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曼琪議員的提問和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的答覆︰
 
問題:
 
香港海防博物館(海防館)將於今年九月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抗防館),並會加強推廣抗戰歷史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大隊)在抗戰期間作出的重大貢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市民認為,海防館內與大隊有關的展品陳設零散及不顯眼,政府會否在抗防館就大隊設立主題專廳或專題展覽,作為該館的重點展覽,以及會否整合相關展品在當眼處展出,例如將發給大隊的嘉獎狀與大隊115位陣亡烈士名冊一併展出;
 
(二)鑑於有意見認為,海防館作為弘揚抗戰精神和介紹抗戰歷史的重要場所,應致力創造更具互動性的多媒體展示方式,政府有否考慮在抗防館的「聲影說抗戰」展廳增加觀影席,讓更多入場人士觀看抗戰紀錄片;及
 
(三)鑑於有意見認為,海防館的導賞設備及服務安排不完善,政府有否考慮在抗防館容許參觀人士及更多機構申請使用免費導賞服務,以及提升館內的導賞系統,例如為展品設置導賞二維碼以提供即時文字和語音介紹,而無需透過在館內下載有關手機應用程式方可獲取相關資訊?
 
答覆:
 
主席:
 
香港海防博物館(海防館)自二○二二年十一月完成展覽更新及天幕維修重開後,至今參觀人次已超過27萬,當中包括超過475團學校參觀。為了令更多學生認識抗戰歷史,弘揚愛國精神,館方與教育局更於二○二四年三月聯合邀請數十位校長蒞臨參觀,並為老師舉辦展覽導賞和專題講座,以鼓勵校方日後安排更多同學到訪。除了面向香港社會各界,館方亦接待了不少內地相關單位,包括國家文物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河南省文物局、深圳市文物局、南京博物院等等,並獲得對方正面評價及充分肯定。當中,館方更與深圳市文物局達成協議,日後合辦有關抗戰歷史的專題展覽。館方一直重視不同團體及人士表達的意見,並積極作出回應,以不斷完善訪客的體驗。就陳議員問題的各部分,我現作回覆如下:
 
(一)海防館將於今年九月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為突顯抗戰的主題,博物館將會就四個有關抗日戰爭歷史的展覽廳,包括「聲影說抗戰」、「日本侵華.攜手抗敵」、「日軍侵港」及「抗日游擊隊與敵後活動」組合命名為「抗戰主題展覽廳」,並在四個展覽廳上方增設匾額,以便參觀者容易辨識及計劃參觀路線,重點了解抗戰歷史。而當中的「聲影說抗戰」及「抗日游擊隊與敵後活動」兩個展覽廳則重點介紹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事蹟。

現時在海防館「聲影說抗戰」展覽廳內,以「追思抗日英烈」為題,把《陣亡戰士名冊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內的115名在日佔時期犠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的名字一一列出,以肯定他們對抗戰的貢獻。其旁特設了一台「謹向英烈獻花」的互動裝置,讓參觀人士只需透過簡單的操作,便可以在互動裝置中獻上虛擬花束,向在戰爭期間及日佔時期犠牲的英雄表示心意,以及就他們對抗戰的貢獻致敬。展覽廳內也輔以影片介紹16位獲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的英雄。此外,發給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嘉獎狀,目前也安排在「抗日游擊隊與敵後活動」展覽廳內展示。為配合海防館於今年九月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館方正積極研究以更突顯的方式,優化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115名成員的名單及相關獎狀的展示安排,以進一步方便市民表達敬意。

此外,館方也會利用專題展覽廳定期舉辦與抗戰相關的專題展覽,並與內地有關單位進行更多合作。首個重點合作項目,將會是今年九月與深圳市文物局合作籌辦有關東江縱隊在港深地區抗戰活動的展覽。

(二)館內「聲影說抗戰」展覽廳講述侵華歷史和香港在抗日戰爭的歷程,並敘述抗日游擊隊在香港淪陷後的任務及貢獻。除了展覽圖板、歷史圖片和展品之外,館方輔以互動裝置和影片作介紹,讓觀眾透過不同的媒體認識該段歷史,並豐富他們的參觀體驗。館方目前作出的座位安排,已充分兼顧參觀者的良好觀賞體驗,以及展覽廳的可用空間。為了進一步豐富觀影內容,館方將會安排三齣由香港導演拍攝的抗日電影選段,包括《淞滬抗戰紀實》、《等待黎明》及《明月幾時有》,在堡壘上層的「探索地帶」多媒體播放室播放,屆時便可容納更多參觀者欣賞影片。

(三)現時海防館每星期有三天及在公眾假期設有公眾導賞服務,歡迎公眾人士參與。香港海防博物館亦歡迎註冊學校、註冊慈善團體或註冊非牟利機構申請在其他時間安排免費團體導賞服務。館方現時有55名導賞員,自重開以來共提供超過1 700團導賞服務。日後館方會與旅遊事務署商討,提供導賞訓練予在職導遊。

另外,海防館的精選展品語音導賞已上載至博物館網站,館方感謝並已採納陳勇議員較早前提供的意見,在館內加設相關網頁的二維碼。觀眾除可透過「智博行」(iMGuide)流動應用程式收聽展品的語音導賞介紹外,亦可直接掃瞄二維碼進入相關網頁獲取資訊。館方將於稍後加入文字導賞,以方便不同觀眾的使用習慣和需要。

總括而言,海防館會繼續虛心聆聽參觀人士的意見,不斷優化及豐富參觀體驗,持續推廣抗戰歷史,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