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副司長出席「育與不欲:再思計劃生育」論壇致辭

以下是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出席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辦「育與不欲:再思計劃生育」論壇致辭:

張啟斌醫生(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副會長)、林慧翔醫生(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執行總監)、葉兆輝教授(演講嘉賓)、吳鴻裕教授(演講嘉賓)、張建宗教授、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作為政府推動生育的主事官員,我很高興出席今日由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舉辦的「再思計劃生育」論壇,與大家分享政府緣何在鼓勵生育作出突破性的政策導向,在房屋、託兒育兒、稅務、輔助生育等方面推出措施,旗幟鮮明地加大對新生家庭的支持力度,以締造有利的育兒環境,提升家庭生育意願,從而扭轉香港生育率屢創新低的局面。

從客觀環境來看,香港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人力是我們一直賴以成功的要素,人口亦是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能。然而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及社會觀念的轉變,不少香港適齡結婚的人士有遲婚甚至不婚的傾向,結婚也不一定生育,導致近年出現生育率低的問題,這種現象許多先進經濟體也是面對。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三十年大致呈現下跌的趨勢。香港每年的活產嬰兒數目從一九九一年的68 280名下降至二○○三年的46 970名,然後回升至二○一一年的95 450名,再跌至二○二一年的36 950名。在新冠疫情夾擊下,二○二二年香港嬰兒數目更跌至32 950名的歷史新低。雖然二○二三年嬰兒數目輕微上升至33 290名,但面對生育率長期低迷,政府必須及早謀劃。我們須主動積極出招,力求破局,以求令生育率止跌回升,逆轉本港生育率低迷的情況,為長遠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人力,兼緩減人口老化的問題。

不過,相信在座各位都理解,生兒育女是人生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涉及很多不同考慮。而每一個家庭、每一對伴侶都有其個別的考慮。所以作為政府我們不能要求市民必須繁衍下一代。但面對人口下降的問題,政府也不能坐視不理。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其中一個重點政策,就是鼓勵生育,以突破性思維,樹立明確的政策導向,處理「不願生」的主要障礙如房屋和託兒,以營造生育友善的社會氛圍,締造有利育兒的環境,提升家庭生育意願。

我今日會與大家分享一下整套「鼓勵生育組合拳」的具體內容: 

新生嬰兒獎勵金
 
首先,是比較多人談論的「新生嬰兒獎勵金」。這筆兩萬元的獎勵金是政府對新生嬰兒的一份心意及一封大利是,幫補新生家庭迎接新成員的一些開支,更重要的是向社會發出強烈的信息,就是政府支持新生家庭養兒育兒。

嬰兒只需由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開始的三年期內在香港出生;以及在遞交申請時,父母其中一方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便可獲發兩萬元的獎勵金。獎勵金申請方法非常簡單,父母可在為嬰兒辦理出世紙時,同時提交申請便可。另一個方法是通過入境處的網上辦理出生登記系統,在網上提交申請。

政府就「新生嬰兒獎勵金」已開立為數22億8,600萬元的非經常開支新承擔額。截至二○二四年五月二十三日,我們已一共收到16 118份合資格的新生嬰兒獎勵金申請,並已向15 387名申請人發放獎勵金。推出獎勵金是政策上的突破。在財政赤字高企的情況下,政府仍推出獎勵金,是重大的財政承擔,充分反映政府對鼓勵生育的重視及問題的迫切性。當然,政府從來沒有期望單單兩萬元便能讓任何人生兒育女。不過,不容否認的是,奬勵金已成功讓社會掀起是否生育的討論;而正如我以上所說,這是一套組合拳,必須與以下一籃子措施一併作分析討論。

住房方面
 
之後兩項的措施均是有關居住房屋的。首先,繼較早前由《財政預算案》提出,由二○二三/二四課稅年度起,將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的子女基本免稅額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由120,000元增至130,000元後,《施政報告》在減輕有新生子女的家庭在房屋方面的財政負擔方面,也有所着墨。

由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起,如薪俸稅或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與在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或之後出生的子女同住並符合其他指明條件,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及「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將由100,000元增加至120,000元,每名納稅人就額外扣除限額的最高申索年期為19個課稅年度。

另一方面,為了增加有新生嬰兒的家庭成功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即居屋(「居者有其屋計劃」)及綠置居(「綠表置居計劃」)的機會,我們會預留部分單位配額,讓這些有初生嬰兒的家庭抽籤及優先選樓。

在實際運作上,房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將由「居屋 2024」起,於資助出售單位計劃中為「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及「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的合資格申請者預留合共百分之四十的單位配額作攪珠及選樓。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及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合資格家庭,均可利用此優先待遇,直至他們的子女年滿三歲為止。

除了「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之外,我們亦為公屋申請者提供誘因以鼓勵他們生育。由二○二四年四月起,房委會已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讓有於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及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公屋家庭申請可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符合上述資格的公屋申請會自動轉為「優先配屋計劃」申請並獲房委會通知縮減輪候時間。截至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已約有1 100個公屋申請經「優先配屋計劃」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

輔助生育
 
今天的題目「育與不欲」是一個文字上的小巧思。「不欲」跟「不育」同音。我們在鼓勵生育方面,亦沒有忘記需要協助有生育困難的人士。從醫療健康的角度,政府鼓勵所有市民把握最佳育齡期和盡早生育,以增加成功懷孕的機會,同時減低高齡懷孕為孕婦本身和胎兒帶來的各類風險。不過,政府亦會為少數因醫學原因需要使用輔助生育服務的夫婦提供合適的協助。

一如《施政報告》宣布,由二○二四/二五課稅年度起,政府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設立每年最多10萬元輔助生育服務開支扣除,以減輕相關有需要的夫婦的財政負擔。醫務衞生局正制定輔助生育服務合資格扣稅的開支範圍,以協助有生育困難的夫婦,但該扣稅安排不會適用於可能會延遲生育決定的服務,例如非基於醫學原因而冷凍配子的服務。

同時,政府亦會加強公營輔助生育服務,以進一步幫助有需要的夫婦。醫院管理局將在二○二四/二五年度起的未來五年,增加體外受精治療的輔助生育服務名額,由現時每年1 100個逐步增加超過六成至1 800個,同時會加強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

支援在職家庭育兒
 
很多家庭的爸媽都希望在生育後可繼續出外工作,因此支援在職家庭育兒這個課題非常重要。我在此簡單介紹幾個重點。

首先是大家很關心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大幅提升「社區保姆」獎勵金。過往每小時獎勵金為25元,未來視乎照顧的對象,如為三歲或以下嬰幼兒或本身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每小時獎勵金增至60元;照顧三至九歲普通兒童則增至每小時40元。我們相信大幅增加獎勵金後,可吸引更多社區人士參與成為「社區保姆」。由二○二四年第四季起,計劃的服務名額亦會增加一倍至約2 000個,受惠兒童會增加約一倍至20 000人。

另外,由本年四月起,「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由每月最多600元提高至1,000元,以減輕父母的負擔。此津貼適用於所有受政府資助的獨立幼兒中心及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至於在職家庭津貼金額,亦已同時增加15%,希望可以減輕育有兒童在職家庭的負擔,鼓勵他們出外就業。

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方面,這既是扶貧,也是協助有需要家庭做好託兒、育兒的舉措。計劃利用學校作地點,讓小學生放學後留在自己的學校接受功課輔導或進行其他活動。負責提供課後託管服務的非政府機構已於去年九月開始投入服務。截至今年四月底,共有59間小學參與「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合共提供約接近3 000個服務名額。

除了政府政策,社會風氣和價值在提升生育率上,是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今日的論壇以及社會踴躍發聲都是至為重要。有人說,經濟好大環境好人人開心,大家自然就會願意生育,但事實上是否真的這樣直接簡單?隨着全球年輕一輩都嚮往比較自由自在、輕鬆及沒有負擔的生活,我們如何讓他們都希望與伴侶構建一個有嬰兒的家庭,而這將會是一件真正開心愉快幸福的事呢?我希望大家都不吝賜教,為香港的生育率尋求突破點。多謝大家!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五月二十四)在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舉辦的「育與不欲:再思計劃生育」論壇致辭。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五月二十四)在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舉辦的「育與不欲:再思計劃生育」論壇致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