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黃金通道」活力湧動

跨越伶仃洋、連通粵港澳,「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近期車流滾滾,一派繁忙。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車流累計超過750萬人次和156萬輛次,同比數別增長23%和31%,兩項數據均創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以來歷史同期新高。
一橋飛架三地,碧海變通途。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黃金通道」,車暢、貨興、人旺,迸發出強勁的經濟活力。
「北上」客流快速增長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負責人介紹,快速增長的港澳「北上」客流,成為推動口岸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政策不斷推進,港珠澳大橋成為節假日期間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熱門通道之一。
今年第一季度,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港澳單牌車達到88萬輛次,同比增加34%,是自2023年「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相繼實施以來,單季度首次突破80萬輛次。在「北上」單牌車的帶動下,經口岸出入境港澳居民數量迎來快速上升,今年前3個月,邊檢部門共查驗出入境港澳居民超過410萬人次,佔口岸總客流54.6%。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港珠澳大橋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36.5萬人次,車輛超7.5萬輛次,同比數別增長34%、39%,同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4月6日假期最後一日,口岸出入境車輛首次突破單日2.6萬輛次,今年第三次刷新單日歷史最高紀錄。
香港居民陸先生在清明節假期自駕「北上」。他帶家人到廣州玉德堂陵園祭拜先人、與親友團聚之後,前往粵北清遠體驗壯族瑤族風俗,觀賞梯田花海、共享菜園、非遺牆繪等。
澳門居民丹恩先生也選擇自駕「北上」,帶著一家三口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境。「這次趁著清明假期,專門帶小朋友回中山祭祖,順便去廣州和佛山這些周邊城市踏踏青,體驗很好。」他說。
「南下」旅遊熱度高漲
港澳居民熱衷「北上」消費,內地居民「南下」旅遊熱度高漲。隨著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持續擴容,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政策落地實施,圍繞港珠澳大橋打造的「一程多站」大灣區旅遊產品廣受青睞。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持港澳旅遊簽注通過港珠澳大橋的內地旅客數量達150萬人次,同比增長14%。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粗略統計,清明小長假期間香港旅遊業生意增長15%至20%,特別是大灣區短途旅客增加不少。
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期間,持港澳旅遊簽注通過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內地旅客數量達4.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3%。來自山東的林先生在小長假赴廣東旅遊,將港珠澳大橋遊列為了「必選項目」。「港珠澳大橋遊是一次難忘的旅行體驗,它將帶你領略世紀工程的震撼與魅力,感受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無論是建築愛好者、科技迷還是普通遊客,都能在這裏收穫滿滿的感動與驚喜。」他說。
出境遊不斷升溫,入境遊同樣火熱。今年第一季度,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外籍旅客超12萬人次,同比增長22%,創歷史新高,其中免簽入境的外籍旅客超2萬人次,同比增長122%。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年清明假期相比,今年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客流車流高峰時段更早、時間更長、峰值更高。
便捷通關持續升級
面對日益增長的車流量、客流量,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持續推動口岸軟硬件升級,推進實施車輛「一站式」查驗系統升級、「貨改客」通道改造、新型查驗設備應用等舉措,以科技賦能不斷提升口岸通行效能。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旅客通關查驗方面,該站建成並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查驗新模式,針對隨車通關老人、小孩數量增多情況,創新使用移動查驗模式,有效提升通關效率。
不斷優化的通關政策和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為跨境物流及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港珠澳大橋日益成為大灣區的「經貿新通道」和物流「大動脈」,帶動內地與港澳之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通。
如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貨物收發地覆蓋31個省份,每天有近100萬個包裹從港珠澳大橋進出,通達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珠海公路口岸不僅承接了跨境直購出口、一般貿易出口等業務,還成為全品類鮮活食品供港澳的重要門戶。
同時,港珠澳大橋與港澳機場、周邊港口、特殊監管區域以及物流園區的聯動更趨緊密,大橋口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截至2024年底,經大橋口岸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1萬億元,2024年度經大橋口岸出口紡織服裝、家用電器、手機、電動汽車貨值分別增長了51.1%、43.3%、34.7%和6.6%,「黃金通道」活力湧動。(本報記者 汪靈犀)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9日 第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