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季節性流感的最新情況及應對措施開場發言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六月十四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季節性流感的最新情況及應對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委員:

香港自從今年一月開始踏入冬季流感季節至現在已經持續五個月,六月仍然是冬季流感季節。政府一直嚴陣以待,就病毒監測、保護高風險人群、疫苗接種、應對服務需求等落實一系列措施。政府亦持續提醒市民要做好防護準備,例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分別於今年一月和四月聯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舉行記者招待會,解說流感防護措施。而醫管局亦於二月舉行一次記者招待會講解公立醫院應對服務高峰期的措施。政府繼去年十月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簡介有關流感的準備工作後,今日在此再向事務委員會匯報流感的最新情況。

「預防勝於治療」,政府自去年九月底開始大力鼓勵、資助或免費為市民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二○二三/二四年度各項計劃共接種超過185萬劑流感疫苗,較二○二二/二三年度增加約兩成,創歷史新高。其中,遍布全港各區的18間地區康健中心與公私營機構合作,安排了超過210場疫苗接種活動,為市民大眾接種流感疫苗,並提供疫苗教育。

流感病毒會不斷變異,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更新和接種。世界衞生組織每年大約二至三月公布北半球地區建議流感疫苗採用的病毒株品種,為年尾開始的流感季節作準備。在病毒株品種的建議公布後,製造商和藥廠才可以開始預備疫苗生產,讓北半球地區可在年尾安排接種。因此特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般會在每年十月,即新季度疫苗開始供應後,便馬上啓動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而這些疫苗一般會在翌年七至八月到期,年度疫苗接種亦會終止。

所以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流感疫苗「早打不怕遲,十月最合時」。十月是最適合接種流感疫苗,如果要接種疫苗就越早接種,「越着數」。市民越早接種,才能夠盡量利用接種疫苗後在未來一年對流感的保護作用。由於今個流感季節出現主要流感病毒的轉變,即由原本較早期的甲型(H3)轉變至近來的甲型(H1)病毒株,所以今次冬季流感季節一直持續達五個月,由今年一月直到現時六月。雖然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市民仍然可以在這個流感季節的疫苗過期前(即七至八月前)接種,這是現時的流感季節,但大家要緊記,即使你現時接種,在新一季度(即今年十月起),因為病毒株會變異,你仍然應該要接種下一季度最新的疫苗,才能讓你在未來一年的流感季節得到保護。

有意見建議對兒童多使用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我想特別指出,衞生防護中心有為兒童提供外展到校注射(滅活流感疫苗)或噴鼻式流感疫苗,包括衞生防護中心直接接種和私營機構在政府資助下展開的外展到校疫苗接種。中心每年均會在二至三月期間進行調查,詢問學校參與來季學校外展計劃的意願及選擇的疫苗種類,從而進行疫苗採購。根據最新於二○二三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26%的幼稚園和幼兒中心選用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而同一調查亦顯示只有9%的小學和7%的中學意向選用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政府為二○二二/二三季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共採購了22 500劑減活流感疫苗(即噴鼻式),其中17 400劑自去年十月起已供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學生接種,其餘未用的疫苗亦已於三月到期。因為這些噴鼻式疫苗的有效期較短,至三月便會到期,而需要予以銷毀,棄置率約為22.7%,高於注射式滅活流感疫苗棄置率,即13.1%。另一方面,滅活流感疫苗(即注射式)和噴鼻式疫苗的適用人士略有不同。第一點是接種噴鼻式疫苗有較多限制及注意事項,其使用限期正如我剛才所說是較短,至三月便會到期;另外噴鼻式疫苗亦不適用於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禁忌症的人士,例如患有哮喘或在過去12個月內曾患上喘鳴的兩歲至四歲兒童,所以在考慮疫苗選擇時存在一定差異。

在醫管局應對服務需求方面,參考新冠疫情的經驗,醫管局按需要實施針對性措施,包括階段性應變計劃以增加病床數量;「護訊鈴」服務涵蓋所有曾於服務高峰期到急症室求診但無需入院的高危長者;亦為安老院舍提供遙距醫療及面對面特別診症支援,以及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由私營醫療服務機構提供視像診症及藥物送遞。

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流感活躍程度及落實有效應對措施,同時會為下一季度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做好準備,最重要的是與市民共同建立好保護屏障。我再次提醒大家,每年流感疫苗我們應該「早打不要遲,十月最合時」。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