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舉槍、寶黛互毆…AI「魔改」經典,到底是創新還是褻瀆?
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邊雪
「0幀起手」。在經過AI(人工智能)「二創」之後,《甄嬛傳》變成槍戰片,《西遊記》中唐僧和女兒國國王擁抱親吻,《紅樓夢》劇情變武打戲,《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戴上墨鏡指點沙場……
2024年,被廣泛認為是「AI影片元年」。隨著AI影片生成技術的不斷成熟,在各大短影片平台上,使用AI生成創作的各類短影片變得火熱,部分畫面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對於經典影視作品的二次創作開始「爆發」。通過AI技術對經典IP作品進行「魔改」,是一種創新還是對原著的褻瀆?引發了網民的廣泛討論。
通過AI進行「移花接木」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近段時間,知名傳染病學專家張文宏的容貌和聲音被商家通過「AI換臉」移花接木,在網絡上帶貨,有不少老年人掉入「陷阱」。
12月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發佈《管理提示( 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影片以假亂真、「魔改」經典現象頻發,要求短影片平台進行排查清理。
AI「魔改」影片興起,帶來了哪些新的問題?創作者對影視作品進行「二創」是否面臨法律風險?AI技術進步的背後是否存在「邊界」?封面新聞記者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調查,並邀請了業內相關專家和律師,請他們進行解讀。
AI「魔改」經典影視劇
廣電總局出手管控
近段時間,在短影片平台上,一些AI生成的影片吸引了不少網民關注。其中,一些經典影視作品的畫面,在經過AI二次創作「魔改」後,得到了大量點讚。
被「魔改」的影視作品中,四大名著和《甄嬛傳》中的影片畫面較多。例如,《西遊記》里,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終成眷屬」,擁抱親吻,大師兄孫悟空騎著電單車揚長而去;《三國演義》中,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戴上了墨鏡指點沙場;《紅樓夢》里,黛玉、寶玉話不投機就大打出手,黛玉還能徒手倒拔垂楊柳;熱門影視劇《甄嬛傳》中,甄嬛更是一言不合就舉槍……
這些影片,通過AI工具對原有影片內容進行了重新剪輯、配音,改變劇情走向,讓觀眾覺得十分新鮮好玩,瀏覽量、點讚量、轉發量頗高,有網民表示「這才是原版」。但同時,也有網民擔憂,這樣的「魔改」劇情,會對大眾認知造成衝擊,認為經典不應該被胡亂改編。
12月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發佈《管理提示(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影片以假亂真、「魔改」經典現象頻發。這些AI「魔改」經典包括《甄嬛傳》變身「槍戰片」,《紅樓夢》改成「武打戲」,孫悟空騎著電單車揚長而去等。這些影片為博流量,毫無邊界褻瀆經典IP,衝擊傳統文化認知,與原著精神內核相悖,且涉嫌構成侵權行為。
《管理提示》要求,各相關省局督促轄區內短影片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視劇的短影片,並嚴格落實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審核要求,舉一反三,對各自平台開發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進行自查,對在平台上使用、傳播的各類相關技術產品嚴格準入和監督,對AI生成內容做出顯著提示。
AI影片加速發展
換臉配音等以假亂真
2023年,AI開始「爆發」。2024年,AI不斷創新突破,技術出現了巨大進步,新業態持續湧現,在影片生成大模型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今年2月,OpenAI發佈文生影片模型SORA,AI影片在解像度、畫面真實度、時序一致性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給人強烈震撼。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外多家技術公司開始佈局AI影片。今年,我國的即夢、可靈、海螺等AI平台不斷推出新的影片生成技術,表現亮眼,其效果已經超越近期才對外開放使用的SORA,在全球處於「第一梯隊」。封面新聞記者在多個平台測試發現,國內AI平台的文生影片、圖生影片、對口型配音的畫面表現力和真實度,在某些場景下,足以「以假亂真」。
在此基礎上,不少APP也開發了簡易的「AI一鍵生成」功能,用戶將所需創作的圖片、影像、音樂導入後,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專屬的作品,生產出高清晰度、高畫質、真實感強的新作品。
但是,這樣的AI技術,在方便創作者進行內容生產的同時,也出現了上文中的AI「魔改」現象。同時,有商家利用AI換臉等手段,在網絡上謀取利益。
前段時間,知名傳染病學專家張文宏,就被商家通過AI換臉、合成人聲做成影片,在網絡上「直播帶貨」銷售一款蛋白棒,使不少老年人信以為真。對此,12月12日,張文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這樣的賣貨帳號不止一個,且一直在變,他已多次向平台投訴。「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特別是有些對AI不是很熟悉的、年紀較大的市民,就很容易相信。」除此之外,張文宏也考慮求助警方,但對方看不見、摸不著,經常更換帳號,很難找到準確的報警對象。
張文宏的遭遇,並不是首例。去年,在江西上饒,68歲的丁奶奶刷影片陷入「假靳東」騙局。丁奶奶在網上刷到假冒靳東的影片,相信是靳東本人發佈的,給其發私信刷禮物,3年時間刷了3萬餘元。
今年國慶,「雷軍」在網絡上犀利點評堵車、調休、遊戲等熱門話題,引發網民熱議。但事實上,這些內容與雷軍並無關係,而是有人通過AI配音製作。
據《2024人工智能安全報告》顯示,2023年,基於AI的深度偽造欺詐增長了3000%;2024年上半年,AI詐騙案案值已超過1.85億元。
12月15日,騰訊官方內容安全溝通站點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發佈消息稱,微信從速從嚴打擊了一批利用AI仿冒知名人士進行不當營銷、惡意博取流量的違規行為,並針對相關情況開展專項治理,截至目前,累計處置內容532條,關閉帳號209個。
封面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台,也對AI生成影片進行較為嚴格的審核,除了在畫面中標註提醒類文字外,還對一些影片進行限流處理。
AI技術的「邊界」在哪?
專家:應提前做好風險控制
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相關領域發生深度變革。關於AI「魔改」類的影片,網民也是各持己見。有網民認為AI二創「魔改」,很有創意,只是為了「圖一樂」,通過新技術重新「解讀」了經典,不應太過苛責。也有網民認為,AI的不合理的創作,是對原著作品的一種侵權,涉及法律風險。
AI技術的「邊界」在何處?應當從哪些方面出發更好規範AI技術發展?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桑治耀教授認為,AI只是一個技術工具,關鍵在於使用者要有對信息本源的價值判斷,政府、平台、企業需要提前做好風險控制。
桑治耀說,政府部門可以對AIGC的內容進行適當管理,「如果是涉及偏公益、普及、教育意義的信息,由於會影響大眾判斷,政府可以通過政策進行引導。」同時,政府也應當加大對AI技術上遊公司的監管,保證全鏈條的透明度。
針對AI技術源頭公司,桑治耀認為,企業本身也需要加大對技術的管理,「企業可以嘗試通過技術,給影片打上‘AIGC生成甄別標籤’並永久留存,這樣可以更明顯地提醒大眾。」他還建議,AIGC影片要能溯源,企業可通過區塊鏈等方式,為影片打一個AI生成的標記,平台可以通過該標記能夠找到背後的數據模型,溯源後起到管理用戶的作用。
「我認為相關AI軟件在使用前,可以考慮通過合約的方式來進行使用者行為的限制,比如使用者在使用軟件過程中,對作品版權進行限制,如果用AI生成了作品,可以要求使用者不能夠進行商業化、不得生成違法作品等條款,通過對生成內容進行預先設定,以合約的方式來限制他人對原作品的濫用。」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英特信律所律師黃小洵表示。
「培養用戶的相關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我們現在面臨與AI相關的領域越來越多,很可能個人就成為AI作品的創作者。在相關技術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其實有一個認知,如果回溯版權法的整個發展歷程,每當面臨新的技術,就會產生新的作品形式,公眾其實都會產生一種新的法律認知。」黃小洵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當前非常有必要來提高公眾對AI相關產品使用的法律意識,因為人工智能涉及的問題很廣,比如AI在進行學術研究過程中,同樣會引發相關的倫理問題,但很多AI工具的使用者法律意識都是很模糊的。
AI「魔改」涉及法律風險
律師:惡搞或侵犯原作品著作權
AI換臉、AI「魔改」,是否會觸犯相關法律?AI作品是否能擁有自己的版權?對此,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用AI技術「魔改」原作品,在多個關鍵特徵上與原作品具有極高相似度,甚至褻瀆、玷汙原作品,從而符合「接觸」和「實質性相似」的侵權判定標準,平台侵犯了原作品的複製權、改編權等著作權。若AI「魔改」原作品,在構成侵權的情況下,AI衍生的作品因自身的違法性導致其不享有版權。
封面新聞記者查詢民法典時發現,AI換臉技術涉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多種權利。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醜化、汙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侵犯他人肖像權的方式,製作、使用、展示他人肖像。利用AI換臉技術製作虛假的肖像,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可能會引發侵權糾紛。
「用戶利用AI換臉技術偽裝,導致被偽裝人的肖像權等權利被侵權,或導致其他人的感情和財產大量受損時,平台在未盡到合理審核義務、未有效規製該類行為發生的情況下,需要承擔一定的幫助侵權,甚至直接侵權的法律責任。」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青表示,但是,除非平台故意為之或協助詐騙人進行詐騙行為,否則很難認定平台構成詐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