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開場發言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就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及其他廢物減量和管理措施的未來路向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先行先試」的結果、坊間意見和媒體報導都反映香港現時沒有條件實施垃圾收費,以及我們必須大力改善回收配套系統,和推進整個社會良好的綠色減廢回收文化。不過,大家都明白,要改變七百多萬市民的習慣,以及處理多項的問題和項目是很大的挑戰,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亦要按部就班進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便準備好。政府重視減少固體廢物之初心從來沒有改變,一定會繼續努力在社會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先行先試」給了我們很多有用的資料,過往幾個月的討論,亦普遍增加了市民對減少廢物和回收的了解和關心,不少市民更開始學習實踐廢物分類和回收廚餘。所以,過往幾個月我們沒有白費努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政府會把握機會,未來先從擴大回收配套和加強公眾教育入手來大力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亦會同時研究如何優化計劃和處理多項的問題。我們會不時檢視工作進度,和評估市民對減少固體廢物的參與度。剛才(政務司)副司長已經提及,我們會在明年年中向本事務委員會作匯報和聽取委員的意見。以下我會簡介未來一年的重點工作。

今屆政府上任後已經大力提速加強回收配套。除了持續優化「綠在區區」原有的服務外,政府在二○二三年中開始在50個公共屋邨開設「綠在區區」回收設施。在廚餘回收方面,廚餘收集點由二○二二年年中的170個增至現時超過1 100 個。家居廚餘方面,差不多由零開始在所有,即是超過200個公共屋邨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並同時支援私人屋苑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不過,相對全港的住戶和差不多三萬間大大小小的食肆,廚餘收集點的數量和覆蓋度仍然是遠不足夠。

所以,政府會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特別針對佔都市固體廢物達三分之一的廚餘,我們會加速擴大廚餘回收,在全港公共屋邨、大型私人屋苑額外加裝智能廚餘回收桶或是廚餘收集設施,目標是在一年內把數目增大一倍。此外,未來一年我們會設立一百個廚餘回收流動點,我們更會在約一百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收集點,供市民和食肆使用,提供更方便的回收途徑。市民學習回收廚餘和提升回收量會有一個過程,所以我們會密切留意廚餘收集設施的使用量和不同地點的需求,在使用量大的地點優先加裝更多設施。

我們會延長「綠在區區」回收設施的營業時間、增加「綠在區區」收集點的數目至800個,現時是200個,以及找尋有足夠空間的垃圾收集站增設回收便利點。為了增加鼓勵回收的吸引力,政府會研究讓市民把實踐回收而賺取的「綠綠賞」電子積分可兌換為購物券。

私人屋苑和工商業樓宇方面,環保署(環境保護署)已經推出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為超過2 000個屋苑或住宅大廈,以及1 200幢工商業樓宇免費提供廢物分類回收桶。只是我們經常收到意見反映這些廢物分類回收桶並沒有被好好管理,不時有清潔工把回收物當作垃圾處理,導致很多居民不使用這些回收桶。針對這個問題,以及希望更好的利用這個龐大的回收網絡,我們會推出《減廢回收約章》,鼓勵物業管理簽署,承諾在處所內提供分類回收設施,並把回收物妥善交由回收商處理。

我們亦聽到有不少意見認為政府可以擴大提供免費指定袋,教育和鼓勵市民學習減少廢物和垃圾分類回收。所以,由六月一日開始,先為期六個月,我們會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的住戶每月免費提供20個指定袋,幫助住戶習慣從源頭減廢,並善用回收設施,希望可以利用提供的20個指定袋棄置所有垃圾而無需使用額外垃圾袋。由於提供指定袋的目的是宣傳教育,所以不需要前線清潔員工改變現時處理垃圾的工作方式。

至於私人屋苑或大廈,只要物業管理簽署剛提及的《減廢回收約章》,承諾會在處所內提供分類回收設施,並把回收物妥善交由回收商處理,同樣可獲政府提供免費指定袋。有關詳情以及參加表格,稍後可以在垃圾收費專題網站下載。

提供指定袋的同時,環保署會安排「綠展隊」和「綠在區區」,以及尋求區議會和關愛隊的協助,教育和鼓勵這些屋苑和大廈的居民學習減少廢物和垃圾分類回收。我們亦會評估居民使用指定袋的情況、垃圾有沒有減少、回收物有沒有增加,以及了解他們在這段時間回收意識和習慣的改善情況。我們也需要面對整個社會加強宣傳教育,環保署會聯同不同界別的商會和團體,以及學校等,一同全面宣傳減少廢物和垃圾分類回收。

「先行先試」的結果和坊間反映的種種問題我們也要一一認真處理。我們會作進一步調研,深入研究如何優化垃圾收費計劃,重點包括免除前線員工的法律責任、減輕前線工作困難、應否涵蓋大型垃圾處置、減輕對某些界別和人士的經濟負擔、指定袋的設計、操作上的改善,以及可否以循序漸進方式推行等,目標是讓市民容易適應和接受,相關的員工也容易執行。

減廢回收只是整個廢物資源管理的一部分,政府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垃圾焚燒發電,確保二○三五年停止使用堆填區處理垃圾。我們亦正在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共同發展綠色產業,與大灣區城市一起共建無廢、美麗灣區。

主席,在二○二五年中,我們會向本事務委員會匯報工作進度、市民對減少固體廢物的參與度和政府看法,以及聽取委員的意見,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