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給博物館糾錯的公眾期待
【#讀懂給博物館糾錯的公眾期待#】日前有媒體報導,有觀眾反映成都三家博物館在標識、展板文字及文物信息等方面存在不準確的問題,而記者調查後發現,確實存在一些錯別字、用字不準確、中英文標識不一致、介紹不準確的問題。
比如對於某博物館對恐龍的介紹,中文版寫著產地為「四川自貢大山鋪」,而對應的英文卻寫的是「Beibei,Chongqing」(重慶北碚);展板上明代典籍《天工開物》誤寫為「《天宮開物》」;某博物館的參觀券上將「仕女擁衾圖」寫作了「侍女擁衾圖」,等等。
嚴格來講,這些錯誤談不上多嚴重,或許是疏於校對、檢查而出現的一些細節問題,而且有些其實已經被糾正。但是,人們對博物館總是有特別的期待——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教育場所,理應精益求精,儘量確保準確。
近些年博物館出錯的問題確實時有發生。比如2023年常州一博物館門前石刻英文拚寫出錯,把英文單詞ladies打成了ladides;2022年,有遊客發現杭州一博物館標識牌將「小心地滑」翻譯成了「Slip carefully」(小心翼翼地滑);2017年,有網民發現陝西一博物館多處標識錯誤,後來館方已召開管理工作會議專門整改。
這當中,一方面有工作不夠謹慎細緻的緣故,另一方面,則是近些年博物館大熱,遊客數量暴漲,觀眾也越來越「專業」了。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2.9億人次,創下了歷史新高,客觀上讓博物館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被反復審視的可能。
既然如此,博物館也不妨抱著開放的態度,打開門辦館,歡迎社會各界的「挑刺」。其實很多糾錯,也能變成一種知識和意見的交流。
比如有遊客在成都一博物館發現,「骨箭簇」「銅箭鏃」同時存在,似乎同一個文物有不同的名字,故而提出質疑。後來博物館解釋,觀眾所提到的兩個字有通用的情況,但為避免混淆和產生誤解,館方決定將文字統一為使用「鏃」,接下來將進行替換。可見,這種挑錯還有知識普及的功能,或許解決了不少人頭腦里的疑問。
所以,博物館不妨借此機會,拉近與遊客的距離,不斷完善標識的準確度。前面提到陝西某博物館的案例,在被糾正錯誤後,館方表示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監督批評,並稱「凡是在博物院內發現類似錯誤,一經核實,我院將獎勵小雁塔登塔票兩張」,這種態度就頗值得肯定。
另外,考慮到如今遊客數量越來越多,博物館不妨成立專門的糾錯機制,可以在第一時間收集遊客意見,對此做出充分回應,並及時對錯誤予以糾正。通過良性的互動,博物館和遊客共同維護知識的正確性和權威性,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這也是糾正博物館標識里的公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