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養老產業如何注入新動力? 杜鵬:加強政策人才跨區域聯動
新京報訊(記者馮琪)今年是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十週年。如何形成養老服務產業的集聚效應,為養老產業注入新的動力?12月20日,在由新京智庫和三河市康養產業協會聯合舉辦的京津冀養老協同發展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分享了對於「區域協同發展與養老服務產業集聚」的思考。
養老服務產業集聚也是養老服務產業高質量的戰略需求,而區域協同發展是實現養老服務產業集聚的關鍵支撐。京津冀養老服務產業集聚,立足京津冀三地各自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定位,實現養老服務產業資源在整個區域內的優化配置和高效集聚。
在這個過程中,京津冀各自有著怎樣的定位?杜鵬分別進行分析。北京集聚了優質的養老服務資源、醫療衛生資源、專家智庫資源、養老服務人才和活躍的老年消費群體,創新推動養老服務產業全鏈化、高端化、馳名化;天津發揮環京區位優勢和土地、人力要素優勢,發揮大健康產業和中醫藥產業等產業優勢,發展醫養康相結合的養老服務產業。河北發揮環京區位優勢和土地、人力要素優勢,承接京津跨城養老需求,具備生態環境和旅遊產業等基礎,有條件做大做強康養旅居產業。
據悉,過去十年中,大量政策出台,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政策機制框架基本形成,養老服務產業的集聚獲得很大發展。同時杜鵬指出,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體制機制的障礙仍然存在,目前京津冀養老服務產業聚集仍然處在由政策高度驅動,以滿足北京老年人異地養老需求為主的發展初期階段,在管理政策、項目合作、人才培訓這些方面初步建立了聯動機制,但是有待創新研發。
二是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仍需要加強,京津冀均存在養老服務人才缺口大、層次低、流失率高等結構性問題,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流動的壁壘需進一步破除,對京津冀外籍人才的吸引聚集需進一步加強。
三是京津冀養老服務產業差異化仍有不足,三地之間的養老服務產業轉移以北京向環京周邊單向轉移為主,實質上缺乏由產業鏈分工協作內在需求驅動的產業轉移佈局,導致三地產業核心競爭力界限區分不清,供給內容同質化程度高,難以有效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對於京津冀養老服務產業集聚的未來發展路徑,杜鵬也提出了可借鑒的經驗和建議。在政策跨區域聯動方面,杜鵬建議,加強政策供給,為養老服務產業在京津冀區域集聚提供土地供給、資金保障、稅收優惠、金融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和便利,推動京津冀區域養老服務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圍繞獎補機制、待遇結算、服務標準、監管評估、信息平台、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入建設京津冀養老服務政策互認互通機制。
在人才的跨區域流動方面,杜鵬提出,加大區域人才培養培訓和合作交流力度,引導冀蒙及中西岸地區養老服務技能人才持續輸入,鼓勵相關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就業創業,並給予待遇保障和職業發展空間。深化產教融合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通過對口培養、減免學費、共建實訓基地、設置現代學徒製等方式開展校企合作,將京津冀區域教育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在服務跨區域選擇上,杜鵬認為,可以打造養老服務產業區域聯盟,構建形成定位準確、分工明確、功能互補的京津冀養老服務產業集群,推動養老服務產業全鏈條發展。鼓勵依託區域資源優勢發展健康養老、旅遊養老、田園養老、智慧養老等特色養老服務產業。加強優勢企業和優勢品牌培育,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形成具備品牌優勢、輻射更大範圍的優質養老服務產業。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