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在屯門河停泊船隻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周浩鼎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廖振新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屯門避風塘的停泊設施長期供不應求。近日更有市民及海上持份者反映,有許多船隻非法停泊在屯門河內,導致屯門河出現衞生問題,不但造成環境污染,更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當局曾根據哪些條例就停泊在屯門河的船隻的違法行為採取執法行動,以及每年就此提出檢控的個案數目為何,並按條例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二)當局會否考慮在屯門的其他位置為船隻提供停泊位置,以減少在屯門河停泊船隻的數目;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當局會否採取其他措施,包括採用某種適度攔截的方式,疏導目前大量停泊在屯門河的船隻;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過去五年,當局曾採取哪些措施,包括執法及檢控,以改善屯門河的整體衞生情況?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確保香港水域內有足夠的避風泊位,供本地船隻在颱風襲港期間或惡劣天氣情況下停泊,以保障船隻和船上人員安全。全港現時設有14個避風塘(包括毗鄰屯門河的屯門避風塘),分布於香港各區水域,共提供423公頃泊位面積供船隻使用。除避風塘外,本地船隻亦可選擇在18個避風碇泊處內停泊。

政府的既定政策是在全港範圍內提供避風泊位。海事處會定期評估全港避風泊位面積供求情況,並已於二○二二年年底完成了最新的《2022至2035年避風塘面積需求評估》,結果顯示預計由現時至二○三五年,全港避風泊位面積整體供應足夠應付本地船隻的避風需求。有關評估約每五年進行一次,下一輪評估將於二○二五年開展。

此外,根據現行海事法例,除禁止用作碇泊用途的限制水域外,本地船隻可按其日常運作需要,在香港水域內任何安全及合適的位置碇泊。由於屯門河不屬於限制水域,本地船隻可進入或停泊在河內安全和合適的位置。

就周浩鼎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經諮詢環境及生態局、發展局和海事處後現綜合答覆如下:

(一)海事處會不時在屯門河進行巡邏,並會依法處理違反海事法例的船隻及設施。過去五年,海事處在屯門河內的執法檢控數字載於附件。

(二)如上文所述,由於屯門河不屬於限制水域,本地船隻可進入或停泊在河內安全和合適的位置。據觀察所得,河內停泊的船隻並沒有出現擠擁而阻礙通航區。海事處會繼續在日常巡邏工作中致力保持河內暢通無阻,並會巡查有關船隻的任何安全問題。有需要時,除協助和指示有關船隻糾正相關情況外,海事處亦會作出相關調查及跟進工作。

(三)在海上設置任何物件均有可能對海上交通、航行安全或船隻安全造成影響。因此,海事處不會對進入或停泊在屯門河內的船隻採取任何貿然的攔截措施。

(四)屯門河整體衞生問題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會按既定分工去處理有關事宜,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負責清理河道上的漂浮垃圾;渠務署負責提供污水和雨水處理排放服務;環境保護署規管非法排放污水和海事處負責處理油污問題。

食環署委聘的潔淨服務承辦商會定期在屯門河進行巡查及清理河道上的漂浮垃圾。過去五年(二○一九至二○二三年),分別清理約2 400公斤、2 900公斤、3 400公斤、5 200公斤及4 000公斤漂浮垃圾。如食環署執法人員發現有人在河道附近亂拋垃圾,會採取執法行動,包括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或傳票。

渠務署持續為屯馬線兆康站至屯門站的一段屯門河進行恆常清淤工作,以確保屯門河河道保持排洪能力。渠務署平均每月視察屯門河約兩至三次,於有需要時安排清淤及河堤清理工作。

另外,海事處在過去五年共接獲19宗涉及屯門河的懷疑油污報告,當中海事處人員到場確認的油污個案有三宗,並已隨即安排清理。此外,若相關政府部門擬在屯門河設置浮欄以攔截漂浮垃圾進入海域,海事處會就海上交通及船隻航行安全方面提供意見。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