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一題:智能回收系統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玲麗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環境保護署於二○二○年十一月推出「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首先在「綠在區區」數個設施設置智能回收箱,試驗有關系統的應用情況,並於二○二三年三月起逐步於住宅、鄉村、商場、大學及政府場地設置智能回收箱。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全港各區智能回收箱的回收量為何,並按回收物種類列出分項數字;
 
(二)會否定期檢視各區智能回收箱的回收數據,並適時增加智能回收箱數量;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會否增加回收基金對智能回收箱相關項目的資助金額;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會否制訂長遠的環保回收宣傳及教育計劃;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在二○二○年底推出「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測試以物聯網技術連繫的智能回收設備在本地的應用,以提升社區回收服務的效率。自二○二二年中起,先導計劃逐步增加應用點,並擴闊技術測試範圍,以累積經驗,為訂定智能回收系統在本地應用的長遠發展方向作參考。現階段的智能回收系統包括智能回收箱、智能磅、自動禮品兌換機,以及配套設施(包括可支持「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的中央數據系統及於本地應用及具兼容性的系統平台)。就郭玲麗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自二○二二年底起,先導計劃於部分「回收環保站」及「回收便利點」設置智能回收箱,並於二○二三年三月起陸續進駐公共屋邨、私人屋苑、鄉村、商場、大學及政府場地等。至今,設置於76個地點的智能回收箱已全數投入服務,市民反應正面,回收量亦逐步增加。截至二○二三年底,76個地點的智能回收箱每日合共收集約3 550公斤回收物,分類如下: 
 

回收物種類 紙張 金屬 膠樽 其他塑膠 玻璃樽 總回收量
每日回收量(公斤) 1 700 300 560 540 350 3 550

註:各地點的智能回收箱所收集的回收物種類因應設置地點的要求略有不同,由兩種至五種不等。
 
(二)自先導計劃開展以來,環保署持續監察智能回收系統在不同地點的使用情況及回收數據。現時,我們正進行先導計劃的中期檢討,初步結果顯示智能回收系統運作大致暢順,智能回收箱所收集的回收物的質量較傳統回收箱好,公眾的反應亦正面。我們會因應中期檢討的結果,適當地對先導計劃作出微調,例如調整設置智能回收箱的地點,以及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增加智能回收箱的數目等。 

(三)現時,先導計劃由環保署運用現有資源推行,未有涉及回收基金等資助。我們會在檢討先導計劃及訂定智能回收系統在本地應用的發展策略時一併考慮智能回收系統(包括智能回收箱)的應用範疇、在整體社區回收支援策略中的角色、系統布局和規模、成本效益和經費來源等。 

(四)環保署一直致力推廣全民減廢,教育市民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為加強減廢回收的宣傳教育及實地社區回收支援,環保署於二○一八年成立「綠展隊」,深入社區提供外展服務,通過即場指導和現場示範,長期且恆常地教育公眾源頭減廢的重要性,鼓勵公眾實踐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向社區傳達最新的減廢回收資訊及法例要求,以及向屋苑/住宅大廈提供實地協助和回收支援。此外,「綠展隊」亦策劃和執行推動社區減廢回收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包括推出線上、線下的大型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社交媒體和網絡進行多媒體宣傳,鼓勵全港市民將減廢回收融入日常生活。 

截至二○二三年十二月,「綠展隊」已進行了約153 000次社區探訪,與超過4 500個物業管理公司及居民組織建立聯繫,合共為全港約七成屋苑/住宅大廈及鄉村提供減廢回收支援。此外,「綠展隊」亦舉辦了超過4 300次不同形式的宣傳推廣活動,教育公眾做好廢物源頭分類和乾淨回收,培訓物業管理公司/前線清潔員工等妥善處理回收物,以及分享最新的減廢回收資訊及法例要求,有關的活動總共吸引了約323 000人次參與。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