。其中,乾隆禦碑亭流沙落葉款冰箱貼由乾隆禦碑亭、無量壽佛殿、西洋門及三百多年樹齡的銀杏樹組成。西洋門流沙落葉款冰箱貼則截取了萬壽寺內獨特的西洋門景觀,還特意加上了廣受遊客喜愛的「館寵」奶牛貓糖糖。
小小的背景框內,「銀杏葉」與流沙結合,輕輕一晃,「金沙」和銀杏葉緩緩落下,秋日萬壽寺美景就定格在了小小的冰箱貼中。
「這兩款冰箱貼都取材於館內中路的第六進院落,是建築集群的院落。乾隆禦碑亭、無量壽佛殿和西洋門三大建築都在這裏,旁邊正好有兩棵清康熙時期移栽的銀杏樹,前面還有假山,構成了第六進院落的整體景觀。」陳靜說。
上架第一週,冰箱貼的銷量如常,第二周即進入11月初,冰箱貼突然火了起來,兩款冰箱貼都出現了短暫的斷貨情況。
陳靜介紹,「剛開始產量沒有那麼多,我們以滿足觀眾需求為主,先保證每天來館的前200名觀眾能夠買到,每人限購一個。之後與廠家聯繫,慢慢增加產量,每天放出1000個,每人限購5個,到11月15日,這款乾隆禦碑亭流沙落葉款冰箱貼已經不限購了,產量能夠充分滿足來館觀眾的需求,最多一天能賣1500個左右。」
一起被帶火的還有4月份就已上架、以玉蘭花為元素設計的金玉滿堂鏤空冰箱貼。陳靜介紹,這款冰箱貼之前就很受觀眾喜愛,是館內的「斷貨王」。該冰箱貼對4月份館內玉蘭盛開的景象做了高度還原,同時有摺疊設計。「正因為上半年經歷過一次爆火,這次我們才能更加從容地應對。觀眾來買文創,說明認可博物館的文化和產品,我們就應該儘量滿足大家。」陳靜表示。
設計師向記者介紹,冰箱貼爆火之後,為滿足觀眾需求,飛機每晚從深圳起飛,產品次日早上到達大興機場,再盡快運到北京藝術博物館上架售賣。「連續幾天我們都是循環運轉,8小時的空運確保觀眾能買到心儀的冰箱貼。」
冰箱貼火爆與季節性因素有關
在陳靜看來,兩款冰箱貼的火爆,除了當下博物館熱、文創熱的背景,也有一定季節性因素。
「冰箱貼變火的時候,正好館內銀杏葉也進入了最佳觀賞期。外面的銀杏葉都快掉光了,館內銀杏樹正好處於最美的時候,適合觀眾來觀賞、拍照。」她說。
宣傳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起初,我們本來打算推薦館內的銀杏美景,順手把新上的冰箱貼一起發在公眾號上,文創團隊也同時發了社交平台,正好趕上北京的銀杏季,引發了公眾的大量關注。」
冰箱貼火爆之後,隨之而來的是第六進院落建築成了熱門打卡點。記者看到,上午,院落的銀杏樹旁站滿了人,觀眾們駐足拍攝高大的銀杏樹,主動和乾隆禦碑亭、西洋門等合照。也有觀眾拿著新買的流沙落葉冰箱貼,放在佈滿銀杏葉的地面上,尋找最佳角度拍照。
「萬壽寺經過五年大修,遠離了公眾視野,一些觀眾其實並不瞭解萬壽寺。因為一款文創,他們走進北京藝術博物館,卻有意外收穫。」陳靜說,看到有觀眾評價「沒想到三環里有這麼美的博物館,小而精、美而全,展覽和藏品都很好」,作為館長,她很開心。
不可避免,一些觀眾是單純為打卡文創而來。但陳靜表示,博物館為觀眾提供的不只是冰箱貼,更有萬壽寺的歷史和文化、博物館豐富的藏品與展示,這些或許會為觀眾們帶來驚喜。「比如,產量一時跟不上,我們要用服務來彌補,留好觀眾的聯繫方式,到貨後第一時間通知他們或者郵寄。觀眾在文創店買完產品後,工作人員也會推薦館內的建築和展覽。我相信,肯定會有一部分觀眾來了之後,被博物館內的文化所吸引。」
「不論是博物館的展覽、環境、服務,還是其他一些體驗性活動,我們希望,觀眾來了之後,能有更多的獲得感。」陳靜說。
「場景化」是博物館文創的優勢所在
什麼樣的文創能夠打動觀眾?在陳靜看來,博物館文創要有「深度」「美度」和「溫度」。不論是鳳冠的精緻、天宮藻井的獨特,還是禦碑亭、銀杏葉所蘊含的中式傳統美學,都貼合了現代人的審美。
「在流沙落葉冰箱貼里,除了美景,你能看到貓,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這使得文創有了溫度和生命力。冰箱貼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最近成了寵兒,正是因為越來越注重深度。」
博物館文創也需要具備生活化、場景化、精品化和一體化的特徵。「博物館文創取材於博物館的文物、建築或者文化IP,比如萬壽寺的福壽文化,既有具象的元素,也有一些無形的文化內涵。不論哪些元素,都要貼合現代人的需求和審美。而且,冰箱貼在生活中方便攜帶,價格不高,作為禮物很有意義。在博物館購買文創,能夠找到場景打卡拍照,有利於二次傳播,這也是博物館文創的優勢所在。」
「博物館文創要走精品化路線,不能粗製濫造,要經過深度思考和研究。」陳靜說,設計師懂設計,懂美學,懂市場和觀眾,而博物館人懂自己的文化,瞭解文物或場景背後的故事,二者必須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館內的研究人員會定期和設計師團隊交流想法,選擇適合開發、傳播的IP形象,設計完之後再進行篩選,進行下一步樣品審核,只有各方面質量把關合格,才能把文創送到觀眾面前。
「最後,文創和博物館要形成一體化、相輔相成的關係,好的博物館吸引人們走進文創店,文創又能讓博物館活起來,幫助講出文物背後的故事,這樣才能夠讓博物館和文創長久地‘火’下去。」陳靜說。
談及下一步的計劃,陳靜表示,目前正在和文創團隊討論冬季推出的文創產品。「圍繞館內的文化景觀、福壽文化、貓等設計,也會在館內豐富的藏品上多下功夫。總之,不要沉浸在一款產品里,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出爆款來回應觀眾的喜愛。」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