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六題:政府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楊永杰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書面答覆:
 
問題: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檢討「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俗稱二元優惠計劃),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早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政府希望在不改變現有受惠對象及範圍下將有關政策延續,亦會加強宣傳如何善用該優惠,並加強打擊違規使用情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要求專營巴士公司及公共小型巴士(小巴)全面實施雙向分段收費,規定受惠人士下車拍卡才能享有二元優惠,否則需支付原來票價,以避免「長車短搭」的問題;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會否建議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專營巴士公司、小巴營辦商及渡輪營辦商在出閘或下車拍卡機等位置安裝閉路電視,並為上述機構提供資助,以協助政府監察二元優惠計劃的實施情況;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會否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及人工智能分析閉路電視影像,以識別使用二元乘車優惠人士是否為合資格人士;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四)會否與港鐵公司及渡輪營辦商商討增設只讓二元優惠計劃的受惠人士使用的特別通道,以防止不合資格人士濫用二元優惠計劃;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楊永杰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運輸及物流局後,現答覆如下:

(一)運輸署一向鼓勵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營辦商因應其商業考慮,包括營運及財政狀況、整體經濟環境、乘客需求,以及車輛資源方面的影響等,盡可能提供票價優惠,包括單向或雙向分段收費,以減低乘客的開支。
 
現時約八成專營巴士路線已設有單向或雙向分段收費,其餘兩成主要為短途路線,而由於短途路線車程短,且車費已經相對較低,難以再提供分段收費。
 
此外,現時約六成專線小巴路線已提供分段收費。在定期評核專線小巴路線的整體服務表現時,若相關營辦商為乘客提供新的分段收費優惠,運輸署會以此作為額外增加該專線小巴營辦商客運營業證期限的考慮因素。
 
至於是否要求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營辦商分段收費,運輸署需要在整體交通服務和規劃上作審慎考慮,包括如何照顧及平衡短途及長途乘客的不同交通需求,而就個別路線的可行性及具體安排,亦須視乎相關路線的實際情況而定。如全面實施分段收費,可能令更多短途乘客乘搭長途路線,佔用長途路線的運載力,從而影響長途線的乘客;若專營巴士營辦商因而需要增加長途路線的班次,便會加重路面交通負荷。此外,在短途乘客中途下車後,相關長途路線可能出現載客率過低而未能善用公共交通資源的情況。增加分段收費亦可能導致與現有的短途路線或其他公共交通服務之間出現資源重疊的情況,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因此,運輸署會就個別路線是否適宜推行分段收費作出審慎評估。
 
政府已推出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廣播,並於提供雙向分段收費的主要公共巴士、公共小巴站頭及公共小巴車廂顯眼位置張貼宣傳海報,鼓勵「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二元優惠計劃)受惠人士善用短途路線,以及協助乘客了解雙向分段收費及有關操作,從而減省二元優惠計劃下的票價差額,節省公帑。

(二)、(三)及(四)財政司司長於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檢視二元優惠計劃的運作模式,目的是維持計劃的財政可持續性。政府會在檢討中考慮不同方案對控制開支增長的效益,以及該些方案是否實際可行等因素。

為打擊濫用,運輸署一直要求公共交通營辦商加強執行查票及查核乘客身分的工作,並嚴格執行相關法例及附例訂明的罰則,以防止不合資格人士違規使用二元優惠。運輸署亦進行調查及監查情況,並會繼續聯同公共交通營辦商採取特別巡查執法行動,若有充分證據,會把涉嫌違規個案轉交警方跟進並展開刑事調查,以確保二元優惠計劃的資源用在受惠對象身上。
 
此外,政府藉電視和電台宣傳信息及海報,提醒60至64歲人士必須使用樂悠咭才可享用二元乘車優惠,並強調不合資格人士違規使用二元優惠計劃屬違法行為,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